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吴庆辉本报记者戴玉亮本报通讯员刘明志"土地统一规划,打破30年不动的口粮田模式。转变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使村里‘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大伙儿一起致富。"这是临朐县冶源镇傅家李召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傅绍卓多年来的工作思路。
1993年,傅绍卓任傅家李召村党委副书记,分管工业。2004年,傅绍卓成为村党委书记、村主任。
转变观念,壮大集体富裕农民
"我们村邻着县城,只有1100亩土地,却有2500口人,地少人多,种粮食效益不高,加上经济林木品种老化,农民靠土收土种实现增收很难。"在谈到村里之前发展遇到的瓶颈时,傅绍卓这样告诉记者。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04年傅绍卓和村两委成员提出了"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增收致富"的思路,邀请专业人员对村庄按住宅、工业、商贸、种植、养殖区进行了重新规划。第一件事,就是在村东建起了占地500亩的工业项目区,辉创重工、绮丽绣品、天顺雕塑等42家企业先后落户,安置就业群众1100多人。
"项目区建起来之后,傅书记跑前跑后,为企业做了很多工作。在土地征用、用工等方面,帮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临朐县第一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傅绍因说。
随后,借助交通便利的条件,傅家李召村沿临九路和傅小路,建设沿街商业房1000余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60多家,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3500人就业。
"2011年,县里提出了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倡议。很快,傅书记找到我,希望傅家李召村可以有自己的专业合作社。经讨论后,我们察觉到养殖奶牛的效益和潜力很大。在村里的支持下,合作社当年便成立了。"临朐县三盈奶牛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傅洪川说。
2011年,傅绍卓筹措120多万元,村里建起了占地60亩的奶牛场。不久,占地80亩的全自动化奶牛场也顺利建成。两个奶牛场现有奶牛存栏量900多头,日产鲜奶7吨。
"我们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具备发展高效农业的条件。"傅绍卓说。
据了解,傅家李召村先后投资6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高标准冬暖式高温棚56个和无支架春暖式大棚40个,共计350亩,种植西瓜、蔬菜、樱桃等,年收入1000多万元。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重新布局,傅家李召村具备了"能工则工,能农则农,能商则商"的发展条件。2012年,全村实现总产值5.2亿元,村集体收入12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0元。
装着百姓,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住有楼房,出门有车;看病住院有保险,贫困群众有补助;老年人乐享晚年,年轻人工作起来有劲头。"傅家李召村村民傅廷良对记者说。
2007年,傅家李召村筹资7000多万元,规划建设了19栋居民住宅楼,480户村民乔迁新居。随后村里又建起高标准的社区服务中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室外电子屏等一应俱全。群众遇到养殖、种植难题时,可到阅览室查阅资料,村里每月还组织科技教育活动,提高大家科学种田和养殖的水平。
教育方面,早在2004年,傅家李召村就按省级规范标准建成了幼儿园。2009年,村里投资100万元,新建一栋小学教学楼。2012年,村里又投资20万元为学校安装了取暖设施。医疗方面,2007年,村里决定每年出资16万元,为村民统一办理新农合保险。养老方面,村里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成立了老年协会,并为55岁以上老党员和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
为缓解村里弱势群体的生活压力,在傅绍卓的提议下,傅家李召村爱心超市2008年开门营业。
傅家李召村有29名残疾人,16个困难户。村里每年为这部分村民提供10万元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每月15号,他们可以凭"农村居民生活补贴证"到爱心超市免费选择生活用品。
针对村里环境卫生难治理、难保持的问题,傅绍卓牵头组建了卫生清洁队,并专门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设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定期清扫、定点倒放、定期清运。
"我早晨组织大家到公园打太极拳,晚上和大家一起到广场练广场舞。"69岁的村文艺演出队负责人傅东生说。据了解,傅家李召村成立了象棋协会、乒乓球协会,每年节假日组织比赛活动。另外,村里还成立了文艺剧团,自编自演节目,每年演出近20场次。
"傅绍卓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倡导和树立服务理念、增强服务功能,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标准。"潍坊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殷修湖说。
在傅绍卓的带领下,傅家李召村壮大集体经济,强化村级管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山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傅绍卓也先后当选"潍坊市优秀民营企业家"、"潍坊市模范村民委员会主任"、"潍坊市优秀人大代表"。2013年,傅绍卓被推荐为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