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刚过,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谭儒村萝卜种植基地又开始了热闹的季节,社员们忙着晾晒好的萝卜干装车销往各地,并建设萝卜干深加工厂。
开始于8年前的萝卜产业化之路,扭转了谭儒萝卜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让谭儒村走上脱贫奔康快车道。在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下称“谭儒合作社”)带动下,全村发展萝卜种植面积3600亩,2020年萝卜产值预计达2700万元,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探索出一条村社共建、产业扶贫、合作共赢、治理有效的“谭儒道路”。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遴选确定了第二批47家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谭儒种养专业合作社入列其中,获得全国推广。
成立合作社,改变产业发展困境
谭儒村位于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西部,沙琅江和黄岭河分别从村的两翼环绕而过并在此汇合,形成大面积半泥半沙的土壤,透气保水,非常适合种植萝卜。
谭儒新鲜萝卜甜脆多汁、入口即化,谭儒萝卜干则以“咸、香、甜、脆、鲜”而著名,种植萝卜、天然日晒加工萝卜干是谭儒人祖祖辈辈的传统。然而,由于每个家庭都是小作坊,没有品牌,没有市场,也没有销售渠道,谭儒萝卜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如何发展萝卜产业成了谭儒村村民们共同的呼声。2013年,谭儒村小伙朱雄伟与村民们商议,成立了谭儒合作社,开始在十几亩试验地里探索科学种植技术、摸索标准化种植方法,想方设法扭转原来的粗放发展模式。
朱雄伟(左二)与社员
深挖产业潜力,带领村民脱贫奔康
合作社成立初期,朱雄伟将全村92户214名贫困户纳入合作社,签订购销合同,确保贫困户放心种植萝卜。同时,合作社建成萝卜种植基地,安排贫困户到基地劳动,每人每日薪酬100元。此外,为了激励贫困户勤劳种植,合作社还在每位贫困户田头插有他们名字的标牌,明确管理目标,利于统一培训规范技术标准,检验帮扶工作成效。
专家向社员开展种植培训
2017年12月,合作社第1批萝卜获得丰收,产值超80万元,纯利40多万元,赚到了第1桶金,贫困户拿到工资后又可获得分红,大家都看到了希望。
此后,谭儒村通过土地流转,把贫困户的土地和群众外出务工丢荒的土地,以资源变资产的方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按既定的比例给予分红。此举盘活了丢荒土地,村民变成了股东,荒地变成资产。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萝卜种植基地实现脱贫和奔小康致富“无缝衔接”,成了谭儒村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此外,谭儒村带动周边行政村种植萝卜1000多亩,镇上还自发形成了“菜咸行”萝卜干批零一条街。据了解,谭儒萝卜收入约占全镇农业总产值3%,有效带动山区经济发展。
解决价低卖难,引入大企业开发产品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谭儒萝卜已具规模,小有名气。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本地萝卜出现滞销,合作社还要硬着头皮筹措资金回收萝卜,直压得朱雄伟喘不过气来。2019年初,作为村支书和合作社理事长的朱雄伟先后去海南、珠三角等地寻求销路,但效果都不甚理想。
一筹莫展之际,朱雄伟看到家人用谭儒萝卜丁拌辣椒酱作下粥菜,觉得特别好吃,得知美味的辣椒酱是“茂德公”的指天小酱后,他灵机一动:如果能用谭儒萝卜干和辣椒酱推出一款新产品,一定受市场欢迎。
历经波折,合作社成功寻求与广东茂德公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产品试验成功后,茂德公公司和谭儒村签订了萝卜购销合同,用谭儒萝卜干研发了“香辣豆豉萝卜丁”、“萝卜鲜椒酱”,还用剩余的萝卜叶做成了“萝卜小菜”。由于公司的介入,谭儒萝卜产品价格空间提升了30%,实现了可观盈利。
经过萝卜滞销事件,合作社也深刻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注册“谭儒萝卜干”商标,把产品产业链延伸到萝卜条、萝卜丝、萝卜片等,丰富产品类型,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谭儒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萝卜”富裕村。
【统筹】袁雪燕
【记者】伍思懿 程胜涛
【通讯员】苏瑞红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