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烟台6月24日讯 (通讯员 李庆盛 陈绍彬 黄伟杰 记者 王宁) “毒生姜”事件爆发,人们对蔬菜种植安全再一次产生担忧。很多人好奇,菜农自己吃的菜是怎么种出来的,到底用不用化肥、农药?带着这些问题,昨日,记者采访了莱阳市羊郡镇西埠前村的大棚蔬菜种植区。

西埠前村是烟台知名的黄瓜专业村,出产的“埠前牌”黄瓜被评为烟台十大名瓜。走进村子,一片片白茫茫的蔬菜大棚映入眼帘。来到菜农李胜荣的黄瓜大棚中,他正在抽水浇黄瓜。记者走上前去,见到浇黄瓜的水池子里的水居然都是黑色的,这么“脏”的水也能用来浇黄瓜?

李胜荣似乎看出了记者心中的疑惑,“这些水都是从五龙河里抽来的水,之所以变黑是因为抽水的时间一起把沼液抽进了池子,你看这里。”记者顺着李胜荣手指的方向望去,在抽水机的粗管子上,连着一根小细管子,小细管子探入了一个装满黑色液体的蓝色大桶中。

“这个桶里装的是沼液,浇黄瓜的时间与水混合在一起,既可以当肥料又能防治线虫,还可以做为页面肥喷施,防治米虫子的过粉虱子。”李胜荣说,以前种黄瓜不能完全脱离农药,自从近几年村里开始发展大棚沼气项目以后,种菜真的实现了无公害了。

那现在种黄瓜就一点儿农药化肥也不用了?记者不禁疑问道。“当然不用!”李胜荣很肯定的说道,“现在人们都关心蔬菜质量,用了农药化肥的蔬菜都不敢吃。现在用沼渣、沼液种菜,不但没有污染,一个棚一年还能节省四五千元的肥料费用。”

“你看,这个是沼气灯,既能照明又能给大棚取暖。”李胜荣指着大棚内的沼气灯告诉记者,这些设备都是政府补助的,建一个像他大棚里这样的30立方的沼气池,成本需要1万元左右,而他自己只需要投入4000元左右就可以了。

李胜荣说,他们沼气池里用的原料主要是猪粪和黄瓜秸杆,产气量很足,大棚里用不了就用来做饭和生活照明。“建沼气池这样一个一举多得的好项目,就是自己花钱也愿意建,何况现在政府还给这么多的补贴,所以村里已经发展起上百个沼气大棚,还有很多正在建。”

原本就名声大振的“埠前”牌黄瓜如今又喝上了沼液,更是把同类产品PK地“干干净净”。李胜荣告诉记者,他们村的黄瓜大棚平均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我们村去年仅在农村信用社农民的存款就达到了4000多万元。”

随着抽水机的拼命工作,混着沼液的“高级饮料”欢快地奔向黄瓜蔓底下。虽然是用沼液喂黄瓜,但整个大棚里却并无异味。“别看沼液黑,但种出来的菜却是干干净净的。”李胜荣笑着说道,本来村里的黄瓜品质就非常不错,这几年菜贩子们知道我们开始用沼气种黄瓜以后,都争着抢着来收购,“以前愁黄瓜卖不完,现在愁黄瓜不够卖。”

不够卖?多发展一些黄瓜大棚不就可以解决了吗?记者随口问道。就在这时,李胜荣突然神秘地笑了起来,“这个办法是个办法,但是个老办法,俺们现在种菜也讲跟上时代潮流。”说罢,他带记者走出黄瓜大棚,指着后面的一个看上去新建不久的大棚说道:“这就是我们的新思路,不但要种出‘干干净净’的黄瓜,还要种出‘干干净净’的葡萄。”

“黄瓜大棚虽然效益不错,但管理难度大,栽、摘等很多环节都需要雇人才能完成。而种葡萄就不一样,管理难度低,经济效益与黄瓜不差上下。”李胜荣告诉记者,他种了四个黄瓜大棚和两个葡萄大棚,村里有很多菜农都是像他这种情况,既降低了管理难度,还能增加经济收入。

当然,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沼气的带动作用。李胜荣说,眼下虽然葡萄大棚虽然刚起步,但是他们的沼渣、沼液可以让结出来的葡萄“干干净净”,市场行情看好。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一个葡萄大棚育苗成本在4000元左右,产量大约为7000斤,这几年市场最低保守价也在10元左右,一个葡萄大棚收入基本上黄瓜大棚持平,而且还能比黄瓜大棚节省6成的人力成本。“现在我们种的菜‘干干净净’让老百姓吃的放心,赚到手的钱感觉也‘干干净净’,心里踏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