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刘大帅

头戴射灯,身背竹筐,戴上手套……4月8日凌晨5点,79岁的平阴县东阿镇南市村村民高邦海出门开始上山摘香椿芽。曾经因病致贫的高邦海,一度无法下地干农活,自从响应村里号召,由种地瓜改成种植香椿后,他不仅可以下地干活,而且收入也大大提高,并实现了脱贫。其实不仅高邦海一家,平阴县东阿镇南市村的44户贫困户,76人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香椿都已实现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更是达10万元以上。“香椿”也能变成“摇钱树”?不仅仅是记者,最初的南市村村民也有这样的疑问。然而,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如今的南市村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以香椿为主导的“拳头产业”。以香椿“破题”,南市村脱贫致富也由此展开。

产业:香椿树长出“脱贫芽”

4月8日清晨,聊城蔬菜批发商李朋把车开进南市村。今天他收购了600多斤新鲜的香椿芽要拉回去售卖。“去年我就来这里收香椿了,因为消费者都反应很好吃,这不今年我又来收了。”李朋告诉记者,趁着四月份下香椿芽,这次他要多收点。

记者看到,在南市村停着不少前来收香椿芽的货车,个个都满载而归。有菜商“抢购”,村民的腰包自然也鼓了起来。“通过种植香椿,平均每户每年亩产增收近2000元。”南市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月告诉记者,现在的南市村家家户户都种植香椿,有的贫困户种植面积比普通村民还多,大家也因此实现了脱贫。

“虽说我们多年来有种植香椿的传统,但很多年纪大的的贫困户还是以种植粮食、棉花这种基础性作物为主,因为一无人力二无资金三怕失败。”国家税务总局平阴县税务局派驻南市村第一书记孙宗杰说。

香椿树何时长出的“脱贫芽”?这还要从2015年说起。2015年,南市村依靠上级扶贫产业政策,为种植香椿芽的贫困户每亩地补贴773元,有了扶贫资金“撑腰”,45户贫困户信心大增,全部把土地种上了香椿。

自从全面种植香椿芽,南市村村民生活有了喜人的变化。以高邦海一家来说,2019年共种植香椿5亩,平均每亩地收入2500元左右,一年收入达12500元。收入高了,日子越过越好。今年2月,高邦海买了一台液晶电视,换下了曾经用了十多年的大背头电视机。

推广:第一书记干起“微商代购”

南市村产香椿芽香味浓郁,受到消费者喜爱。但如何进一步拓宽市场,成为村民关心的问题。受“网上代购”的启发,孙宗杰便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宣传香椿,干起了“微商代购”。

今年3月底,孙宗杰的朋友石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消息后,立刻定购了20斤香椿。得到朋友的好评后,孙宗杰立刻委托朋友在济南帮忙宣传销售香椿,扩大销售市场,没想到格外受欢迎,随即增加了240箱的订单。

接到订购消息后,孙宗杰和李新月装着一车香椿来到济南大观园附近送货。“从3月底到现在,我们往返济南送货3次,售出了2000多斤香椿芽。”孙宗杰告诉记者。

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是可行的。目前,订单仍在不断增加,村民们都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如今,在南市村的带动下,周围的新直沟、乔庄、北张等村也都发展起了香椿种植,总量达到4000余苗。“未来计划建设冷藏室,将香椿芽冷藏起来,这样可以保证一年四季都有香椿芽吃。”李新月说,除了发展种植规模,加大产量保证一年四季供应以外,还将进一步探索深加工,让村民进一步增收。

脱贫:扶贫不仅生活好,更要“日子美”

栽种香椿芽让贫困户们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然而扶贫不仅仅生活好,更要“日子美”。如何让村民享受到脱贫后的美好生活?南市村又有新妙招。

“我们开展了‘玫瑰积分扶贫工程’,实施一月一打分,通过积分来兑换生活用品。”李新月说分值多少完全取决于贫困户的表现。有了积分扶贫工程,贫困户更加注重了对扶贫政策的理解,扶贫收益情况的掌握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村民对扶贫政策理解的提升,让扶贫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目前,南市村通过发展光伏发电、香椿种植等扶贫产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6万元,在村里打造了“合作社+贫困户+电商”产业模式,激发了贫困户们脱贫的志气和持久脱贫致富的动力,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记者走访发现,如今南市村的香椿基地已提质升级,所有山上均通了水泥路,村民集中居住地段均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里提倡每家每户既种植苗木果树,又适当栽花种草,大力推进美化、净化、绿化、亮化,为发展乡村旅游创造条件。

物质生活有了提升,南市村又开始备上了文化大餐。在南市村文化大院里,村民放下锄头变演员,载歌载舞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除了文艺表演,更有书香扑鼻,南市村的图书馆全天开放,孩子们和农闲的村民可以免费阅读。

“种植香椿真的能脱贫,这在之前是想象不到的。”李新月告诉记者。现在,小小的南市村,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有滋有味,一幅美丽乡村画卷,已经徐徐展开。

香椿种植致富视频_视频致富种植香椿是真的吗_致富经香椿种植视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