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食博大精深,单单就面食而言,就有丰富多彩的做法。面本来是北方人的主食,但对于南方人而言,偶尔吃吃美味的面食也是不错的选择。
刀削面
特色:既讲究刀工,又讲究和面,刀削面是艺术与美食的结合体。
刀削面的刀是有讲究的,普通的菜刀无法削出漂亮的面叶,制作刀削面需要专门的刀,这是一种特制的弧形削刀,用这种刀削出的面叶,中间厚两边薄,形似柳叶。入口口感上佳,滑而不粘,软而不稀,面叶劲道有力,受到广泛好评。和面也是一项技术活,刀削面讲究水和面的配比,多一分水则稀,削的时候面叶不美观,少一分水则干,面的柔韧性差。削之前要将面揉光滑,如果面不光滑,削的时候容易断裂甚至粘刀,面的口感差。操作时左手托面,右手执刀,出手要快,手腕的力道均匀,削出的面叶飞向沸腾的水中,在水中打着选旋。熟练的师傅每分钟能够削180片面叶,参观刀削面的过程就像是在欣赏艺术表演。可以说刀削面是艺术与美食的结合。
刀削面是山西名声最大、影响最广的面食,因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而得名,以刀功和削技的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功艺精巧的厨师削出来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跃”。刀削面中厚边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配浆汁、蘸陈醋同吃,极具风味,深受消费者欢迎。是中国五大面食名品,在北方广为流行。
担担面
特色: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地方风味浓郁。
担担面是成都的著名小吃,但谁也说不清它诞自何时,某年某月就有了挑着扁担沿街叫卖的小贩,主顾吆喝一声停挑子现做现卖,手擀的粗圆面条煮熟了,捞起来舀上一勺炒好的猪肉末。除了那香气,只记得他们的扁担了,因而得名“担担面”。担担面和酸辣粉堪称川面姊妹花,但很多嘴馋的人做得好酸辣粉却做不好担担面,除了需要四川特产的芽菜外,技巧就在猪肉末的炒制和配味上了。
面条俗称“面”、“水面”、“面条子”;古称“汤饼”、“奢面”、“素饼”、“煮饼”、“水引饼”、“不托”等;面条一词是后来才有的;据考证,我国面条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面条要在“汤”中煮熟,所以又叫“汤饼”。早期的面条有片状的、条状的。片状的是将面团托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锅而成。到了魏、晋、南北朝,面条的种类增多。著名的有《齐民要术》中收录的“水引”、“水引”是将筷子般粗的面条压成“韭叶”形状;则是极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其面条细滑,主要佐料有红辣椒油、肉末、川冬菜、芽菜、花椒面、红酱油、蒜末、豌豆尖和葱花等,口味油香麻辣,比较适口。担担面相传为1841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随后传入成都,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所以叫做担担面。日本的不少拉面馆也有四川担担面供应。
炸酱面
特色:百吃不厌的北京名小吃。
老北京的炸酱面有百吃不厌的美誉。虽说它是百姓吃食,但眼见着好多有钱人开着好车去吃面,美女帅哥儿也在其列。一是奔着气氛,主要还是因为吃得舒服,点上几种有滋味的小菜,诸如烂蚕豆、炸灌肠、芥末堆儿、豆儿酱、肘花儿、酱肉、粉鱼儿……弄两个时令炒菜,最后来一碗炸酱面。炸酱面讲究吃锅挑儿,热热儿的,汁汤显得腻乎,配上小碗肉丁干炸酱,肥肉丁儿,瘦肉丁儿,上面倒炝葱花儿,再配上八色面码,来头紫皮新蒜,香啊!炸酱面就无疑是北京人的当家饭了。暑天吃炸酱面,既便利又开胃。直到现在,在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仍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街坊四邻在吃饭口聚在一堆儿,端着碗炸酱面,碗里搁一根脆黄瓜,在当院或门洞里一蹲,吃两口炸酱面,咬一口黄瓜,不耽误聊天,不耽误下棋。
兰州拉面
特色:正宗兰州拉面的汤,味道绝了!
兰州拉面属于汤面一类。兰州牛肉面不是面条加牛肉片,而是面条加牛肉汤。有没有牛肉是次要的。它与美国加州牛肉面不同。加州牛肉面是捞面条加牛肉块,是卤面。兰州牛肉面的最大秘密在于汤,自上世纪初马保子作出第一碗牛肉面至今,这汤的配方代代相传,所谓清汤并非开水混盐,而是几十种佐料与牛肉原汤配制而成,也许您不相信,这其中唯独没有大香!正如武功,它的至高境界就是返璞归真,这“清”自然淳厚无比。也许水土也是一个方面,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的一个河漫滩上,是省会以上级城市中地下水质最好的。拉面正宗不正宗,关键是汤味。如果你到兰州去,可以看到许多拉面铺的门口都有一个大炉子,烧着一口大锅,里面煮着牛肉。这就是幌子,它告诉路人和食客:这里的拉面是真正的牛肉汤面。牛肉面光有牛肉汤还不成兰州拉面。在西北地区形成的兰州拉面本质上属于清真食品,我国的清真菜受川菜影响较大,在口味上,多佐五香料。兰州拉面的汤里也有较浓重的香料,配方十分讲究,在兰州有些名牌拉面铺的香料配方是祖传的,对外人绝对保密。但共同的特点是:拉面汤汁麻、辣、香,而且咸味较重。
兰州拉面也有悠久的历史, 兰州拉面传说起源于唐代,但已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真正的兰州清汤牛肉拉面是河南省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小车牛肉老汤面演变而成的,煮牛肉时放凉已经成了肉冻的胶体状物,也就是老汤,是小车牛肉里最入味儿的,鲜美无比,此汤乃是做牛肉面的上品。兰州的牛肉面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系东乡族马六七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以一碗面而享誉天下,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打入了全国各地,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1999年被国家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试点推广品种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这其间凝聚着陈马及后来无数专营清汤牛肉面厨师的智慧与心血。
兰州牛肉面的在城关区的店有“清真马林牛肉面”;“清真尕马牛肉面”;“马六甲牛肉面”;“马有布牛肉面”;“马三十六牛肉面”;“马五哥牛肉面”;“穆斯林高汤牛肉面”;“老西门优质牛肉面”;“马宝斋清真牛肉面”;“华夏老街清真牛肉面”;“马记牛肉面”;“马家老字号牛肉面”;“马家兄弟牛肉面” ;“萨达姆清真牛肉面” 。
如今,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里七上八下,钢糨, 钢糨的不是滋味"。听起来有点夸张,牛肉面确实已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兰州街头牛肉面馆随处可见,其集面、汤、肉、味、色于一体,带给食客的是一种迅速便捷且实惠便宜的正餐美味,从而赢得了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声誉,兰州拉面曾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中式三大快餐推广品种之一。事实上,有很多人不了解兰州,却知道或吃过“正宗兰州牛肉面”。牛肉拉面经过了几百年的“锤炼”,在国外的华人社区也比比皆是。香港企业家李嘉诚、演艺界的成龙等作客兰州,在品尝牛肉面后赞不绝口:“兰州牛肉面真是名不虚传。应该早日到香港去发展。”台湾中华传统及现代文化推展协会的秘书长吴伟民,专程来学习牛肉面制作技巧,他的理想是把久负盛名的兰州牛肉面这一饮食文化的珍品传到台湾。
特色:臊子是臊子面的精华,有肉丁、萝卜丁、蘑菇丁、笋丁、胡萝卜丁等十余种原料翻炒而成。
关于 “臊子面”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在很久以前,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美貌、聪明、勤快、伶俐的媳妇。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二天,为全家做了一餐面条,一家人食后无不称赞面条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职,请同窗好友到家作客,便请嫂子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条款待客人,大家吃后都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就出名了。因为这种“嫂子面”上必须加臊子为浇头。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臊子面”。臊子面,顾名思义由臊子、面条和汤三部分组成。臊子是臊子面的精华,臊子的制作可繁可简,讲究的臊子有肉丁、萝卜丁、蘑菇丁、笋丁、胡萝卜丁等十余种原料翻炒而成,简单单是萝卜丁、肉丁即可,哪怕只有萝卜丁的臊子面,也是一样的美味。
来源于唐代的“长寿面”。臊子面是在唐代"长命面"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猗觉寮杂记》上说:"唐人生日多俱汤饼,是皇亲国戚庆祝寿辰的寿面,世所谓'长命面'者也。"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余为座上客,举箸食汤饼。"面条一类的食品,在唐代称作"汤饼"。刘诗中提及的汤饼",就是"长命面"。它是唐代时款待客人的佳点。相传,苏东坡在陕西为官时,特别喜食这种面条,并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据史实,臊子肉发源于北宋时期,《梦粱录》上记载有专门加工出售臊子肉的店铺。但当时是否已经出现"臊子面",还不得而知。到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记下了"臊子肉面法",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臊子面"至少在高濂写此书前,就已经问世。
臊子面在陕西地区身价颇高。除沿袭唐代"长命面"的有关习俗,如在生日做寿时必食外,每遇婚丧喜事,或逢年过节,都要以它来款待客人。旧时,陕西农村还有这样的习俗:新媳妇过门的第二天,要在婆家举行一个隆重的擀面仪式,新媳妇当着客人的面上案擀面,以测试其技艺的高低。技术高超娴熟者,擀出的面厚薄均匀,切条细长,下到锅里不会断裂,这样的新媳妇,才能赢得大家的赞誉。
在许多旅游区附近就有专门搞农家乐特色的臊子面,成为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城的新亮点、岐山旅游的新突破。臊子面也让岐山普普通通的农民走上了致富路。例如岐山周公庙和五丈原诸葛亮庙附近都有。周公庙附近的北郭民俗村是真正将臊子面这美味民族饮食文化发扬光大的。因此也被誉为“陕西民俗第一村”。民俗村臊子面接待户创始人北郭民俗村妇女主任庞翠侠可谓是近些年对臊子面做出最大贡献的一个人。1998年她第一个带领村民在家里卖起了臊子面,从最初的6户发展为现代的一大产业,而今已有二十多年,也正是因此带动岐山民俗村这二十多年飞速的发展。
热干面
特色:武汉的代表美食之一,面条有筋力,配料多样
热干面是武汉最著名的食物之一,是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他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关于热干面的起源还有一个典故。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从此他就专卖这种面,不仅人们竞相品尝,还有不少人向他拜师学艺。
武汉夏天高温,跨时长,长期以来人们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以防变质,这就是热干面的前身—切面。清代《汉口竹枝词》就有记载:“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
热干面源于三十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卖汤面的蔡明伟。蔡明伟是黄陂蔡榨人,他的汤面做得非常受欢迎,客人经常排队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买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伟做生意很会动脑筋。为了加快出货量,通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摸索出一套“掸面”的工艺——就是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后快速降温并均匀抹上油,这样卖面时,出货量就快了。有一次蔡明伟在长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见他们从芝麻中提取麻油后,芝麻酱闲弃在一边,香气扑鼻,他灵机一动;何不将芝麻酱加进面里试一下呢,于是蔡明伟向麻油作坊老板购买了些许芝麻酱回家。同样经过多次反复试验,他觉得满意了,身边的人都说好吃,这时候他才信心满满推出他的新产品上街叫卖。热干面——这个武汉人民最爱的小吃就这样诞生了。此时蔡明伟给这个面起了个名叫“麻酱面”直到1950年工商登记时才正式叫“热干面”。
|时代·乡创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