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生活|水蛭的世界
水蛭饵料投喂技术
一、投喂前的准备
(一)饵料的准备
1、吸血类水蛭
(1)血液的采集:吸血类水蛭的主要饵料为畜禽血液。在各地的畜禽集中定点屠宰场,选择健康无病的畜禽,在屠宰放血时,用盛器(桶或盆)把血液收集,不加任何抗凝剂和防腐剂,让血液自然凝固。当天收集的血液要求当天用完。如果使用人工配方饵料的,投喂前要把饵料按配方比例配制好备用。按每人每次(多为8:00~12:00时操作)可投喂25〜30千克血液的工作量安排投喂人员。
(2)鲜肠或肠衣:灌装血液通常采用牛或猪的十二指肠即小肠,或使用人工肠衣。如果用鲜十二指肠,则需要在投喂前一天购买,然后,人工将附着在十二指肠表面的脂肪及肠管的内容物除去,再剥去外层黏膜(肠系膜和浆膜),裁剪成每段长60~70厘米,清洗干净,放到4〜8℃保鲜箱内储存备用,注意勿使用结冰的冷冻温度。按肠:血为1:(4~4.5)的比例准备鲜十二指肠。按每人每天可整理30~35千克安排人员。鲜十二指肠能灌装血液多少,与表面脂肪、肠管的内容物、肠壁的厚薄有关,十二指肠前段较厚一般不能用,因此,在购买时选择人们不喜欢吃的后段。
(3)人工肠衣:人工肠衣为加工腊肠用的肠衣,种类较多,有使用家畜小肠或大肠经刮制而成的猪肠衣、羊肠衣和牛肠衣;有使用化学原料制作的胶原肠衣、纤维素肠衣和塑料肠衣。在制作腊肠时为了减少穿孔工序,在加工肠衣时已作穿孔处理。选用时应选择家畜鲜肠制作的肠衣,如选择化学原料制作的肠衣时要注意其厚度,厚度有厚、薄、超薄之分,应选超薄未作穿孔处理的肠衣。人工肠衣在灌装血液前,要用2%的醋酸水浸泡10小时,然后再用清水洗干净备用,剔除穿孔不能用的。人工肠衣的缺点是:穿孔流水的较多,不适合于幼蛭、小蛭使用。
2、非吸血类水蛭
非吸血类水蛭的主要饵料是螺、蚬、蜗牛等软体动物,这些动物可预先在养殖环境内培育,或在养殖环境外人工采集,投人水蛭后,按一定的比例投喂。如果使用配方饲料,其操作方法与吸血类水蛭相同。但使用的灌装材料,应以海绵块或海绵团为主,海绵更接近软体动物的体组织。
(二)饵料的加工处理
1、畜禽血液的处理
血液灌装前要进行适当的处理,用手或机械将凝固成团的血块打碎,加入20%左右的干净水,制成悬浮状血浆。规模养殖时,最好配置胶磨机,将血凝块制成浆液,未经胶磨的血凝块,水蛭吸进的液体主要是血清(俗称血水),血清水分高达90%以上,营养成分不足,达不到水蛭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造成血液资源浪费,加大成本投入。
在处理血液时,可在血液中加入15%~20%的含有微生态制剂的溶液进行稀释血液。理由是:吸血水蛭采食时,容易出现过量采食而导致死亡的现象。利用水蛭边采食边将饵料中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的特性,使水蛭吸食后,通过排除过多的水分,这是避免因过量采食导致死亡的解决办法。加入微生态制剂,可以增强消化机能,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养分吸收。
2、灌装血浆
投喂前,将已处理好的血浆灌入鲜肠或肠衣内,用包装带按每段长15~20厘米进行分段扎紧,备用。冷藏过的血桨,应事先缓慢预热解冻,待其温度接近水温后方可投喂。分段扎紧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外包物(肠壁)被咬穿,水蛭离开时肠管内未吸完的血液过多流失。当水蛭食欲不是很强时,缩短分扎的长度。
3、软体动物的处理
使用有坚硬外壳的软体动物,如螺或蚬类投喂时,为了让非吸血类水蛭能够快速采食到体液,需要作破碎外壳的处理,挑选个体大,发育成熟的个体,用木棒或其他锤器,轻轻将外壳击破,力度要合适,既能使外壳破裂出现间缝或孔隙,又不能破坏软体部分,过快发生死亡,影响到饵料的鲜度及水蛭食欲。
4、人工配方饵料
使用前按配方比例制作成预混料,使用时加水调制成悬浮液,或使用胶体磨将饵料中较大的颗粒磨细。配方馆料配制成溶液后,不能有沉淀或分层析出的现象。
(三)工具的准备
投喂前要对投喂工具、用具进行收集、清洗、清点、消毒等处理,损坏或数量不足的及时修复,补足数量。尤其是吸血水蛭所使用的工、用具较多,更应作精心准备。如剪刀,包装袋、半自动灌装器的制作等。
(四)投饵台的修整
投喂前要对投饵台进行检查,调节至离水面的合适位置,已损坏的要修复,不要在投饵时匆忙应对。如是野外沟式养殖的,对养殖沟内过剩的水生植物进行清理打捞,清除周围过多的杂草,以方便投饵料和水蛭取食。
二、饵料投喂技术
水蛭的投喂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及其采食、消化的特点进行安排。其要点可概括为:“一早、二定、三变”。
(一)“一早”
水蛭投喂可以说是一个抢季节、抢天气、抢时间的工艺,要立足于“早”,春暖花开,温度逐渐回升的季节,要早回水、早准备、早投料,一旦天气适宜、温度合适,水蛭已有食欲时,应争取尽早投料,能在有限的投料期内,增加投喂次数,摄人更多的养分,促进生长发育。吸血水蛭每次投喂的时间宜安排在8:00〜11:00进行,时间过早,8:00前水温相对较低,时间推后,而中午时间,光线过强辐射大,出现躲避。但盛夏炎热季节时间可推前到7:00〜8:00。
(二)“二定”
即“定质”、“定量”。
1、“定质”
饵料要求新鲜、适口、喜食、营养价值丰富。吸血类水蛭投喂血液饵料时必须注意3点:一是血液必须是新鲜干净的,采集血液时不能添加任何物质,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操作取血,或者通过可靠的渠道得到新鲜的血液。二是配方饵料必须选择来自正规厂家、质量有保证、无霉坏变质的原料,要具有诱食性和适口性。三是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饵料的营养要求是不同的,规格越小对饵料的质量要求越高,要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配方中各种原料的比例,进入冬眠前,要加大能量饵料的用量,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以利体内脂肪的积累和性腺的发育。对非吸血类水蛭的要求原理相同,供应的软体动物是鲜活的,死亡的在投喂前要拣去。
2、“定量”
水蛭为间歇性采食,一次采食量大,相当于自身体重的2~10倍,对于饥饿的水蛭,一旦接触上喜欢食的饵料时拼命采食,在投喂时往往不容易控制其采食量,尤其是吸血类水蛭。这里所说的定量,并非通常的掌握每天、每餐的饵料量,而是指通过计算确定一个生长期内(即一年内可投料饲养的有效时间)的饵料需要量。
(1)主要计算取值依据:生长发育规律:菲牛蛭第一个生长期(孵出幼苗至1克亚成体阶段)为初放养体重的8~10倍,第二个生长期(1~2.5克)为初放养体重的2.5~3倍;宽体金线蛭第一个生长期(孵出幼苗至3.5克亚成体阶段)为初放养体重的10~12倍,第二个生长期(3.5~13克)为初放养体重的3.5~4倍。
(2)饵料转化率:以菲牛蛭采食血液为例,转化系数取值5:1,即吸入5千克血液能够长1千克菲牛蛭活体,加浪费20%左右计,生产每千克鲜蛭需血液6千克。宽体金线蛭以福寿螺鲜螺为例,转化系数取值8:1,即投喂8千克的福寿螺能够长1千克宽体金线蛭活体,福寿螺出肉率51%~66%,软体可食部分4〜5千克。
(3)产量取值:菲牛蛭250千克/亩,宽体金线蛭360千克/667平方米。
(4)年投饲量计算方法:增重量(千克)转化系数=年投喂量。例如:放养殖品种菲牛蛭,放养规格1克,放养密度350条/平方米(233.5千克/平方米),饲养期内成活率96%,饲养结束时均活重2.5克/条,净增重1.5克/条。
(三)“三变”
即:依天气、食欲、采食量3方面情况,灵活调整投喂次数与投喂量。各方面因素适宜,食欲旺盛时,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因某些因素不理想,食欲减退时,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总原则掌握在有食欲时,满足其采食量和质的要求,但要做到不浪费饵料资源。在有利的时机内,争取多喂,无食欲时少喂,以免造成浪费。
(1)按照天气情况适时调整投饵。不同的季节天气变化很大,清明以后,水温逐渐升高,投饲时间随温度高低而变化,水温高时可提早,水温低时,不仅推迟投饲时间,而且可减少投饲次数。水蛭的旺食期从立夏(5月上旬)开始逐渐增多,到白露(9月上旬)后食欲开始减退,而在旺食期还会遇到高温闷热、台风暴雨等诸多情况。因此,要坚持每天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抢时机,在天气晴朗、暖和无风、水温最适的时间内,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在风云多变、高温闷热、台风暴雨、气压低的期间少喂或不喂。
(2)根据实际采食情况灵活调整投饵。水蛭采食与消化,与畜禽和鱼类比较有很大的差异,就单一个体而言,不需要每天采食,一次饱食后,要隔7〜10天才有食欲。,但就群体而言不是每次投喂时每一条水蛭都能够采食到饵料,要使水蛭在不同的投喂次数中能够采食到饵料,要科学合理安排投喂次数和投喂时间。投喂次数及投喂量无法预先人为确定,要依投喂时的采食情况决定,每次投喂都有足够数量的水蛭争着米食,而且投喂的饵料在1~2小时能食完,则可以继续投喂。如果只有少数水蛭采食,剩余的饵料量大则可以考虑停止投喂,或减少投喂量,待隔几天,恢复食欲后再投喂。一般间隔时间为5~7天。
(3)以活动情况确定是否投喂。早晚巡池时,站在池边注意观察水质和水蛭的活动情况,或在投喂过程中,注意观察水蛭的活动情况,把水蛭的活动是否正常作为投喂的依据。当水质良好,气温适宜,水蛭在水体中频繁活动,轻轻搅动水体时会有大量的水蛭蜂拥而至,站在养殖池潮湿的草丛或松土地面时,很快爬到脚丫或脚脖上叮咬,这说明水蛭已有强烈的采食要求,应及时组织投喂。投喂中表现为争抢饵料,采食速度快捷,食量也大,投喂后活动正常,钻到草丛或松土下静置休息,不发生死亡或很少死亡,可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当活动现出异常,投喂时,虽然附着于饵料表现,但并无采食行为,当停止搅动水体后,悄然离去,返回检查时,饵料仍在,或投喂后出现在水体狂游或乱窜现象,发生大量死亡,则应停止投喂,检査原因。
END
图文编辑 | 小蚂
图片来源 | 网络图片
健康的生活
水蛭的世界
水蛭 | 健康 | 生活
—蚂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