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难不难养?以前很好养现在很难养,昨天看到水产圈发了一个环保通知,江苏南通地区又要限制和取缔环境污染型小棚养虾模式,而且给了土壤盐度和有机质含量评判标准;这个新闻翻译一下就是你有技术如果环境评估不达标也照样养不了。
二三十年前,农村孩子池塘里成天去捞虾,都是自然繁殖的谁也没有去管,不论南方北方都一样;国内开始养白对虾是1988年第一批从南美带回来,那时候整个行业都是空白,有的虾就是海里自己捞出来做亲本孵化的野生土苗杂苗,只要你敢养哪怕一点经验都没有照样能发大财,根本没有专门的对虾饲料、动保产品、调水药品、也不懂虾病,也没有养水和调水的概念,照样掀起养殖致富风暴。
三十年过去了,虾却难养了,尤其是近十年间;没有基础的老百姓不行,经验丰富的养殖户也不行,甚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也搞不定,什么白便、弧菌、偷死、氨氮、亚盐、硫化氢、藻中毒;现在又有了肝肠孢子虫;全世界的营养专家在设计各阶段科学配方饲料,一代苗种虾各种泰国和美国进口、各种微生态、化学、生物类调水治疗药品应有尽有、还有各种中草药产品一枝独秀;另外还有先进的检测设备、又有各种自动控制、物联网设备设施加持;但还是难养的很,为什么呢?
上面说的都是先进的技术,依托于现代化科技进步非常重要是行业成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也不重要,可以大道至简;因为要想养好虾只要你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需要,给他提供适宜的生长生存环境条件,让它自在生长,养好虾其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种种的技术是为了解决养虾出现的问题,有的是营养方面有的是疾病防控方面有的是环境等等,但要想养虾成功,必须掌握核心技能,就是懂得虾需要的条件然后创造出适宜的环境,同时了解自己养殖水体的水质特性,并掌握一整套的水质调理方法,最后才是好的种苗和管理经验。因为再好的苗和饲料,如果环境不适宜,放进去就是出问题,一切都白费。
技术当然重要,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如果养虾没有问题了,或者你把一系列的问题都从根源上解决了,养虾就是水到渠成,根本不需要技术,谁还用去研究PH是什么?为什么是对数关系?这就跟扁鹊三兄弟一样,对应三个层次,大哥技术最高治未病,还在没发病就治好了,二哥是初病发现于萌芽给治疗好,只有扁鹊是非常严重时候再去治疗结果名声最响;对应三个兄弟治病的思路就能理解养虾技术的层次;而且也没人会说扁鹊技术不高不够专业。
一亩虾的虾菜共生只是一种生态养虾模式而已,或者是只是一种生态调水和养水控水方式;对应传统的养虾模式很容易想当然与抗生素、激素、过量用药、大换水、污染排放这些不环保的词挂钩,试想如果有不用药就能养好虾的方法有谁还愿意花钱又浪费精力去折腾。
本质上一亩虾也是为虾提供适宜和稳定的水环境,温室、增氧、加温、控制、物联网、还有电控潮汐种植槽、脱碳一体机、发酵过滤袋的使用,都是辅助手段;是用生态可持续的思维去设计和运行系统;氨氮亚盐用过滤材料和植物进行控制,保持水体氨氮亚盐硫化氢等处于安全状态下;看似这些有机废物不起眼,实则是影响养虾最重要的指标,水体安全、菌群正常、虾健康,水体弧菌不会泛滥也不会对虾产生影响。
试想一下,弧菌是最近十多年才出来的物种吗?恐怕比人类历史还要久,而且弧菌是一个族群,各种类型都有,为什么近些年频繁肆虐造成大量虾死亡?如果分析原因只能是现在水环境生态差了,弧菌成了制约虾健康的重要因素了。如果把弧菌当成敌人,天天去想怎么怎么杀灭要怎么处理?普通的用二氧化氯或者络合碘就可以,后来衍生出来更厉害价格更高的新型杀菌制剂,结果好菌坏菌通通干掉,然后虾肠道菌群紊乱,水体菌群失调,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环影响一环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生态思维下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存在就存在只要虾是健康的、水是优良的,保持平衡共生又何妨?虾能和菜共生,和菌也一样。
一亩虾系统的管理者需要熟悉专用设备的作用和日常使用及维护;知道虾生长需要的水体条件指标、细心管理投喂和观察,其他的都有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这就是“七分系统三分管理”的另一种诠释。
养虾难不难?难!一个又一个大难题全世界都解决不了;养虾简单不简单?简单,傻瓜式生态养殖,平时就测测数据投喂就行。一亩虾是从鱼菜共生升级成的虾菜共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让内陆地区淡化养殖也能吃上活虾;又不会污染环境生态、虾品质好又有菜的多重产出,这些都是虾菜共生的特色和优势。
附录:南通市海门区发布了《关于要求配合做好关闭退出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用地开展环境污染监测》的通知请自行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