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须根系。地上茎呈菱形,有毛。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小叶常大小相间,长10~20cm;叶柄长约2.5~5cm;小叶,6~8对,卵形至长圆形,最大者长可达6cm,宽达3.2cm,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cm,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小叶柄长约1~8mm。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直径约1cm,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状,直径约2.5~3cm,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2mm,冠檐长约1.5cm,裂片5,三角形,长约5mm;雄蕊长约6mm,花药长为花丝长度的5倍;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8mm,柱头头状。果实圆球状,光滑,绿或紫褐色,直径约1.5cm。种子肾形,黄色。 块茎形态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80cm,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2.马铃薯的国际形势
2005年11月,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上,秘鲁常驻代表提出一项寻求将世界关注重点转移到马铃薯对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发展中国家对于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的提议,此提议在当年获得通过,联合国宣布认定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在2010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达到了3亿2418万1889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7500万吨。 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甘肃定西市、宁夏固原市、西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甘肃省定西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每年向全国各省市提供大量的马铃薯。
3.适宜的环境条件
马铃薯种植地温度:性喜冷凉,不耐高温,生育期间以日平均气温17℃~21℃为适宜。光照:光照强度大,叶片光和作用强度高,块茎形成早,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较高。水分:马铃薯的蒸腾系数在400~600之间。如果总降雨量在400~500mm之间,且均匀分布在生长季,即可满足马铃薯的水分需求。 土壤:植株对土壤要求十分严格,以表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排水通气良好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最为适宜,特别是孔隙度大,通气度良好的土壤,更能满足根系发育和块茎增长对氧气的需要。营养:马铃薯的生长发育需要十多种营养元素,对肥料三要素的需求,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4.马铃薯的发展前景
马铃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高产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的重要粮食作物,由于它高产稳产、适应性广、营养成分全和产业链长而受全世界的高度重视,马铃薯的种薯及各种加工产品已成为全球经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5.种薯繁殖
马铃薯传统的繁殖操作繁琐,受季节限制,繁殖速度慢,不能满足市场大规模的需求。为了在短期内满足您对人参菜种苗的大量需求,只有采用李长潇研究员发明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来无性繁殖马铃薯,不仅能够低成本地进行马铃薯大规模种苗的快速生产,而且可为马铃薯产业化基地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节省基地建设的时间和项目投资的成本。投资者引进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对马铃薯进行低成本的大规模快繁,可有力地促进马铃薯大面积高密度人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