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近年来,突泉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改变以往单一、传统的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林下种植产业,为和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林下赤松茸 撑开“致富伞”
“现在赤松茸正是采摘期,平均每天都有20多人来采摘,销售额在4500元左右,收入很可观。”赤松茸种植户史立国激动地说。
走进突泉县六户镇钢铁村的林下赤松茸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一朵朵赤松茸已破“草”而出,探出了红褐色的“脑袋”和白色的菌柄,长势喜人。
采摘游客赵术娟一边忙着采摘赤松茸一边和记者沟通着,“早就看见网上说赤松茸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鲜美,今年咱们突泉县也有了,还能自己来采摘,赶紧和朋友过来一起采点,回家给老人、孩子煲汤喝。”
2022年以来,六户镇积极探索并引进赤松茸种植。按照“牛、药、松、榛、草、菌”六大产业布局,以实现“山上有水、山下有林、林下有药菌、院院有产业、园园有收益”为发展目标,积极探索通过冷棚种植先试先行。试种成功后今年逐渐扩大规模,利用现有林地,进一步挖掘农村土地资源潜力,延伸产业发展进行林下种植,已发展林下赤松茸种植89亩,目前已开始出菇,按照一亩地一年两季种植,产量约在8000斤左右,纯收入可达5.4万元。
林下芍药 打造“聚宝盆”
林木葱葱草药香,时下,突泉县学田乡三合村林下种植的芍药竞相抽芽、展露身姿,一朵朵芍药花次第绽放,娇艳妩媚,散发着淡淡的药香,红色、粉色的花朵随风起舞,美不胜收,在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更加惹人注目,几名工人正一边清除杂草一边采摘优质花朵。
近年来,突泉县学田乡农业种植结构中,粮食作物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三亮三比”行动,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拓宽村民致富路。
“我家种植了30亩芍药,现在花开的正繁茂,欢迎你们过来拍照采摘,芍药花可以沏茶喝,还有很多功效呢。”种植户王景良热情地说道。
农民要致富,党员来引路。今年三合村党员王景良家的芍药花尤其硕大鲜艳,长势喜人。三年前他在自家地里忙得不亦乐乎。犁地翻土、栽植芍药、培土喷灌……每道程序都认真操作,一丝不苟。同时,他带动三户农户共同种植,种植面积达60余亩。“明年这些药材就可以卖了,马上就能见到收益了。”这是王景良第一次栽植芍药,对丰收充满了期待。
为鼓励农户响应林药间种号召,学田乡积极组织村民参加中草药材种植培训会,与药材回收公司沟通联系,利用退耕还林草地,林下种植中草药材,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目前,学田乡各村种植芍药等中草药材总面积达500余亩,中草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学田乡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芍药来说,第一年种植,第二年开始开花结籽,三年到四年药材成熟,一亩地可达到2-3万元收益,效益十分可观。
林间紫皮蒜 栽出“好钱景”
“大家热情都非常高涨,今年,我们采取‘榛子树+紫皮蒜’的立体种植模式,将低产林进行改造,把原有的荒地、低效益林、无种植能力农户家的人口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给村集体,在种植榛子树的林间,搭配种植优质紫皮蒜。”突泉镇南厢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华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突泉县突泉镇在榛子林下发展林间经济,种植紫皮蒜50亩,这种立体种植模式可以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为农户增加1000元以上收入。
“这个项目特别好,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等榛子树进入了丰果期后,收入还会翻番。等这片林子种好以后,我还要干下去。”村民谢昌华开心地说道。
“务工就业、以工代赈、促民增收”是突泉县六项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低产林改造项目,既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又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在低产林改造项目中,全年预计吸纳300余人次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5万元以上。
“截至目前,突泉县林下经济总面积3073公顷,带动400余名农户增收,总效益达2300万元。我们将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乡村特色旅游等林下经济,让特色产业兴起来、群众腰包鼓起来,把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又使经济成果成为生态建设的有力支撑,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的道路。”突泉县林草局副局长白胡岭说。
突泉县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协同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盘活林下土地资源,发展特色林下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全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县融媒体中心/陶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