一、鱼苗选择
对草鱼的科学选择是草鱼养殖成功并获利的关键。因此,在选择鱼苗时,应注意鱼苗体表状态,大小适中,同批鱼苗不可异地选择,同一鱼塘应选择单一品种进行放养,但同时应加入其他如可以净化水质的鲫鱼等,避免具有种间竞争的鱼苗的加入影响草鱼生长。还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等自主培育优良品种,或引进研究所通过生物工程得到的新鱼苗进行试养殖。
二、池塘选择
草鱼的养殖对池塘及水质也有着一定要求。只有保证具有优良的生长环境,才能保证鱼苗的健康生长。应根据相关养殖规定来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避免浪费水资源或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污染。草鱼的养殖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就是要保证水源充足。在养殖过程中应该保证电力充沛,供电设施齐全。通常状况下,要在8亩池塘的范围内配一台2千瓦功率的微孔增氧机和1台自动投饵机。具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保证养殖成大鱼后能够立即运出销售,提高草鱼在售卖过程中的成活率。
在挑选好鱼池地理位置之后,要对鱼池进行彻底的清整和消毒。鱼塘环境的把控一般做到四点:
①保证水质良好无污染,能达到草鱼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
②鱼塘水深一般在1.5~1.8米左右最好,可根据实际情况有一定波动,但水深一般不建议低于1.5米,池塘不低于2米;
③根据多地渔民经验,鱼塘长宽比在5:3是最好的;
④在鱼塘底部可以考虑加入一定量的可以保持鱼塘水分并促进有机物矿物质化的污泥,这种环境有利于草鱼自身生长。
养殖水质最好在pH6.6~7.8之间,呈中性或弱碱性的水质最有利于草鱼生长,过酸会导致草鱼鱼鳃的表皮组织被酸蚀,使草鱼患病率提高;而长期处于碱性条件会使草鱼呼吸系统受到抑制进而影响如消化系统等其他生理机能,不利于草鱼生长。因此,选择适合草鱼生长的水质环境至关重要。水中氧气含量也对草鱼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因此,要保证足够的氧气含量避免庞大的草鱼群因供氧不足大批量死亡。
三、饲料要求
一般要蛋白含量在32%左右的颗粒状饲料。为方便定时投喂,采用自动投料机分别在早上八点、十一点、下午十四点和十七点进行四次投喂。投料次数可根据天气状况、水质及鱼进食状况等灵活处理。避免草鱼过度吃食,在高温气候条件下,严格控制投食量,保证八成饱就可以停止继续投食,每天注重清除未实用完的饲料,避免影响水质。定期投喂黄豆粉代替浮游生物对于草鱼养殖不仅不会破坏水质,还可以作为饲料进一步提供营养。
四、病虫防治
草鱼在生长至70~150克,体长10~20厘米时,鱼种易发生急性传染病。合理控制鱼苗数量,避免密度过大造成缺氧及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破坏生长环境,进而为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便利,导致大量鱼苗死亡。一般条件下,鱼苗密度控制在22万~30万尾/1000平方米为最优条件,超过这个值时就会导致患病率显著提升。因此,适时捕捞是有必要的,且时刻保持鱼塘中鱼量在1/2K值时,可以保证草鱼具有最快的生产速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如果条件允许,在稻田中培育鱼种对于鱼种的成活也有较大影响。
为给草鱼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避免患病。一般在黄昏时换水,每隔3天左右更换一次水源,每次加水3~5厘米即可保证水中溶氧量得到提高,促进鱼苗食欲提升和自身基础代谢能力提高,进而提高对病菌的抵抗能力,从而健康生长。定期用优质光合菌对池塘进行消毒,避免池塘中由于具有草鱼粪便产生的硫化氢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使鱼苗在劣质水质环境下爆发传染病。
在晴天进行鱼种投放,投放前要先用3%的氯化钠水溶液或含0.01~0.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放置3分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灭鱼体表面的寄生虫或致病菌。然后把消毒好的鱼种放入网箱中,每尾125克左右的鱼种注射三联疫苗0.2米,之后放入鱼塘。可以通过增加鱼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预防草鱼烂鳃病、出血病、肠炎等常见病的产生,确保草鱼种健康生长。
通常情况下,1千克鱼饲料需要采用5~10毫升的含氯漂白粉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一旦草鱼患上常见的,传染性较强且死亡率较高肠炎、烂鳃及赤皮病这三种疾病,大部分草鱼都会死亡。此时应该停止投放饲料,避免进一步影响水质扩大疾病传染性,也应停止含氯的消毒剂的添加,避免因患病期间草鱼抵抗力低下进一步死亡。此时,应在3~5天后投放含有芜萍的可治疗草鱼肠炎烂鳃灵的饲料或直接投放相关药,7天后,进一步加大投放量直至草鱼死亡量减少,可减少含药饲料或鱼药的投放,逐渐增加并恢复正常饲料的投放,同时,也要时刻注意草鱼鱼群生长状态。若因寄生虫等导致草鱼患病,可投放灭虫王,每2天投放一次,在一周左右即可看到鱼群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