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精是传统药食两用、经济价值很高的中药材。 本文作者介绍了黄精的药食价值和特征特性,并对黄精与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包括选地、整地与施肥、播期及栽种、定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以期为提高黄精栽培技术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黄精;药食价值;间作;栽培技术
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传统的药食两用中药材[1]。 2020 版《中国药典》收录的黄精来源于滇黄精、多花黄精和黄精 3 个基源植物[2],黄精别名鸡头黄精、鸡头根,分布在北方的主要为鸡头黄精。 《名医别录》中记载“黄精久服能轻身延年不饥”[3]。 目前,黄精种植多为野生和林下栽培,随着黄精药食价值的开发与利用,黄精的需求越来越大,野生黄精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林下种植黄精产量偏低,黄精在坡地及平原栽培越来越多,这种栽培方法比林下种植产量更高、效益更好。 黄精与玉米的间作栽培是坡地和平原种植的主要方式, 并且已有相关研究[4-8],但研究的大多为多花黄精,鸡头黄精与玉米间作栽培方面少见报道。 本文作者对黄精的药食价值、特征特性、鸡头黄精与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以期为该种植模式在我国北方坡地及平原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黄精的药食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精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9]。 黄精以根茎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此后多部医药著作都有记载, 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同时也是民族药[10]。 传统中医认为,黄精性甘、味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体虚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2]。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精的块茎中含有多糖、皂苷、生物碱、黄酮等多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功能成分物质和生物活性,具有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免疫调节、促进新陈代谢、抗抑郁、抗骨质疏松、抗菌、抗病毒、抗衰老、抗肿瘤等作用[11-19]。 黄精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效成分,黄精根茎多糖、低聚果糖和果糖等含量约占 50%,蛋白质占 11.16%以上,含有 7 种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味觉氨基酸丰富,口感佳[2,20-21]。黄精已开发出米饭与稀饭伴侣、代餐粉、面条、九制蜜饯、粉丝、馒头、粽子、饼干、月饼、酒、糖(丸)、饮料等[22];以黄精为原料可生产黄精饮片、黄精丸、当归黄精膏、黄精胶囊、黄精颗粒、黄精糖浆、黄精冲剂、黄精胶囊、黄精茶、黄精酒、黄精酥、黄精豆干、黄精糖、黄精保湿焕肤面贴膜、美白中药面膜素等[23-25]。
2 黄精的特征特性
鸡头黄精又叫黄精,其适应性很强,耐寒冬,喜阴凉,耐瘠薄,对土壤适应性强。 国内的鸡头黄精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26]。 鸡头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欢土壤疏松肥沃和环境湿润的条件,耐寒,怕热和水涝。 整个植株无毛,株高 50~100 cm,茎直立并呈圆柱形, 个别会呈攀援状; 叶子开始生长期在 3~4 月, 叶片轮生并且无柄、4~6 片, 叶子形状为披针形,叶长 8~15 cm、宽 0.4~1.6 cm,先端蜷卷或弯曲成钩;花伞状,花序腋生,总花梗长 1~2 cm,花梗 0.4~1.0 cm,花序通常具有 2~4 朵花,花期 5~6 月,花呈乳白色至淡黄色,结果期为 8~9 月;果实为球形浆果,开始为绿色,成熟时黄绿或酱黑色,直径约 1.0 cm,一般有 5 粒左右。 根状茎由多个形状像鸡头的圆柱状部分串联生长而成,3 年生的根状茎直径约 3 cm,根状茎表皮为黄白色,味稍甜[27]。
3 黄精与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
3.1 选地
根据黄精的生物学特性,应选择湿润地块,以疏松沙土壤或壤土为好。 《本草纲目》中记载黄精道地产区为茅山、嵩山,本研究在登封市坡地进行。 登封市地形复杂, 地势由南向北中间逐渐降低为丘陵河川,丘陵约占 36%,平地约占 17%,丘陵坡度多在 6°以上,大多为南北走向。 登封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多集中在 6~8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33.8%。
3.2 整地与施肥
整地前, 每亩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3 000~4 000 kg 和 N、P2O5、K2O 比例为 15∶15∶15 的硫酸钾复合肥 50 kg, 按 80 cm 宽起垄, 垄高 30 cm, 垄沟25 cm,垄面宽 35 cm。
3.3 播期及栽种
选择黄精品种鸡头黄精,玉米品种先玉 335。 黄精育苗以种子育苗,黄精栽培选择根茎进行种植,选用 2~3 年生、无病虫害的带顶芽根状茎,定植时间为10 月至 11 月底或 3 月上旬,种植时不要碰掉顶芽。黄精根茎移栽, 按当地气候情况,10 月至 11 月底为最佳栽种时期,黄精种植前用 50%多菌灵 500 倍液浸洗 2~3 min,捞出后沥干即可栽种。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旬点播玉米。
3.4 定植方法
按 1 行玉米 2 行黄精进行定植, 黄精按行距40 cm、株距 30 cm 种植,将根茎平放在沟内,顶芽朝上,深度 8 cm 左右,栽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 5 cm左右,3~5 d 后浇水 1 次, 在上面覆盖秸秆、 树叶等6 cm 左右,以保湿和促进发芽。 玉米种植在垄沟内,株距 25 cm。 4 月初点播玉米。 玉米与黄精的行距约30 cm,太近容易争夺养分而影响黄精的生长,太远对黄精的遮光效果不好。
3.5 田间管理
黄精生长期间要经常进行中耕锄草, 在春季黄精未发芽之前,可以用封闭除草剂除草;黄精发芽后进行人工除草,黄精根系较浅,每次宜浅锄,以免伤根,并且做到杂草勤除、早除,后期拔草即可。 生长旺期,发现黄精根茎露在土外的,要及时培土,防止根茎遭日光照射。 黄精种植当年春季不需要施肥,因为正在长芽和生根,秋季撒施硫酸钾复合肥 300 kg/hm2;第 2 年春季可施硫酸钾复合肥 75~150 kg/hm2,秋冬季撒施硫酸钾复合肥 375~450 kg/hm2;第 3 年施肥同第 2 年。 黄精喜湿怕积水,长期干旱要及时浇水,多雨季节要进行排水,防止水淹而烂根。黄精主要收获根茎。 如果以收获种子为主,可以让黄精开花结果;如果以收获根茎为主,要及时将黄精的花蕾摘除,减少养分的消耗。
3.6 病虫害防治
黄精的主要病害为黑斑病和叶斑病, 主要虫害为蛴螬和地老虎,一般情况下没有病害发生。 玉米重点防治玉米螟、卷叶蛾、食心虫等。
3.6.1 黄精病虫害防治 黑斑病主要为害黄精植株的叶片和茎秆, 叶片染病出现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呈水渍状。 严重时病斑凹入茎内组织, 致茎秆折倒, 以多雨季节黑斑病发生严重。 农业防治主要是随时彻底清园,清理病残体到田外。 化学防治采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每周喷雾 1 次,连喷 3 次。 叶斑病主要为害黄精的叶片,发病初期,先从叶尖开始出现病斑,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棕褐色;当湿度大时,病斑两面生有灰色霉层。 严重时,从下部老叶向上部扩展蔓延,使整株叶片枯死。 发病初期可用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每周喷 1 次,连喷 3 次。 防治蛴螬和地老虎,有机肥应施用充分腐熟粪肥,犁地前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 15 kg/亩撒施。
3.6.2 玉米病虫害防治 玉米虫害主要有蚜虫、盲
椿象、玉米螟、棉铃虫等。 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氧化乐果、敌杀死等喷雾防治,大喇叭口期可用 3%辛硫磷颗粒剂 15.0~22.5 kg/hm2 丢心防治。 玉米成穗期病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等,在发病初期可用75%代森锰锌或多菌灵 800 倍液喷雾防治, 每隔 7~10 d 防治 1 次,防治 2 次。
3.7 收获
玉米成熟即可收获。 黄精 3 年的根茎还需要再生长 1~2 年, 10 月底或 11 月初可以将根茎挖出,洗净泥土, 去除茎叶和须根, 晾晒后放入蒸笼内蒸2 h, 取出晒至全干, 或者按照“九蒸九晒”方法加工成黄精茶。
4 小结
黄精与玉米间作技术,既可以收获黄精,又可以收获玉米,比起单独种植黄精,这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方法,也能解决农民种植黄精效益低的问题。 采取黄精与玉米间作,一方面起到遮光作用,有利于黄精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收获一季玉米,增加当年收入。 尤其在不能进行林下种植黄精的地区, 发展黄精与玉米间作栽培是一种较好的种植方式, 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莺,赵兵,陈克克,等.黄精的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1): 9-1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3]苏文田,刘跃钧,蒋燕锋,等.黄精产业发展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3):2831-2835.
[4]周军,肖能武,张泽志,等.黄精与玉米间作技术探讨[J].湖北农业科 学,2021,60(16):106-107.
[5]龚军.黄精与玉米间作的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
[6]田启建,赵致,谷甫刚.中药黄精套作玉米立体栽培模式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81-11882.
[7]袁名安,孔向军,陈玉华,等.不同种植密度甜玉米与黄精套种栽培技术[J].园艺与种苗,2012(12):3-5.
[8]高秋美,任丽华,米真如,等.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多花黄精产量及质量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56-59.
[9]邵建章,张定成,孙叶根.安徽黄精属植物生物学特性和资源评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2):138-141.
[10]徐宇琳,王元忠,杨美权,等.黄精的本草考证及民族用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7):237-250.
[11]陈辉,冯珊珊,孙彦君,等.3 种药用黄精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15):2329-2338.
[12]倪天宇,罗晓朦,张春椿,等.不同生境下多花黄精化学成分比较[J].中成药,2020, 42(11): 2948-2953.
[13]Li L,Thakur K,Liao B Y,et al.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potential of polysaccharides sequentially extracted from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J].Int J Biol Macromol,2018,114(15):317-323.
[14]彭小冰,王和生,杨涛.黄精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8):72-73.
[15]王倩,刘星,许敏,等.黄精炮制过程中甾体皂苷的变化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5):72-75.
[16]陈晔,孙晓生.黄精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3):328-330.
[17]王婷,苗明三.黄精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特点分析[J].中医学报,2015,30(5):714-715,718.
[18]雷震,杨光义,叶方,等.黄精多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2012,15(1):114-116.
[19]王冬梅,朱玮,张存莉,等.黄精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2):142-145,153.
[20]郑晓倩,金传山,张亚中,等.黄精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糖类成分动态变化[J].中成药,2020,42(7):1837-1841.
[21]Zhao P,Zhou H,Zhao C,et al.Pur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immunomodulatory activity of fructans from Polygonatum odoratumand P.cyrtonema[J].Carbohydr Polyms,2019(214):44-52.
[22]斯金平,朱玉贤.黄精——一种潜力巨大且不占农田的新兴优质杂粮[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1,51(11):1477-1484.
[23]张静,张艳贞,陈文,等.四产地黄精中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2):147-148,152.
[24]钱枫,赵宝林,王乐,等.安徽药用黄精资源及开发利用[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4):33-34.
[25]刘佳慧,徐海刚,凡迪,等.贵州黄精产业发展现状[J].耕作与栽培,2021,41(4):49-52.
[26]姜武,叶传盛,吴志刚,等.黄精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17,40(11):2713-2716.
[27]杨鹤,金山.鸡头黄精与多花黄精的鉴别与功效[J].辽宁林业科技,202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