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家伟
9月14日,天刚亮,海城市接文镇三家堡村的王洪民便和妻子走出家门,赶往村东头山脚下的九龙川食用菌生产基地。
露珠在晨光中闪烁,微风送来阵阵清凉,来到自家大棚,王洪民夫妻娴熟地将成熟的香菇一一摘下。
“按现在的香菇行情,今年这3万棒菌棒纯利润达到10万元不成问题。”王洪民高兴地对记者说。对他们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香菇,更是家中的好日子。
得益于香菇种植,原本日子过得紧巴的王洪民一家,不仅从破旧的土坯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砖房,还购置了家用小轿车。
三家堡村地处九龙川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到一亩,曾是海城市出了名的经济落后村。
“村里原始生态环境未受到任何破坏,又属高寒地带,日照时间长,温差大,空气中负氧离子高,特别适合种植高品质香菇。”2007年,曾在外经商多年的村党总支书记王贵环在如何带领村民致富上动起了脑筋,“经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把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发展香菇产业作为三家堡村未来的发展道路。”
当年春天,王贵环拿出4万元建起村里第一栋食用菌种植大棚,但4万元很快“打了水漂”,他没有灰心,多次赶往省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向专家请教食用菌种植技术。
第二年,香菇种植获得大丰收,纯利润达8万元。这大大增强了王贵环发展香菇种植,带领村民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就这样,王贵环投资建起了九龙川香菇种植基地,还成立了九龙川自然保护区服务有限公司和九龙川香菇专业种植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栽培形式、统一制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户管理”的“五统一分”方式,与村民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助力村民发展香菇产业。
目前,九龙川香菇种植基地大棚已发展到400栋,村里已有200户村民参与到香菇种植中。全村人均收入已从种植香菇前的每年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2万元。
三家堡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紧跟市场需求,正全力推进食用菌种植从单一的香菇品种,向香菇、平菇、羊肚菌、猴头菇等多元化种类种植发展,进一步助力村民增收。
今年,三家堡村利用两栋大棚,开展了平菇品种的试种,效果很好。村民们相信,随着更多食用菌品种的引进,他们的收入也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