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马铃薯长势很好,产量及品质比往年有所提高。”连日来,恩施市三岔乡农业服务中心组织技术人员对全乡马铃薯种植基地进行测产,全乡近3万亩马铃薯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近年来,三岔乡紧紧抓住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采取“反弹琵琶”的方法,由“产加销”向“销加产”转变,全力解决马铃薯“种强价低,量少链短”的难题,马铃薯产业进入全产业发展的加速期。
优良种薯是基础。在州农科院的支持下,三岔乡加快脱毒新品种推广改良步伐,安排专项经费15万元用于原种繁殖基地建设,“鄂马铃薯10号”种繁殖基地达到4000亩,从根本上解决了马铃薯种植“去年留种今年种”“自繁自种退化严重”的问题。
“现在收获的种薯都有‘身份证’。”三岔口社区居民杨绍金说,这个“身份证”上标明了种薯种植农户的姓名,装袋后直接运往仓库保管,确保种薯的纯度。
通过现场测产,“鄂马铃薯10号”每亩折合产量2000公斤左右,较老品种净增90%。今年,全乡“鄂马铃薯10号”种薯预计产量0.5万吨、商品薯0.75万吨,可创产值近2000万元。
新技术推广是保证。开春以来,三岔乡培育科技示范户100余户,带动农业技术骨干300余名,建立组级示范田块,将农技服务送到家门口,农户种植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三岔乡实施土壤酸化治理、原种补贴、高产创建等七大项目,推广马铃薯“两早”栽培技术及秋马铃薯栽培技术等6项新品种、新技术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全乡马铃薯产量、品质不断提升。
“1亩可以收4000多斤,加上秋马铃薯,亩收入有万把块钱。”三岔口社区马铃薯种植户侯作勇算了一笔账,两季马铃薯之间还可以种一季蔬菜,市场行情好,一亩田毛收入可超过1万元。
“种了这么多年马铃薯,以前都只是满足自家吃,如今却能销往全国各地,小土豆变成了‘小金果’。”加入合作社之后,三岔口社区大淌组的阮珍金依靠种植马铃薯走上了致富路。
成立于2013年的三岔乡惠生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如今规模不断壮大,社员达到467人,“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在三岔乡流行起来,“村村建社”“户户入社”已然成为新时尚。
王家村土豆专业合作社是以加工乡村绿色土豆产品为主的合作社,有500余农户参与,以优质土豆为原料,采用传统蒸煮、烘焙工艺制作土豆产品,产品供不应求。
土豆通过深加工,提高了身价。合作社将收购的马铃薯、马铃薯片、马铃薯粉分拣、包装,实现了农超对接和农校对接,马铃薯的产值一再提升,马铃薯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富民产业。
2015年,“惠生马铃薯”系列产品不仅进入“享买乐”等18家超市和恩施三中等3所学校,更是远销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
身价倍增的土豆,已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致富豆”。围绕马铃薯这一优势产业,三岔乡做好“马铃薯+扶贫”文章,王家、三元坝、梨子坝等3个整村扶贫推进村发展原种种薯基地近1000亩,带动225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今年种了4亩,政府把回收价格提高至一块以上,算下来,光这4亩地全年可收入一两万块。我明年还想多种几亩。”三元坝村贫困户余新明笑着说,政府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还采取保底价格回收,贫困户零付出、零风险。
这些天,该乡储藏量达250万公斤的马铃薯仓储基地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马铃薯产业正按照“重点抓种薯、着力搞贮藏、加工促转化、外销拓市场”要求强力推进。
“就是要通过拉长产业链条,把马铃薯的价值‘吃干榨净’,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乡负责人笑着说,做好“马铃薯+”文章,马铃薯产业正成为该乡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
目前,三岔乡正在开展马铃薯电商平台试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延长马铃薯产业链,赴武汉、随州等地考察,与5家公司签订马铃薯销售意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