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湖北保康农村商业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做法与思考
近年来,湖北保康农村商业银行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为己任,灵活运用信贷政策,适时调整信贷结构,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1年底,各项贷款余额达到9.8亿元,比年初净增2.8亿元,同比净增1.6亿元,为支持全县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资金保证。
基本现状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荆山山脉中段,东位襄阳,南通三峡,西邻神农架,北交武当山,是襄阳唯一的山区县,全县版土面积322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261个行政村、10个社区。全县总人口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农村劳动力17万人;城镇人口4.9万人;耕地总面积35万亩,其中水田5.85万亩;林地340万亩,森林覆盖率65%。全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多变,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该农商行内设“八部一室”,辖15个支行,共有在岗员工238人,2011年底全行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8亿元,比同期多累放2.9亿元,其中累计发放 “三农”贷款5.7亿元。拉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做法与成效
(一)树立支农新理念,坚持“三个取向”。一是坚持“三农”取向。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水平;二是坚持市场化取向。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服务需求研发创新相应的信贷服务工具和相关措施,大力推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农信银系统、超级网银系统、银行卡发行、ATM自助银行、转账电话、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一系列电子银行产品。全行已累计发行银行卡10.1万张,安装ATM机6台、POS机28台、转账电话67台,开通网银200户,电子银行服务填补了全县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三是坚持“双效”取向。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争创最大效益的同时,控制信贷风险,实现农商行的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充分运用“两小”贷款,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信贷支农从支持传统“小”农业向支持现代“大”农业转变,深化支农内涵,拓展支农的领域和外延。截止2011年底己对全县4.2万户农户,发放4.2万本贷款证、总体授信15亿元,每年对其凭证发放“三农”贷款1.3亿元,通过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小额农户担保贷款品种,促使1.2万户农户脱贫致富。二是从支持传统农民向支持现代农民转变,重点支持创新型、科技型新农民,提高农产品的高科技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促农增收;三是从支持传统农村向支持新农村转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当好新农村建设的坚强金融后盾。
(三)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一个正在脱贫的山区县而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因此,该行在帮扶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信贷支持,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了“一镇一品”的信贷支持战略。即,高山在海拔800米以上的以支持烟叶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核桃干果产业为主的产业带,沮河流域以支持养殖业为主的产业带,马桥镇以支持磷矿产业为主,城区以支持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对局部无产业、无资源的区域以支持外出打工劳务输出性的信贷支持。同时,大力支持农业连片开发和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化经营,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由精放型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立足于扶持“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由初级产品低收入型向高附加值农业转变,实现公司、基地、农户、农商行共赢。全年累计发放贷款5.7亿元,支持全县新发展核桃6.5万亩、茶叶9.8万亩、袋料食用菌2200万袋、生猪出栏50万头、肉鸭出笼600万只、生产烟叶5.7万亩、蔬菜6.5万亩。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33.3%。农民纯收入达到4776元,同比增长19%。
建议与思考
(一)做好农村信贷梯级开发工作。大力创建“信用村组+信用农户+农商行”、“农村经营户+组合担保+农商行”、“专业协会+成员+农商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商行”四个信用共同体,扎实做好农户、农村经营大户、农村专业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全面抓好农业生产信贷服务,进一步摸清各层次客户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及时投放贷款,力争保康农商行全年累放贷款10亿元以上、净增4亿元以上,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
(二)做好支农服务示范工作。一是突出以土地开发整理,农田水利建设,水毁河堤渠道修复,中小河流域治理,高产农田建设等项目为重点予以信贷支持。二是突出山地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核桃、烟叶、茶叶、桑蚕、苗木等特色产业,支持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产业集团连片开发,建设一批规模样板田、高效示范园(林)。三是突出支持全县“人平1亩当家田,两亩经济林(园)”的建设。大力支持推广应用新型农业技术、加快培育现代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产出效益。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信贷支持,培植“一村一品”。促进全县建成100个核桃专业村,40个烟叶专业村,10个蔬菜专业村。四是突出支持中小企业的重点,打造以中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可循环贷款为主的特色产品品牌。重点支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中小企业。推进业务创新,扩大保康中小企业有效担保物范围,大力发展资产,应收账款,仓单,担保抵押,信用贷款,联保贷款等贷款产品,建立有效地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加快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解决信贷服务中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三)做好新农村建设服务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加大力度。一是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大力推动农村产业优化升级,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细化工作方案。根据规划,结合保康农商行实际,制定详细方案,明确支持对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三是创新信贷产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及时进行信贷产品开发创新,全力满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新型信贷品种。大力推行“担保基金+农户”、安居工程贷款、经营权抵押贷款、“协会+农户”贷款、“公司+基地+农户”贷款等品种,扩大抵押品范围,积极开展林权抵押、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抵押贷款品种。
(四)做好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工作。按照新的信用乡镇评定标准,认真开展好一年一度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活动,根据不同信用等级实行差别的贷款额度、贷款利率和服务内容,更好地发挥信用创建的作用。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的培植“信用村”、“示范村”、“信用户”和农户典型,促进其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切实推进农村信用体制建设。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