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上官红亮 王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大山把猪养。近日,走进渑池县陈村乡槐扒村亿鑫原生态家庭农场,只见一头头健硕的“跑山猪”出没林间,或拱土觅食或奔跑追逐或悠闲散步,周围山高林密、鸟语花香,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
之所以叫“跑山猪”,就是因为不喂饲料,主要以山上的野菜、野果为食,辅助喂养一些青储秸秆和玉米、红薯等。“跑山猪”的生长周期要比圈养土猪多一倍,出栏时间至少要12个月,按这种方式放养的“跑山猪”运动量大,很少生病,肉质鲜美、香味浓郁,具有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脂、低胆固醇等优点,吃起来肥而不腻、回味无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这家农场的主人是该乡槐扒村村民付晓国,今年39岁的他原本以打工为生,三年前在朋友和家人的建议和支持下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槐扒村地处大山腹地,境内依山傍水、森林茂密、空气清新,有着发展养殖业的天然优势。经过多方考虑,付晓国决定发展放养黑猪,走市场差异化发展道路,于是就流转了几十亩土地种上了玉米,并引进了一批黑猪,但令他没想到是,在不通路、不通电的山野林间,养猪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创业之初,由于不懂养殖技术,头批黑猪适应性不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又从新安县引进本土“跑山猪”品种,从刚开始的十几头发展繁育到现在的百余头。”——付晓国告诉记者。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付晓国的“跑山猪”养殖获得初步成功,很多人通过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主动联系上门购买,第一批“跑山猪”出栏当年既获利20多万元。“跑山猪”虽说养殖周期长,但价格比普通生猪高了3倍左右,收益也不错,发展前景一片向好,在他的辛勤努力下,第二批“跑山猪”年前又将出栏。
“下一步,我计划扩大‘跑山猪’养殖规模,再养一批‘跑山鸡’,进一步把生态养殖产业做大做强,同时也要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共同致富……”看着“跑山猪”养殖逐渐走上正轨,付晓国心里又盘算起了未来。
产业兴,百业兴,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渑池县陈村乡以打造“全国农业产业示范强镇”为契机,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强化政策扶持,吸引了大量的外出务工群众返乡创业,像付晓国这样发展生态养殖、吃“生态饭”的人越来越多,昔日的“穷山荒山”不仅变成了今天的绿水青山,而且还成为了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