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卖5000多只鸡,大概会有两万元左右的收入。”12月19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西黎村村民邢海平告诉记者,今年又一批鸡出栏了。
44岁的邢海平,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走路很不方便。妻子王翠娟也一样,因病落下腿脚不便的残疾。这对身残志坚的黎族夫妻,这些年用自己的坚强和勤劳,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图为邢海平夫妻俩在鸡舍劳作
距离乐东县城约20分钟车程的西黎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8年整村脱贫前,全村456户就有114户贫困户,邢海平家就是其中之一。“以前在海口一家搅拌站做保洁工作,月收入仅1700块。靠着微薄的打工收入和低保维持生活。”邢海平说。
记者近日到访西黎村时,邢海平夫妇正在自家橡胶林里相互配合着喂鸡。赶鸡、装饲料、推方斗车……一个个对常人来说并不困难的劳动,他们要付出更多努力。
规模化养殖,身体残疾的邢海平夫妻为何选择迎难而上?
“不管怎样,都想去改变,不想光等着政府帮扶,我就想靠自己!”邢海平说,海南省工商联和乐东县政府2018年计划引入企业进村办养鸡场,村民们担心企业做不长久有顾虑。“我比较特殊、比较困难,(驻村)第一书记问我想不想养鸡?我又没什么收入,也没有劳动力去干其他体力活,自己又什么都想做,就第一个试着养鸡了。”
图为王翠娟在鸡舍劳作
“我们是‘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我出劳动力、场地,负责养鸡。鸡舍、种苗、技术、饲料、销售等都由公司负责。”邢海平说,“养一只阉鸡给我六块钱、母鸡是三块五。”
“养第一批鸡赚了24000多元,其实就是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没养鸡之前,三个月上哪去赚这么多钱呢?”邢海平开心地说,现在是第五批,养了13000只鸡。“现在我家在村里算中上等收入家庭,这两年挣了10多万元吧。”
可观收入的背后,是夫妻俩说不尽的辛劳。
图为王翠娟在鸡舍劳作
“最苦的活就是下鸡(把鸡苗卸下车)、下料(把饲料卸下车)、上鸡(把鸡装上车)。每次下料就有200包,我只请两个人帮忙,我和妻子也参加,因为雇人多了,又花钱。”虽然身体不便,但邢海平夫妻舍得下力干活。
虽然很辛苦,但夫妻俩从未想过放弃。“我们肯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时间,费更多力气才能完成。但是只要赚到钱,我愿意做。”邢海平说,“公司的人昨天来问我,想不想增加两个(鸡)舍,有这种好事,我肯定要。”
“农村人经常干工的,不累!”妻子王翠娟接受采访时还带着朴素的羞涩。她说,现在住进了新房,还清了欠款,生活有了盼头,想继续养鸡赚钱,好好培养三个小孩。
“村里有一个道德红黑榜,邢海平家经常上红榜,也激励了其他村民。”乐东黎族自治县妇联副主席、西黎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奈妤说,村民脱贫致富,既要有产业帮扶,也要提升他们发展的内生动力。邢海平夫妻俩勤快,现在鸡养得越来越好,收入提高了,已带动了其他两户村民一起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