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献《百问百答说范蠡》42

养鱼致富经益阳_致富经农村养鱼视频全集_养鱼致富经

编辑

——

范蠡在什么地方写的《养鱼经》

中国最早的一卷《养鱼经》是范蠡撰写的,已经没有什么疑问,被写进了《辞海》(1999年版)。范蠡在什么地方撰写的“养鱼经”,这个问题还有争议。主要有以下四说(从南到北):

第一,浙江省桐庐说

持此说者认为,范蠡年老之后,因不再担心杀身之祸,从齐国返回了越国,到了越国旧都诸稽西边的桐庐县建房辟园——名“蠡湖村”,筑围湖堤在湖中养鱼鳖——名“蠡湖”,造围堤在堤内开垦农田——名“范畈”,在富春江支流砌堰坝——名“范堰”,开掘一条总渠——名“范畈渠”,修建一座石拱桥——名“雏凤桥”。范蠡雇佣人完成这些安居乐业的工程后,衣食无忧,心情舒畅,开始著述立说。《范子•计然》三卷书(内含《养鱼经》),是在蠡湖村完成的。民间传说,范蠡养鱼,用羊粪作饲料,湖中还栽种菱、藕、茭白,不仅利于鱼类生长,也有多种收获。他们认为,范蠡在陶时,操劳多种经营,没有时间和精力著书三卷。且那时没有文房四宝,只有运用小刀刻划在竹简上,文字又是大篆体,费时费工,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三卷书籍。

第二,河南南阳

持此说者认为,范蠡辞官后,先是回到宛邑老家,当时他无地可种,便在河边开挖池塘养鱼谋生,从而写出了《养鱼经》。根据一,史书上说,范蠡离开越国后“泛舟五湖”,“在湖为渔父”。这个“五湖”不可能是当时分布在几个国家的太湖、巢湖、洞庭湖、洪泽湖、鄱阳湖,只能是相对集中有五湖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范蠡老家附近的南湖、邓湖、赵湖、张马湖、线洛湖——这些地名如今还在,春秋时这里曾是湖泊。根据二,范蠡故里当地流传有谚语“范蠡不得第五湖串”。说的是范蠡辞官后在五湖养鱼的经历。根据三,1997年3月28日《南阳日报》以“南阳发现范蠡《养鱼经》全卷”为题,披露了南阳市图书馆在古籍整理中发现《养鱼经》全卷的消息。在范蠡老家发现《养鱼经》消息,不是偶然的,尽管不是竹简原著,也说明当地是《养鱼经》的第一流传地,范蠡在“五湖”边养鱼和写《养鱼经》是完全可能的。

第三,山东定陶说

持此说者认为,定陶有“范蠡湖”——说明他在此地养过鱼,县城往东北5华里崔庄地方有范蠡墓——说明他寿终正寝在这里——《养鱼经》自然也是在这里写就的。当地民间传说,范蠡很会养鱼,充分利用湖水,上中下立体式喂养。定陶人说的立体式养鱼池,从考古发现得到了支持。陕西汉中地区出土了范蠡养鱼池模型,其中有鱼、蛙、螺、菱的图案。

第四,山东肥城说

持此说者认为,肥城陶山以东及至泰山为百里沃土平原,山南大片低洼地带,春秋时曾是碧波荡漾的湖泊——名“鸱夷湖”,又有河流汇经其内,与东平湖相连,在这个地区养鱼并写出《养鱼经》是顺理成章的。更重要的是,《养鱼经》是范蠡同齐王对话的记录——自然是在齐国陶地写就的。从行文风格类似《论语》看,也许是范蠡弟子记录整理的。《养鱼经》最后两页附有我国各地所产的中药材——七十六味中药的名称,产地和价格,《列仙传》中载“范蠡在兰陵卖药”,兰陵属于齐国管辖,说明《养鱼经》是在齐国撰写的。根据《史记》“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的记载,范蠡晚年既然“而息之”了,是有时间和精力撰写包括《养鱼经》在内的《范子•计然》三卷了。当然,写作中,他也会吸收在南方地区的养鱼经验。

笔者分析《养鱼经》的文体——范蠡同齐“威王”对话——而不是同其他诸侯王对话,所叙述的内容:1、人工开挖池塘——南方水网地区只用筑堤围堰,一般不用另外开挖。2、鱼池用十数载土沙布置池底——南方一般不用这么做。3、四、六、八月投放老鳖——南方似乎不需要——老鳖是可以自然爬进鱼池的。4、齐王在自己后花园开挖鱼池——南方诸侯王宫后花园一般是会有湖水,不会另外开挖。几个方面看,倾向于山东肥城说。

笔者认为,《养鱼经》是范蠡写的,这一点取得共识是最重要的,至于是在什么地方写的,能够肯定下来最好,即便肯定不下来,不会影响对《养鱼经》的研究,更不会影响对范蠡思想和业绩的研究。笔者认为南阳说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印证了范蠡故里在当今仍然保留着“五湖”地名的宛城区。

夏廷献先生所著部分图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