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泰和乌鸡林下生态养殖系统,是具有2200多年的养殖历史,以林下生态养殖泰和乌鸡为特色的复合生态系统。遗产地位于江西省泰和县,古称庐陵,保护范围为泰和县行政辖区全境,总面积2667平方公里。目前泰和县地区独特的乌鸡文化,已经成为了庐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曾有“乌骨鸡”的专称,并载述:“病蛊者以乌雄鸡,并蛇放赤瓦辅上,令鸡蛇尽焦,以酒粥佐而引之”。书中所描述的“乌雄鸡”即指泰和乌鸡中的公鸡。
泰和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春旱冬冷、夏热秋爽,初夏多雨、伏秋干燥。这种气候类型孕育了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动植物种类,适合于泰和乌鸡的生存生长和繁衍生息。
泰和乌鸡林下生态养殖系统的典型特点是生态系统内部要素的生态循环。整个环境要素呈现立体布局,通过马尾松、柑橘、蜜柚和油茶等林下种养殖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林农间作,同时放养泰和乌鸡,实现乌鸡防虫供肥、林地提供生活场所的良性循环。
林下种养殖复合生态系统改善了自然环境,起到防风固沙、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多样环境、防治病虫害和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的作用。
泰和乌鸡体躯小而短矮,头小、颈短、眼乌,体态轻盈,外貌奇特。皮肉俱黑,而羽毛银丝雪白,头顶凤冠,故有“白凤”之称。具丛冠、缨头、緑耳、胡须、丝毛、毛脚、五爪、乌皮、乌肉、乌骨十大特征。
泰和乌鸡是著名的药食同源地方鸡种,全身均可入药,可以配成多种成药和方剂,乌鸡肉具有滋阴补血、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以其为原料生产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品牌众多,产品开发多达几百种。
泰和乌鸡历史悠久,衍生出了独特的乌鸡民俗文化。近年来,泰和县举办开展中国泰和乌鸡节、乌鸡选美赛、乌鸡文化展等民俗活动。民间流传的“白凤仙子传说”,现已成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