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根本之策,能人带富是关键之举。近年来,新余市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创新作为,频频落子,探索出“以产业选准人、以商会带动人、以政策激励人、以机制成就人”的精准育人新模式,形成了“以业引人、以人引业,双向引领、同向发力”的人业互动新机制,较好地呈现出人才培养高效率、产业发展高水平、脱贫攻坚高质量的鲜活态势。
截至目前,全市培育致富带头人930余人,带动8250户19780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18%,为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劲动力。相关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江西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在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2019年扶贫日乡村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上作经验交流,在2020年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依托产业选准人
坚持把选优产业与选准选好带头人结合起来,以优质高效产业吸引致富带头人,走出一条选人新路子。
首先,以质选业。通过“四看”,即看市场前景、看技术含量、看带贫效果、看企业情怀,精选优质扶贫产业。2019年,新余市在414个行政村发展了392个“一村一品”特优产业项目。今年以来,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以更大力度发展产业,从扶贫、农业、发改、林业、旅游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家组,开展产业项目论证。在对20多个特优产业项目充分论证后,因地制宜、因时施策,主推瓜蒌、香菇和果冻橙种植,牛羊养殖,工厂化养鱼等6大特色农业产业,投资1.3亿元,精选73个产业项目予以扶持。各地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快速推进,项目开工率100%,完工62个。
其次,以业择师。政府从商会会员、龙头企业负责人等中遴选创业导师152人,为每个产业设立1-2名创业导师,由导师跟踪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负责技术、管理、营销等跟踪服务;建立完善产业指导员制度,为每个主导产业配备1名指导员,进行全程指导服务,确保扶贫产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市已形成以付小华、胡小青“牛蘑王”金牌创业导师创办的蘑菇、肉牛现代化种养殖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创业导师廖润根,不仅自己全面掌握了果冻橙种植技能,还培育了一个全市性的果冻橙产业,仅用3年时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余亩,成为果冻橙生产经营的行家里手。
最后,以师聚人。在创业导师的示范带动下,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发展扶贫产业,形成了“一名创业导师、一个扶贫产业、一批致富能人”的“导师 产业人才”聚合效应。各地因势利导,从中遴选出有信念、有情怀、有实力、有技术的“四有”致富带头人930人。其中村“两委”干部119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390人、商会会员346人、返乡创业人员45人、贫困户30人。全市34个贫困村,遴选致富带头人180人,平均每个贫困村培育有致富带头人5人以上。2019年8月,我市与粤桂创业致富带头人佛山培训基地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成功引进工厂化养鱼项目,并选定基地致富带头人潘建章担任该项目创业导师。渝水区罗坊镇竹山村孔小冬等5名致富带头人到广东佛山实地考察后,认为该项目周期短、效益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即与创业导师潘建章合作,投资1200万元发展工厂化养鱼项目,仅3个月时间就建成全省首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现已投产并带动贫困户200余户。目前,全市工厂化养鱼项目布点已有10个,年内布点将达到30个。仅此一个项目,便可培育致富带头人200余人,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
二、通过商会带动人
凝聚乡贤力量,致力脱贫攻坚,带领老乡共奔小康,一直是新余各级商会的优良传统。2019年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杂志,多次刊发我市商会参与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江西新余积极引导基层商会参与脱贫攻坚》在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2019年第94期单篇刊发。几年来,我们通过商会带动,引导商会会员转型领办、合作联办、出资帮办,推动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创业增收取得明显成效。
转型领办。目前,新余市有商会74家,其中乡镇商会26家、商会企业1660家、商会会员4100人。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商会引领模式,346名商会会员实现产业转型,回乡发展扶贫产业,成为家乡创业致富带头人,被称为新时期的新乡贤。
合作联办。26个乡镇商会的会长带头发展扶贫产业,引领全市492家商会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温暖接力”行动,采取“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等形式,对口帮扶203个村,投入扶贫资金5.27亿元,发展扶贫产业项目237个,培育致富带头人300余人。如渝水区人和商会会长、创业致富带头人彭九根引进瓜蒌产业,联合17名商会会员投资750万元,带领13个村、230多户贫困户种植瓜蒌1000亩,每年可为每个村集体和贫困户分别增收3万元和1000元以上。
出资帮办。一些商会会员对农业扶贫产业不熟悉,但又有较强扶贫意愿,而一些致富带头人有发展产业愿望却有苦于没有资金。为此,政府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协调商会出资帮办扶贫产业,实现多方共赢。近年来,渝水区水北商会累计捐赠和投入扶贫资金1.8亿元,建有高产油茶、花卉苗木和水产养殖等10多个扶贫基地,培育致富带头人40余人。如在省级贫困村琴山村打造5000亩油茶深加工项目,年收益近30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余元。
三、用好政策激励人
新余市因地制宜,大胆创新,打出一套实训强技、金融强力、保障强心的政策扶持组合拳,激励致富带头人发展产业。
实训强技。坚持“外培”与“内育”相结合,为产业发展搭建新平台,提高致富带头人的技能。择优选择全省重点职业院校江南理工学院,作为全市致富带头人培育中心,以国家基地为样板,市县联合挂牌,并与粤桂创业致富带头人(佛山)培训基地联合办学,资源共享,2019年分2批组织160人到粤桂创业致富带头人佛山基地培训。今年,新余市建成1个培育中心、10个实训基地,供致富带头人实地培训,培育规模达到600人以上。目前,分产业筹办专班,突出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实效性,举办了第一批香菇种植、工厂化养鱼、黑山羊养殖等培训专班,培训270余人,取得较好的效果。
金融强力。与金融、保险机构开展合作,为产业发展引来金融“活水”,提升致富带头人的底气。给予金融优惠,市国信担保公司、市农行为致富带头人给予每人5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利息补贴50%,2-3年期按基准利率适度上浮;龙头企业所需资金由市国信担保公司担保。提升保险服务,市人保财险量身定做产业保险,比如推出香菇、果冻橙等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工厂化养鱼产业风险保,有效降低带头人产业风险。一系列扶持政策,增强了带头人发展实力。当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开展“十大带贫益贫龙头企业”评选活动,将对评选出的十大企业采取更多特殊优惠政策,给予全方位支持。
保障强心。创新政策扶持举措,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提振致富带头人的信心。出台《新余市关于促进牛羊和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余市支持柑桔产业发展三十条措施》,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保障。精选产业项目全部采取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管理培训、保价回收的合作模式,全过程保障致富带头人的利益,最大限度降低产业风险。如工厂化养鱼项目,由政府负责养殖场地“三通一平”,并为每个点提供20万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渝水区政府指派专人开展“保姆式”服务,负责产业落地中的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潘健章负责传技术、教管理、包回收,提供种苗、饲料,保证2年内以保护价收购、2年半回本,并为每个养殖点提供20万元回本保证金。一系列保障措施,引起了致富带头人的高度关注。目前,全市已有190多人申报工厂化养鱼项目。
四、健全机制成就人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新余市创新“党建 脱贫攻坚”理念,坚持把致富带头人培育与村级党组织建设和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结合起来,与发展村集体经济、壮大村级组织服务能力贯通起来,推动带头人、村集体、贫困户紧密联结,通过健全完善扶贫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形成致富带头人、村集体、贫困户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带头人有奔头。健全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保证每年投入的产业资金持续增长。今年新余市投入产业资金1.3亿元,占财政扶贫资金总投入的83.8%。同时,设立2200万元产业奖补基金,支持扶贫产业发展。一方面,致富带头人充分利用扶贫政策,使用扶贫资产、利用扶贫资金发展壮大自己的产业。比如,欣欣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富带头人付小华,近年来抓住扶贫政策“窗口”期,利用扶贫资金带动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同发展,年产值突破1亿元,与3年前相比实现产值翻番,公司也成为全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今年,又新增香菇种植基地22个,新建温控大棚70个、普通大棚400余个,新建香菇加工厂2个,实现了“小蘑菇”到“大产业”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注重把优秀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培养成为村“两委”带头人,优先推荐参与村“两委”换届和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举。突出党建引领,让有带头能力的村干部也成为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致富。把致富带头人培育作为检验乡、村两级班子的一项内容,通过致富带头人和党员、村干部之间的“互转”,使致富带头人政治上有荣誉感、组织上有归属感、生活上有幸福感,从而真正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据统计,全市已有50多名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或“两委”带头人,有30余人当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村集体有甜头。健全产业长效发展机制,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各类资金均以物化的方式投入到扶贫产业中,形成物化资产,产权和收益权归属于村集体,保证产业长期稳定发展;按照不低于10%的收益比例,签订不少于5年的产业协议,由村集体长期固定受益。如今年全市投入的1.3亿元,预计每年有1300多万元收益,可为200多个村每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我们还将持续加大投入,确保2-3年内全市每个村集体产业持续增收5万元以上。“十三五”省级贫困村——鹄山乡坑里村,近年来坚持党建引领,3名村干部联合7名致富带头人,投资500多万元发展香菇种植产业。村集体每年增收25万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年增收1200元,有效地实现了党建强村、协同脱贫。村集体稳定增收,增强了村委为民服务办事能力,将部分产业收益用于“晓康驿站”,通过“劳动换积分、积分兑物品”方式,实施“增收激励法”,激励贫困群众感恩奋进,促进乡风文明,从而提升村级持续攻坚能力。
贫困户有盼头。健全产业带贫益贫机制,将扶贫产业与贫困户紧密联结,深度融合,推行“保底 分红”收益模式,采取“1 N”产业利益联结方式,因户精准施策,确保贫困户长期受益。如致富带头人张忠平,在全市发展黑山羊养殖基地3个,通过领养发展方式,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羊羔、饲料,提供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带动贫困户参与养殖;发动贫困户发展黑麦草、皇竹草种植,保底价收购;带动12个村700余户贫困户发展增收。同时,做优做长产业链条,推行“加工企业 合作社 贫困户”的合作模式,采取订单式发展,突出长效稳定,助力消费扶贫。目前,全市35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与78名致富带头人合作,带动63个村2205户贫困户发展订单式产业,每年可为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以上。
选准用好致富带头人,是新余市发展扶贫产业的重要抓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力举措,是健全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也是建强基层组织的有力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产业扶贫之路,继续坚持以市场优选人才、以产业哺育人才、以商会输送人才、以导师集聚人才,全方位推进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打造一支“永久牌”人才队伍,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不懈地带领广大群众走上富民强村的康庄大道。(新余市扶贫办公室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