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蚌埠消息 2020年庚子鼠年已接近尾声,一场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本该是经济持续上行,脱贫攻坚向稳向快发展、直至实现全面脱贫的一年,却被庚子鼠年的开端突袭,遭遇了严峻的挑战。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固镇县杨庙乡赵湖村却拥有着说不完的脱贫故事。

赵湖村,作为固镇县杨庙乡辖区内最大的村,16个村组里分散居住着948户、4099位村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164人,脱贫攻坚任务不可谓不重。而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就有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老汉,他们虽享受着社会保障兜底政策,但更愿意靠自己的双手,不等不靠不要,勤劳致富,老有所为。他们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协助支持下,或积极参与到公益性扶贫岗位劳动中来,或主动发展各类特色种养业,用实际行动驳斥了“等”着别人来帮扶,“靠”守株待兔,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张口“要“政策,伸手要条件的落后思想观念。

一把扫帚,扫出“美颜美乡村”

2020年12月16日下午三时许,站在自己刚刚动手清扫整洁的赵湖村村内道路旁,63岁的赵文言、63岁的王计美、73岁的赵克华、72岁的赵克印,在冬日阳光下,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

这四位老人,都是来自固镇县杨庙乡赵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的贫困人口,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们不等不靠不要,而是积极申请公益性扶贫岗位,在村里从事力所能及的保洁员工作,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劳动致富。

“比如赵文言,他的儿子智力残疾,孙子还在上学,老伴体弱多病,虽然在扶贫好政策扶助下,老赵家已于2017年脱贫,但日子还是过得有点紧巴。”据赵湖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江海介绍,“老赵今年担任村保洁员以来,每月都有600元固定收入,仅此一项,全年就能增收7200元。”

据了解,赵湖村现有的6个长期公益性扶贫岗位中,其中4名就业贫困人口年龄均在60岁以上,在午季秸秆禁烧巡逻员等临时性公益性扶贫岗位中,超过90%的就业贫困人口年龄均在60岁以上。

对于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老赵说,他真是做梦都没想到,“我年纪大了,就是想出门打工人家也不要我,谁知道今年能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了在家门口就地就业,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真好,公益性岗位真好,让我家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据介绍,近年来,赵湖村始终坚持把公益性扶贫岗位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变输血为造血,有效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让贫困户尤其是那些年老体衰或有特殊困难,难以出外务工的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劳动增收,获得更多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的同时,自觉摒弃“等靠要”等落后思想观念。

“走地鸡”,走出产业致富路

“今年我家养了600多只鸡,前些日子都卖掉了,纯收入接近2万块,足够我和老伴花的了。”谈起自家靠饲养“走地鸡”脱贫致富的事,固镇县杨庙乡赵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东伦信心满满。

每天一大早,赵东伦提着一桶玉米粒走进鸡圈,熟练地抛撒喂食,600多只鸡迅速围了过来。赵东伦家的鸡养在家门口的桃园里,用铁丝网圈起来的,生长周期一般为6到8个月,养成后重量能达到3斤左右。老赵养的鸡,不吃饲料,只吃麦粒、玉米粒和虫子,因而肉质鲜香嫩滑、营养丰富,被乡亲们戏称为“走地鸡”,很受购买者欢迎。

据了解,2014年,由于家庭贫困,赵东伦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享受到社会保障兜底、健康、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后,老赵的家境好了,心也敞亮了。于是,有了发展特色种养业脱贫致富的想法,经过几番思量,老赵决定,还是选自己最拿手的活计:饲养“走地鸡”。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的支持下,老赵开始“试水”饲养“走地鸡”:第一年小试牛刀,只养了30只“走地鸡”,养成后年底一卖,一只净赚40元,1200元钱轻松到手。第一年尝到了甜头,第二年老赵又养了240只,第三年增加到300只,在他的尽心饲喂下,“走地鸡”出栏率高达90%以上,产业纯收入逐年提高。

而在赵湖村,像赵东伦这样靠着发展特色种养业致富的老人还有不少:赵东胜发展起了肉牛养殖产业,从最初的养一头试试水,到2020年肉牛存栏量已达4头,老赵在肉牛养殖产业上尝到了甜头,每天给牛饮水、打草料,忙得不亦乐乎;赵文海家的牛棚,每年都会增加一头小牛犊,最近,老汉又搭起了新牛棚,准备来年多养几头……

据了解,2017年以来,赵湖村超过90%的贫困户发展了各类特色种养业,年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而那些年龄虽大却依旧勤劳的老人们,是发展产业的“主力军”。老人们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扶助下,争先恐后养猪、养羊、养牛、养鸡,种花生、种青豆、种辣椒、种蔬菜,“等靠要”、“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落后思想观念,被发展产业、勤劳致富等精准扶贫理念所取代。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