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数量:1.5万尾/箱

饲料:投喂全价配合膨化饲料

黑鱼苗养殖技术_养殖鱼苗技术视频教程_鱼苗养殖技术视频视

黑鱼苗养殖技术_养殖鱼苗技术视频教程_鱼苗养殖技术视频视

网箱养殖篮子

2、临床症状调查

发病鱼主要表现症状是体表发黑,俗称“黑身”。发病初期篮子鱼开始在网箱里游动速度加快,“疲劳”后速度又变慢,最后停在箱边不动,“懒懒”的样子,慢慢死亡。有时涨潮和退潮时在“潮头”集群、呼吸,这时体表还没发黑,但头顶两眼间出现黄色至淡红色,不久黑身死亡,黑天比白天死亡稍多(早晨多)。黑身到死亡不超过“半天”时间。除体表发黑以外,有的病鱼鳍基、眼囊内出血。观察鳃丝略微发白,有轻微贫血症状。解剖观察肝脏微贫血发白,脾脏明显肿大、发黑,肠道均匀发红,空肠。现场取鳃丝镜检、肝脾肾压片镜检、血液涂片和胆汁涂片镜检,除胆汁见少量角孢虫外,均未见大量寄生虫。 (边调查症状边分析:篮子鱼是较新的养殖种类,没有专门篮子鱼疾病的报道,更没有篮子鱼“黑身”是哪一种疾病的报道,从以往经验看,鱼类特别是海水鱼若受环境应激、病毒病、细菌病或鳃部寄生虫性疾病时基本都表现为体色变深或变黑;网箱中的症状,开始兴奋狂游,之后衰竭无力、死亡,在潮头表现顶水“缺氧”,以及鳃丝微贫血和内脏症状也无法提示是哪一类或哪一种疾病。因此仅从临床症状上还没有发现初步诊断线索。)

黑鱼苗养殖技术_养殖鱼苗技术视频教程_鱼苗养殖技术视频视

养殖鱼苗技术视频教程_黑鱼苗养殖技术_鱼苗养殖技术视频视

左:网箱中的发病篮子鱼;

右:黑身(上)和正常(下)篮子鱼

3、流行情况调查

走访养殖户进行流行情况调查。篮子鱼“黑身病”在当地网箱养殖已经约连续10年发病。总结连续10年的发病规律如下 (归纳演绎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

发病规格(种群分布):放苗后20天左右(约15g/尾)~成鱼阶段都可发病;

流行时间(时间分布):每年发病时间都一样,6~10月相对较高温度时期发病,水温约22~30℃,11月以后很少发病,都是前期有病没好的。篮子鱼全年网箱养殖,冬季养殖量少。

流行区域(空间分布):每年另一养殖海域(岐下乡,几十公里距离,半内海,水质相对差)先15天开始发病,之后铜陵海域(外海,水质好)再发病。铜陵养殖海域,30~40个养殖户,总计约500个网箱,每年都从养殖区一端开始,每个养殖户接连发病,约15天后传到另一端。 (边调查边分析、推理:初步分析是传染病,应用了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是传染病,小前提:篮子鱼“黑身病”具有传染性,结论:篮子鱼“黑身病”是传染病。)

病程周期多数为20天左右,少数网箱也有2个月的。死亡数量开始少,一天几尾,之后每天上升,高峰期上百尾或更多,持续5-10天,之后下降,逐渐不死或每天1~5尾。 (边调查边分析、推理:具有病程周期性,是传染病的特征,进一步提示可能是传染病。应用了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推理。)死亡率1%~80%,发病网箱停止死亡后,再不发病,变得很好养。(边调查边分析、推理:具有免疫性,是传染病的特征,进一步提示是传染病。也进一步说明不是水质缺氧等水质问题引起的发病,水质问题引起的死亡一般没有病程周期性特征。应用了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推理。)

长期使用同一品牌的饲料,有的箱发病,有的箱不发病,其它养殖户用其它品牌的饲料也发病。 (边调查边分析、推理:提示不是饲料和营养的原因。运用了肯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和Mill准则的同异并用法)

斜带髭鲷(“黑包公”,石鲈科)也有发病,不严重,死亡率低。把发病后死亡腐败的篮子鱼投喂有鮸鱼、红鼓、真鲷、黑包公、石斑鱼、篮子鱼(共20尾)的网箱,只有篮子鱼逐渐全部死亡,其它鱼不死亡。 (边调查边分析、推理: 疑问:这个病只感染篮子鱼,其它鱼不发病?斜带髭鲷也发病,比篮子鱼症状轻微?)

(临床诊断思维推理过程:从以上流行特征调查结果提示是传染病,现场初步镜检基本排除了寄生虫病,那是病毒病还是细菌病呢?比较而言,细菌病更容易诊断或排除。下一步补充调查,是否能排除细菌病。因此提出两个问题:药物治疗“黑身”有效吗?网箱每次发病都“黑身”吗?运用了Mill准则的剩余法,也叫排除法。)药物治疗“黑身”有效吗?养殖户都说“用抗菌药拌料不好使,至多有时能控制死亡”。网箱每次发病都“黑身”吗?回答:不是,篮子鱼有时突眼、烂背、烂尾、打转,会跳,不“黑身”,用青霉素+恩诺沙星拌料,快的话次日死亡量下降,很快好转。“黑身是单独的一种病,与其它病不一样”。 (边调查边分析、推理:普遍反应“黑身”内服抗菌药物无效,篮子鱼患细菌病时可以内服抗菌药物有效治疗,暂时初步排除了“黑身”是细菌病。)

现场调查需做详细记录,以便日后分析,避免细节逐渐淡忘。

养殖鱼苗技术视频教程_黑鱼苗养殖技术_鱼苗养殖技术视频视

现场调查详细记录

二、分析、评价资料,提出初步诊断

把临床诊断的基本步骤分为四个方面:收集资料;分析、评价资料;提出初步诊断;验证初步诊断。(见本平台往期微信文章“水产动物疾病临床诊断的步骤和方法”)是为了便于初学者理解临床诊断思维过程的需要,实际临床诊断时,在收集诊断资料的同时,头脑中也在不停地分析、判断,提出诊断假设,并调整、补充调查内容,验证或否定诊断假设。

上述收集诊断资料的过程中,边调查边分析、推理,从流行特点分析,“黑身病”指示是一种传染病,又基本排除了寄生虫病和细菌病,推测可能是病毒病。海水鱼的常见病毒病仅有两种,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和真鲷虹彩病毒病 (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考虑常见病”的原则),以往经验知道两者在临床症状上都具有明显的“黑身”症状,前者一般以危害鱼苗为主,具有打转、瞎眼等神经症状,后者以成鱼、鱼种为主,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脾脏肿大。如果把篮子鱼的“黑身”病暂时框定在这两个病毒病范围内,那么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当然,这个篮子鱼“黑身”病为真鲷虹彩病毒病的假设推断也明显存在证据不足,需要进一步借助辅助检测验证这一推断,或者是否能从辅助检测中发现新的诊断线索。

上述流行情况调查时获得这样一条信息:“把发病后死亡腐败的篮子鱼投喂有鮸鱼、红鼓、真鲷、黑包公、石斑鱼、篮子鱼的网箱,只有篮子鱼逐渐全部死亡,其它鱼不死亡”。如果把篮子鱼“黑身”病假设为真鲷虹彩病毒病,似乎与这一信息存在矛盾。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评价、整理临床资料是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的过程。其它种类的鱼不发病,可能是篮子鱼对这种病毒更敏感(之后多年经验证实,与其它多数海水鱼相比较,篮子鱼确实是对真鲷虹彩病毒非常敏感的鱼类);也可能患病篮子鱼腐烂后不再具有传染性,网箱中篮子鱼再发病与其无关。

三、验证、确立及修正诊断

根据目前具备的辅助检测手段和本病检测需要,现场进行了发病鱼和正常鱼的细菌分离培养、病毒检测病料采集和病理组织切片病料采集,带回公司研究所进行病毒的PCR检测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

检测结果:

(1)4尾褐篮子鱼的肝脏和肾脏接种2216E和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恒温培养48h后未见细菌长出。

(2)PCR检测结果,3尾“黑身”发病鱼的肝、脾、肾、脑、鳃、肠组织真鲷虹彩病毒呈阳性,体色正常的鱼未扩增出目的条带。

(3)病理切片观察显示:患病篮子鱼的脾脏病变最严重,发生大面积严重坏死。在脾、肾、肝、肠、鳃等器官组织均可见有大量肿大细胞。

养殖鱼苗技术视频教程_鱼苗养殖技术视频视_黑鱼苗养殖技术

发病鱼脾脏有大量肿大细胞

真鲷虹彩病毒在分类上为细胞肿大属虹彩病毒,特征性症状是主要器官组织形成肿大细胞,PCR检测结果也验证了发病鱼是真鲷虹彩病毒感染,细菌分离培养结果也证实没有可分离菌感染。 因此,建立诊断如下:

(1)篮子鱼“黑身”病是真鲷虹彩病毒感染引起的。

(2)“黑身”症状可能是鳃丝组织内大量肿大细胞影响正常呼吸功能,造成缺氧引起的,包括在潮头顶水都是缺氧症状。脾脏是真鲷虹彩病毒主要的靶器官,肝脏、鳃丝贫血、发白,可能是脾脏严重坏死,影响造血功能而引起的贫血。

(3)篮子鱼“黑身”病的死亡率变化大,从1%至80%。放养密度大和投喂量大可能是诱发因素和加重死亡的因素,合理控制这两方面因素是防控的重要措施,也是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 (调查工作存在不足,缺乏足够的病例分析支撑。)

(4)篮子鱼养殖使用捕捞的野生鱼苗和养殖区内网箱密度大,是篮子鱼“黑身”病发病率高的重要原因,目前这种模式不改变,预防难度大。 (调查工作存在不足,需要足够的调查时间和大量的病原检测工作。)

往期回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