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雏鸡的饲养管理
(一)断喙时的注意事项
(1)断喙时鸡群应健康无病。
(2)断喙前1~2天及断喙后1~2天应在饲料中按每千克料添加维生素K 2~4毫克,有利于切口血液凝固,防止术后出血。按每千克料添加维生素C 150毫克,可以起到良好的抗应激作用。
(3)断喙后3天内料槽与水槽要加得满些,以利于雏鸡采食,并避免采食时术口碰撞槽底而致切口流血。
(4)雏鸡免疫接种前后两天或鸡群健康状况不良时暂不进行断喙。
(二)雏鸡的日常管理
育雏期管理的重点应在前10天内,因为小鸡刚出壳,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些功能不健全,一些习惯和本领需要饲养人员去教,所以每天要按照操作规程去做,使小鸡开始就有一个好习惯。
1.环境控制
保持合适的温度、湿度,一天之内要查看5~8次温、湿度计。保持良好通风,舍内空气新鲜。合理光照,防止忽长忽短,忽亮忽暗。适时调整和疏散鸡群,防止密度过大。
2.供水
每天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3.给料
每天给料的时间固定,使鸡群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增加采食量。给料的原则是少喂勤添。在换料时,要注意逐渐进行,不要突然全部更换,以免产生不适。
4.清粪
笼育和网上育雏时,每2~3天清一次粪便,以保持育雏舍清洁卫生。
5.卫生消毒
搞好环境卫生及环境和用具的消毒,定期用百毒杀、新洁尔灭等带鸡消毒。
6.整群
随时调出和淘汰有严重缺陷的鸡,注意护理弱雏,提高育雏质量。
7.观察鸡群
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鸡群,了解雏鸡采食、活动等,以了解雏鸡的健康情况;观察粪便的形状和颜色,以判断健康情况;观察雏鸡的羽毛状况、眼神、对声音的反应等,通过多方面判断鸡群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8.疾病预防
严格执行免疫接种程序,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每天早上要通过观察粪便了解雏鸡健康状况,主要看粪便的稀稠、形状及颜色等。2~7日龄,为防止肠道细菌性感染进行预防投药。20日龄后,要预防球虫病的发生,投喂抗球虫药物。
9.记录
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包括:温度、湿度、死亡、通风、饲料变化、采食量、饮水情况及投药等。
第二节 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从7周龄后进入育成阶段,这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了鸡在性成熟后的体质、产蛋性能,所以这一阶段的饲养和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育成鸡的饲养方式
蛋鸡场从雏鸡到产蛋鸡主要有两段式和三段式饲养方式。
(一)两段式
大部分鸡场采用此种饲养方式。雏鸡在育雏舍养至8~13周龄,转入产蛋鸡舍。在夏季,防止育雏舍温度过高、通风不良、鸡过于拥挤,在8周龄转一部分个体较大的鸡,其余的鸡1~2周后再转。对采用水槽饮水的蛋鸡舍,转群前,下调水槽的高度,以免影响鸡饮水,尤其是对发育慢、个体小的鸡。
(二)三段式
采用此种饲养方式,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大、设施条件完善的鸡场。设育雏、育成、产蛋鸡舍。雏鸡从6周龄由育雏舍转入育成舍,饲养至18~19周龄转入产蛋鸡舍。该种饲养方式,适合于鸡的生长发育需要,便于饲养管理,但在冬季,由育雏舍转入育成鸡舍,注意保温,以防应激诱发呼吸道疾病。
二、育成鸡的饲养技术
(一)日粮过渡
从育雏期到育成期,饲料的更换是一个很大的转折。饲料更换以体重和趾长指标为准。若达标,7周龄后开始更换饲料,分别用1/3、1/2和2/3的青年鸡料替换育雏料,更换期为一周;如果达不到标准,可继续饲喂雏鸡料,直至达标为止。如长期不达标,应查明原因。
(二)限制饲养
在育成期防止鸡采食过多,造成产蛋鸡体重过大或过肥,在此期间实行必要的数量限制,或能量、蛋白质水平给予限制。减少饲料消耗,控制体重增长,保证正常的脂肪蓄积,育成健康结实、发育匀称的后备鸡,防止早熟,减少产蛋期死淘率。
限制饲养多采用限量法,首先应掌握鸡的正常采食量,将饲料给量减少到正常采食量的90%,并保证饲料的质量。每1~2周称重一次,按鸡群的1%~5%抽样,不少于50只,以检验限饲效果。低于标准时,停止限饲;待鸡的体重超标时再限饲。保证每只鸡的采食、饮水位置,槽中料均匀。鸡群因注射疫苗、断喙、疾病、高温等应激时,应恢复为自由采食。
三、育成鸡的管理技术
(一)适宜密度
无论是网上平养还是笼养,都要保持适宜的密度,才能使个体发育均匀。网上平养时每平方米12~15只;笼养时每只鸡有270~280平方厘米的笼位,8厘米左右的采食和饮水长度。
(二)性成熟控制
性成熟过早,就会早开产,产小蛋,持续高产时间短,出现早衰,产蛋量减少;若性成熟晚,推迟开产时间,产蛋量减少。因此,要控制性成熟,做到适时开产。控制性成熟的主要方法是控制光照。特别是10周龄后,光照对育成鸡的性成熟越来越敏感。育成鸡光照管理原则是光照时数应由长变短,或者是保持恒定,光照长度不能增加。一般8~10小时,光照强度应由强变弱。
(三)温度的控制
育成鸡随日龄的增大,舍内温度应逐渐降低,过高的温度会使鸡群体质变弱。
(四)通风的控制
育成鸡生长速度快,产生的有害气体多。育成鸡在7~8周龄、12~13周龄和18~20周龄,要经过3次换羽。换羽期间鸡舍内的羽毛、尘埃随着鸡只的活动和其他因素而四处飞扬。因此,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五)预防啄癖
断喙是预防啄癖的一个重要手段,应配合改善舍内环境,降低饲养密度,合理配制日粮,降低光照强度等措施。在14~16周龄转群前,对断喙不当或漏断的鸡,进行补断。
(六)卫生和免疫
搞好舍内卫生,定期消毒。检测抗体水平,适时免疫接种。转笼前,进行驱虫。
(七)转群
最好在17~18周龄,转群前后3天,饲料中多添加50%的多维,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夏季在早、晚气温低时,冬季在中午气温高时,转群较为适宜。转群时,降低舍内的光照强度,以减少应激反应;抓鸡抓双腿不要抓翼,以免鸡只挣扎,折断鸡翼,动作不可粗暴,应轻抓轻放。淘汰病弱残鸡。
第三节 蛋鸡的饲养管理
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为产蛋鸡提供一个有利于健康和产蛋的环境,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商品蛋。
一、环境控制
(一)温度控制
产蛋鸡的生产适宜温度范围是13℃~25℃,最佳温度范围是18℃~23℃。相对来讲,冷应激比热应激的影响小。在较高环境温度下,约在24℃以上,其产蛋蛋重就开始降低;27℃时产蛋数、蛋重降低,而且蛋壳厚度迅速降低,同时死亡率增加;达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温度在43℃以上,超过3小时母鸡就会死亡。
(二)光照技术
为使母鸡适时开产,并达到高峰,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在生产实践中,从20周龄开始,每周延长光照0.5~1小时,使产蛋期的光照时间逐渐增加至14~16小时,然后稳定在这一水平上,直到产蛋结束。采用自然光照的鸡群,如自然光照时间不足,则用人工光照补足。为了方便管理,可以定为:无论在哪个季节都是早6点钟到晚20~22点钟为其光照时间,即每早6点钟开灯,日出后关灯,日落前再开灯至规定时间。完全采用人工光照的鸡群,可从早6点钟开始光照至20~22点钟结束。
(三)湿度
产蛋鸡环境的适宜湿度是60%~65%,但在40%~72%的范围,只要温度不偏高或偏低对鸡影响不大。高温时,鸡主要通过蒸发散热,如果湿度较大,会阻碍蒸发散热,造成热应激。低温高湿环境,鸡散失热较多,采食量大、饲料消耗增加,严寒时会降低生产性能。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用水,及时清除粪便,保持舍内通风良好等,都可以降低舍内的湿度。
(四)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可以补充氧气,排出水分和有害气体,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它与舍内的温、湿度密切相关。炎热季节加强通风换气,而寒冷季节可以减少通风,但为了舍内空气新鲜要保持一定的换气量,鸡舍中对鸡只影响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下列几种:(1)二氧化碳:主要是鸡群呼吸时产生的,一般要求鸡舍中的含量不超过0.2%。(2)氨气:主要由粪便厌气性细菌分解而产生的。氨气易吸附在水的表面及鸡的口、鼻、眼等黏膜、结膜上,直接侵害鸡只。一般要求含量不能超过0.02%。(3)硫化氢:是由含硫的有机物分解而来的。超标时会引起急性肺炎和肺水肿及组织缺氧。(4)微生物尘埃:舍内的各种微生物吸附在尘埃和水滴上,被鸡吸入呼吸道会诱发和传播各种疾病。
二、产蛋鸡的日常管理
(一)观察鸡群
注意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粪便情况,尤其是清晨开灯后,若发现病鸡及时隔离并报告管理人员,观察鸡群的采食和饮水情况,还要注意歪脖、扎翅,有无啄肛、啄蛋的鸡,有无跑出笼外的鸡;检查舍内设施及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减少应激
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都能引起鸡群的惊恐而发生应激反应。突出的表现是食欲不振、产蛋量下降、产软皮蛋、精神紧张,甚至乱撞引起内脏出血而死亡。这些表现需数日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应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鸡舍固定饲养人员,每天的工作程序不要轻易改动,动作要稳,声音要轻,尽量减少进出鸡舍的次数,保持鸡舍环境安静。
(三)合理饲喂及充足的饮水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供料,必须按该鸡种饲养手册推荐的采食标准执行,过多过少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一旦建立,不宜轻易变动。喂料过程中要注意匀料,防止撒布不匀。要保证不间断供给清洁的饮水,炎热夏季要注意供给清洁的凉水。
(四)保持环境卫生
室内外定时清扫,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舍内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五)适时收蛋
蛋鸡的产蛋高峰一般在日出后的3~4小时,下午产蛋量占全天的20%~30%。因此,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拣蛋一次,夏季三次。拣蛋时动作要轻,减少破损。
(六)及时淘汰低、停产鸡
产蛋鸡与停产鸡、高产鸡与低产鸡在外貌及生理特征上有一定区别,及时淘汰低产鸡,可以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和提高笼位利用率,可根据外貌和生理特征进行选择。
三、不同产蛋时期的管理特点
(一)初产至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达到产蛋高峰,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产蛋量影响极大。
1.生理变化特点
育成鸡从18周龄左右进入产蛋鸡舍,体重迅速增加,生殖系统也迅速发育,卵泡快速生长,输卵管也迅速变粗变长,重量增加。体重增长和生殖系统发育同时进行。此时部分鸡开始产蛋,发育好的鸡在20周龄产蛋率达5%、22周龄达50%、24周龄达80%,所以这个时期鸡对饲料中的各种养分和外界环境条件要求十分严格。产蛋鸡进入预产期后,体内生理变化很大,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都处于一种生理应激状态,再加上转群、免疫、驱虫等影响,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2.饲养管理措施
(1)适时转群,按时接种、驱虫: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苗、减蛋综合征苗及其它疫苗。入笼后最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喷洒药物驱除,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毫克/千克体重,或用阿福丁(虫克星)拌料服用。转群和接种前后应在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抗生素以减轻应激反应。
(2)适时转换产蛋料:为了适应鸡体重和生殖系统的生长发育需求,可在18周龄开始喂产蛋鸡料,20周龄起喂产蛋高峰期料。同时在料中额外添加1倍量多种维生素。自由来食,开灯期间饲槽中要始终有料。
(3)增加光照时间:多数养鸡场在育成期多采用自然光照法。18周龄时,如果鸡群体重达到标准,可每天增加光照10分钟,直到产蛋最高峰时光照总时数达到每天15小时或16小时为止。产蛋期间光照原则是时间不能缩短、强度不能减弱。
(4)创造舒适的环境条件:鸡产蛋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l3℃~23℃,冬季保持在10℃以上,夏季保持在30℃以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各种噪声干扰。保持环境和喂料、饮水、光照等稳定性。
(5)做好疫病防治:加强卫生管理,坚持带鸡消毒和环境消毒制度,防止疫病传入。
(二)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要点
在生产中,大多数养鸡专业户十分注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而当产蛋高峰期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产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笔者多年的养鸡经验,浅谈一下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要点。
1.适时减料降消耗
当鸡群产蛋高峰过后,产蛋率降至80%时,可适当进行减料,以降低饲料消耗。方法是:按每鸡减料2.5克,观察3~4天,看产蛋率下降是否正常(正常每周下降1%左右),如正常,则可再减1~2克,这样既不影响产蛋,又可减少饲料消耗,防止鸡体过肥。一旦产蛋量超过正常下降速度,则须立即恢复饲喂量以免降低生产性能。
2.分季节升降饲料营养
产蛋鸡日粮特别是产蛋鸡后期日粮营养应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夏季气温高时,应适当增加能量饲料、优质蛋白质和钙质饲料,同时补充维生素C ;冬季气温低于10℃时,则要适当降低能量和蛋白水平。
3.适当增加饲料中钙和维生素D3的含量
产蛋高峰期过后,蛋壳品质往往很差,破蛋率增加,在每日下午3~4点钟,在饲料中额外添加贝壳砂或粗粒石灰石,可以加强夜间形成蛋壳的强度,有效地改变蛋壳品质。添加维生素D3能促进钙磷的吸收。
4.添加氯化胆碱
在饲料中添加0.1%~0.15%的氯化胆碱可以有效地防止蛋鸡肥胖和产生脂肪肝。
5.保持充足的光照
每日光照时间应保持16~17小时,光照强度15~20勒克斯,可延长产蛋期。
6.淘汰低产鸡
为提高产蛋率,降低饲料消耗,应及时淘汰经常休产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病残鸡及过早停产换羽的鸡。
(三)产蛋鸡的四季管理
1.春季
春季带来绿满窗,气温逐渐变暖洋。细菌复苏繁殖快,日照时间渐变长。产蛋正值回升期,提高营养促蛋量。经常清粪勤消毒,逐渐加大通风量。免疫接种要搞好,鸡场绿化切莫忘。
春季气温开始回升,鸡的生理机能日益旺盛,产卵量迅速提高。防寒设施可根据气温情况,逐步撤去。春季3~4月份外界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鸡群感冒。由于气温和外界条件的刺激,性腺的激素分泌机能逐渐旺盛,产蛋量也增加。春季3~4月份,是鸡群产蛋率最高的月份。尽管是低产鸡,在这两个月也会产蛋较多。否则,不是病鸡就是寡产鸡,应挑出淘汰。
气温上升,各种病菌易繁殖,侵害鸡体,因此,必须注意鸡的防疫和保健工作。
2.夏季
夏季到来柳丝扬,骄阳似火日照长。防暑降温促食欲,措施得力有保障。饲料提高蛋白质,同时提高其能量。加强通风与换气,饮水充足清又爽。鸡舍屋顶喷凉水,植树种藤得阴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北方地区也受到高温高热的冲击,所以说产蛋鸡群在高温高热季节饲养管理是一项新的课题,应引起养鸡业的重视。夏季天气炎热,鸡食欲减退,此时管理不当,容易减产。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鸡继续保持高产,是夏季管理的关键。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通风降温:安装有通风设施的鸡舍,要增加风机的运转时间,缩短通风间隔时间,在进风口挂湿帘以降低鸡舍温度。自然通风的鸡舍要打开所有通风口,以达到最大限度的通风。
②改进管理:在高温季节,控制舍温是一切管理基础,核心是解除或缓解高温应激反应。要定人定群饲养管理。注意观察鸡群,如果有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调整喂料时间。尽量在一天中的凉爽时间喂料,凌晨4:00~5:00点钟、上午10:00~11:00点钟、傍晚6:00~7:00点钟。在高热时间内不饲喂,减少鸡群活动量,使鸡只处于安静状态为好。避免噪音干扰,喂料、喂水、打扫卫生、拣鸡蛋等动作要轻,防止炸群。出现眩晕后,要用冷水浸泡鸡只,再转移到荫凉通风处。
③营养调控:因为高温造成经济损失,大多是因采食量减少,产蛋率降低的结果。所以改善营养条件,维持其体热平衡是重要条件。提高蛋白能量比,一般以增加代谢能(10%),增加粗蛋白(25%),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能量以每吨饲料加油脂10~20千克,蛋白以加植物蛋白为主,增加蛋氨酸含量(20%)。同时调节电解平衡,补充维生素C,用碳酸氢钠替代部分氯化钠。
④供足新鲜凉水。全天保持有清洁、凉爽、卫生的饮水。最好是深井水,必要时可在水中加冰块以降低水温。
⑤带鸡消毒。进行带鸡喷雾消毒,每周2~3次带鸡消毒。可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如百毒杀、过氧乙酸等。同时搞好舍内灭蝇、灭蚊、灭虫工作。
⑥及时清粪。有刮粪机的每天要清1~2次。
其次,要增加抗应激药物,在每吨饲料中添加40毫克杆菌肽锌能降低应激。也可添加维吉尼亚霉素,提高饲料转化率和鸡只存活率。另外,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生产的“吡啶羟酸铬”抗高温高热有着显著作用。
3.秋季
秋季到来荷花香,天气逐渐变凉爽。日照时间渐变短,灯光补充要延长。早秋闷热雨水多,白天加大通风量。鸡场蚊蝇滋生多,刺种鸡痘早预防。鸡群换羽与休产,老龄母鸡不再养。
秋季除春雏以外,大多数鸡开始换羽,因此,这一季节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换羽鸡的管理。
4.冬季
冬季到来雪茫茫,夜长日短气温降。北风呼啸寒流至,防寒保暖要跟上。保暖设施要备齐,门窗遮帘早挂上。舍内空气保持新,通风换气要跟上。饲料能量要提高,鸡体散热得补偿。
温度对鸡的健康和产蛋有很大影响,鸡的物质代谢能力较强,当周围温度过低时,鸡体散热加快,饲料消耗增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冬季蛋鸡高产。
(1)防寒保温
蛋鸡产蛋最适宜的温度是13~27℃。当温度低于13℃时,产蛋量随之下降;舍温低于8℃时,产蛋率明显降低。为此,必须加强鸡舍的防寒保温工作,堵塞墙壁漏洞,以防贼风侵袭。
(2)搞好通风换气
密闭式鸡舍由于保温,舍内氨气、硫化氢、硫化氨、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从而影响了蛋鸡生产性能的正常发挥。为此,密闭式鸡舍一定要加强通风换气,时间可定在中午11:00~14:00点钟进行,换气时间长短以人进入舍内无刺鼻气味为宜,换气量大小以保持或略低于适宜舍温为宜。注意不要让冷空气直吹鸡体,以免引起呼吸道疾病。
(3)做好防疫消毒工作
针对冬季病毒性疾病高发的特点,采用高效低毒消毒剂定期进行带鸡消毒,产蛋前要注射各种疫苗进行防疫。注意观察鸡群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产蛋曲线分析
鸡群产蛋有一定的规律性,反映在整个产蛋期内产蛋率的变化有一定的模式。鸡群开产后,最初5~6周内产蛋率迅速增加,以后则平稳地下降至产蛋末期。产蛋曲线是将每周的母鸡日产蛋率的数字标在图纸上,将多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可以看出产蛋曲线的特点:
1.开产后产蛋迅速增加,此时产蛋率在每周成倍增加,即5%、10%、20%、40%,到达40%后则每周增加20%,即40%、60%、80%,在第6周或第7周,达产蛋高峰(产蛋率达90%以上)。产蛋高峰一般维持两周以上,高峰过后,曲线下降十分平稳,呈一条直线。标准曲线每周下降的幅度是相等的。一般每周下降不超过1%(0.5%左右),直到72周龄产蛋率下降至65%~70%。
2.如因饲养管理不当或疾病等应激引起的产蛋下降,产蛋率低于标准曲线是不能完全补偿的。如发生在产蛋曲线的上升阶段,后果将极为严重,表现在该鸡群的产蛋曲线上则上升中断,产蛋曲线下降,永远达不到其标准高峰。同时,在产蛋曲线开始下降之前,曲线呈“弧形”,高峰低于标准曲线的百分比,以后每周产蛋将按等比例减少。产蛋下降如发生在产蛋曲线下降阶段,对产蛋量的影响不像上升阶段那么严重。总之,只有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鸡群的实际产蛋状况才能同标准曲线相符。
(五) 鸡群产蛋量突降原因与预防措施
一般鸡群产蛋都有一定的规律,即开产后几周即可达到产蛋高峰,持续一段时间后,则开始缓慢下降,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产蛋结束。若产蛋鸡改变这一趋势,产蛋率出现突然下降,此时就要及时进行全面检查生产情况,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产蛋量突降的原因
(1)气候影响。①季节的变换: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四季分明,季节变化时,其温差变化较大。若鸡舍保温效果不理想,将会对产蛋鸡群产生较大的应激影响,导致鸡群的产蛋量突然下降。②灾害性天气影响:如鸡群突然遭受到突发的灾害性天气的袭击,如热浪、寒流、暴风雨雪等。
(2)饲养管理不善。①停水或断料:如连续几天鸡群喂料不足、断水,都将导致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②营养不足或骤变: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含量不足,配合比例不当等,都会引起产蛋量下降。③应激影响:鸡舍内发生异常的声音,鼠、猫、鸟等小动物窜入鸡舍,以及管理人员捉鸡、清扫粪便等都可引起鸡群突然受惊,造成鸡群应激反应 。④光照失控:鸡舍发生突然停电,光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忽长忽短,照明开关忽开忽停等,这些都不利于鸡群的正常产蛋。⑤舍内通风不畅:采用机械通风的鸡舍,在炎热夏天出现长时间的停电;冬天为了保持鸡舍温度而长时间不进行通风,鸡舍内的空气污浊等都会影响鸡群的正常产蛋。
(3)疾病因素。鸡群感染急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及产蛋下降综合症等都会影响鸡群正常产蛋。此外,在蛋鸡产蛋期间接种疫苗,投入过多的药物,会产生毒副作用,也可引起鸡群产蛋量下降。
(4)连产中休产日期同步。
2.预防措施
(1)减少应激。在季节变换、天气异常时,应及时调节鸡舍的温度和改善通风条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等,可减缓鸡群的应激。
(2)科学光照。产蛋期间应严格遵循科学的光照制度,避免不规律的光照,产蛋期间,光照时间每天为14~16小时。
(3)经常检修饮水系统。应做到经常检查饮水系统,发现漏水或堵塞现象应及时进行维修。
(4)合理供料。应选择安全可靠、品质稳定的配合饲料,日粮中要求有足量的蛋白质、蛋氨酸和适当维生素及磷、钠等矿物质。同时要避免突然更换饲料。如必须更换,应当采取逐渐更换法,即先更换1/3,再换1/2,然后换2/3,直到全部换完。全部过程以5~7天为宜。
(5)做好预防、消毒、卫生工作。接种疫苗应在鸡的育雏及育成期进行,产蛋期也不要投喂对产蛋有影响的药物。及时进行打扫和清理工作,以保证鸡舍卫生状况良好。每周内进行1~2次常规消毒,如有疫情要每天消毒1~2次。可用0.1%威岛牌消毒剂或其他安全的消毒剂对鸡舍顶棚、墙壁、地面及用具等进行喷雾消毒。
(6)科学喂料。固定喂料次数,按时喂料,不要突然减少喂量或限饲,同时应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喂料量。
(7)搞好鸡舍内温度、湿度及通风换气等管理。通常鸡舍内的适宜温度为5℃~25℃,相对湿度控制在55%~65%。同时应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在无检测仪器的条件下以人进鸡舍感觉不刺眼、不流泪、无过臭气味为宜。
(8)注意日常观察。注意观察鸡群的采食、粪便、羽毛、鸡冠、呼吸等状况,发现问题,应做到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