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校成永旭教授领衔完成的“基于全程配合饲料和营养调控的高品质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永旭教授在会场上捧着大红的获奖证书,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勇挑重任迎难而上
自中华绒螯蟹(河蟹)成为了国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后,我国中华绒螯蟹(河蟹)养殖产业发展迅猛,年产量从1993年的1.75万吨发展到近年的70-80万吨,产值稳定在400-500亿元。
同时,河蟹养殖进入“大养蟹”的时代。我国河蟹养殖主要集中在江苏、湖北、安徽、江西、上海等长江中下游省份,在辽宁、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也有养殖。目前我国河蟹养殖总面积在700万亩,其中江苏占到370万亩、湖北80万亩,其余地区250万亩。南至贵阳、昆明、北至辽宁盘锦、东至崇明岛、西至新疆库尔勒地区都看到了河蟹的身影。现在的河蟹养殖从一个养大蟹的时代已经走向大养蟹的时代。
“我国河蟹的产量逐步提高,但河蟹品质普遍下降,已成为河蟹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成永旭说:“饲料来源随意,饲料结构不稳定,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杂鱼,螺蛳)、饵料成本偏高、池塘水质易恶化、成蟹规格偏小、品质不稳定且普遍低下,这些都是河蟹品质不高的原因。”
池塘养殖中存在的这些缺点,已严重制约着河蟹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如果能突破难题,受益的不仅仅是养殖户,更是整个养殖链条上的所有关联者。谁来破解这些难题,让养殖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依靠我国河蟹研究和技术推广优势部门,重担落在了成永旭教授主导的虾蟹类营养繁殖与育种团队上。
想要成气候营养是关键
“经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我们发现,河蟹饲料的营养调控和高品质养殖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对饲料的营养调控越好,河蟹的品质就越好。”成永旭说:“育苗成本高, 苗种质量差;扣蟹规格小,早熟率高;池塘养殖成蟹规格小等这些问题,无一不和饲料营养有关。如果能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通过营养调控,促进高品质蟹的养殖,则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科学永远是追求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为了阐明了河蟹饲料营养调控与其高品质养殖的理论关系,团队常年驻扎在崇明竖新河蟹养殖基地和如东河蟹育苗基地,精心实施每一个技术环节:池塘整改、水草种植、苗种投放、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疾病防控等;建立生产履历制度,认真实施、落实、填写;每天坚持实地巡视检查,水质测定、生长测量、饲料统计等一一记录在册,及时制定技术改进方案;听取养殖户意见。从河蟹群体和家系繁殖、养殖对比实验、基地育种和养殖设施维护,参与河蟹采样和生化分析,进行相关养殖实验……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细心、细心、再细心,比对、比对、再比对。同所有的科研工作一样,池塘里的学问也没有捷径可走,除了坚持,还是坚持。
就这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项目以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和营养调控为主线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阐明了饲料营养调控与高品质养殖的理论关系,揭示了河蟹香味物质和滋味物质的主要来源,补充和完善了河蟹各个养殖阶段的营养需求图谱,全面构建了基于全程饲料下高品质河蟹生态养殖技术体系。
梅花香自苦寒来
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依据河蟹饲料营养和高品质河蟹养殖的理论基础,项目全面构建了基于全程饲料下河蟹生态养殖技术体系:第一,环境友好型饲料配方、加工工艺技术,在养殖中不仅完全替代了传统养殖的野杂鱼和饲料原料,而且保障了养殖河蟹的高品质、高效和生态。第二,全程配合饲料投喂配套养殖技术,通过水质调控技术、科学投饵技术、池塘养护等技术使河蟹养殖技术标准化,从而保障了河蟹养殖品质的稳定。第三,河蟹品质调控及评价技术,采用优质蟹种培育技术结合盐度、脂肪强化等育肥技术提升河蟹品质,构建了从人工感官、智能感官、营养成分、气味物质和滋味物质五大方面对河蟹进行营养品质评价的技术体系。
由于项目具有良好的前期基础,因而采用边研究、边开发和边推广的方式,并依托科技部星火重大、农业技术转化和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加快技术推广。
形成的技术体系不仅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还因地制宜,在我国台湾、贵州和延安等地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推广75万亩,新增产值近20亿元,这也是内地首次整体农业技术体系成功输送到台湾,成为了两岸农业合作的典范;研发的河蟹饲料配制技术在多家饲料企业进行产业化应用,年生产河蟹饲料总计超3万吨。同时培育出5家具有竞争力的河蟹饲料企业,提供数百个就业岗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