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荣
气候特征不同,种植果树品种、栽培方式差异较大,一定要依据各个气候区的实际情况及枣树所具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采取对应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够实现当地林果业的特色发展,促使枣树种植实现优质、高效发展。所以,要综合枣树种植区域的地理特征、气象、生态特征,有效划分栽培区域。
1 划分枣树种植区域的类型
基于枣树区域的规划标准,综合当地自然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对其进行区域划分。基于当地的地势、海拔、气流、温度、降水量及蒸发量等特征,可将其划分成为炎热干旱区、温热干旱区、温暖半干旱区和温凉干旱区 4 类区域。所有区域类型的特征及具体环境、地理、气象、生态等条件都是不同的,对于枣树的栽培技术要求也不同,为了能够让枣树种植实现更为良好的发展,需要深入探析其栽培技术,才能够实现当地经济的有序发展,为当地三农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不同枣树种植区域类型需要使用的栽培技术措施
2.1 温热干旱区
此区域气候适合红枣栽培与生长,面积大,是枣树栽培、生产的关键区域,应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往通常都是采用植苗造林的方式栽培枣树,由于前期苗木小、植株数量少、产量低,需要经过多年才能够进入盛果期。近年来,建园方式实现了创新发展,栽培方式也逐渐转变成为直播建园,让枣树栽培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直播建园就是在预建园位置上,按照一定株行距进行种子播种,然后在砧木上嫁接优良的枣树品种,这样就能够直接成园。嫁接成苗后,当年就能大量结果。翌年明确永久的行距与临时株,并在永久株上打上标记,其余的就都是临时行与临时株,对永久株实施修剪要兼顾丰产树形与结果,培育临时株时控制树冠、树高等,让其能够大量结果。伴随永久株树的形成与扩大,间伐临时株直至完毕,因为枣树园前期密度大,从开始就能够让枣树园实现高产与丰收。丰产树形在成型后要及时进行修剪与管理,完成丰产树形修剪之后,还要每年冬季疏除枯死枝、交叉枝、重叠枝。夏季修剪时,注重培养新生枝条,避免让其抽枝扩冠,保留枣吊,让其转化成枣树生殖生长的营养,结出更为优质而高产的大枣。在选择枣树品种时,一定要选择适合温热干旱区域种植的品种,并让其尽快实现规模化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2 炎热干旱区
对于夏季高温而冬季比较暖和的炎热干旱区,枣树的种植与管理同其它区域有类似之处,其夏季气温较高,并伴有干热风,盛花季温度一般高于枣树开花、坐果、花粉、发芽等时期所需要的温度,时常会被高温烤焦。因此,这一区域坐果率较低,同时,由于温度太高,会对幼果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枣果产量低。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才能确保其健康生长。在树冠的上部拉上喷雾管,在开花期与幼果膨大期的中午前后实施喷雾,能够增加 20%~30%的产量,提升枣果质量,拓展经济效益,确保当地经济稳步、健康发展。
2.3 温暖半干旱区和温凉干旱区
由于冬季寒冷,低气温属于日常状态,而这种状态已经超出了枣树耐寒的极限,越冬过程中地面以上的部分会被冻死,历史上在这个区域当中未种植过枣树。最近几年,基于枣树生物学特性,采取对应有效的技术措施,让这一区域中的枣树得以成功种植。这一区域同温热干旱区的气候存在较大差别,所以,在枣树栽培、管理方式上差异较大,栽培、种植枣树最初一定要使用年年平茬的灌木状栽培技术,筛选出抗寒、耐平茬、结果性较好的枣树品种,比如,梨枣、七月鲜、赞皇枣等。在河谷区域较为温暖的半干旱区域当中,可以使用这样的方式栽培与种植枣树。
目前,在这一区域当中,经过几年的种植驯化,所栽培出来的枣树具有更为优良的抗性,树基位置老化,地面以上高度大约为 1m,越冬过程中避免被冻死。在持续驯化、管理几年之后,河谷位置的逆温带中有一些小型气候区,比如,庭院栽植,这样枣树种植就不需要平茬,可以在露天状态中直立越冬。对于枣树的整形方式,可使用多主枝纺锤形式的方法培育。而在温凉干旱区域中,依然还是要使用年年平茬的方式种植培育,已经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选择品种时,一定要选择耐严寒、平茬后萌发能力更为强盛,同时,当年结果多且品质好的品种。并且要采取密植方式直播建园,可以在开春后,清除露地上冻死的枝条,并且入冬时及时培土。
3 结语
基于果树区域的标准划分,综合当地地理环境的自认特征以及气象等条件,把整个区域划分成几个不同的枣树栽培区域,基于各个气候区的具体情况与枣树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使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让枣树在不同气候区域当中都能够成功种植,并且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