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又称哈士蟆,商品名称田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学名Rana chensinensisDavid。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雌性林蛙冬眠期的输卵管,可干制哈士蟆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有数种激素(见表)。具有治劳损、补虚热、强身健脑等功效。
形态特征
林蛙背部有
形斑纹及黑色斑点,四肢有环行黑斑。后肢较长。冬眠期体色呈黑褐色,少数为土黄色,夹杂黑斑。雌性腹部黄色,有淡红或浅黑色云状斑。夏季体色呈灰色,少数为土黄色,雌雄腹部均为白色。皮肤有细小疣凸,随蛙龄增加疣凸变大(图1)。雄性口角皮下有一对内声囊,鸣声似幼儿哭啼。雌性具卵巢一对,位于肾前端,为囊状结构,囊内有间隔,将囊腔分成5至7室,室内充满液体。卵巢中间层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细胞。输卵管位于体腔的两侧,冬眠期异常膨大,占据体腔大部分空间,其长度为体长的3~4倍,重量占体重的20%~26%。输卵管壁厚,腔狭小。子宫位于输卵管的末端,为两个椭圆形膨大的囊状体,分别并列开口于泄殖腔的背面(图2)。
图1 林蛙(雌性)
生物学特性
林蛙为典型的林栖蛙类,5月至9月间主要栖息在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里。以林间溪流、江河、水库等水域为活动基地,其活动范围一般距水域500~1000米左右,最多不超过2000米。9月末开始冬眠,到翌年4月结束,冬眠期6个月左右。冬眠场是山涧溪流、江河及山区水库等水域。
食性
林蛙捕食陆生小型动物,主要有昆虫纲、蛛形纲及软体动物。昆虫类主要是直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半翅目以及蜻蛉目等。蛛形纲主要是螨类及蜘蛛类动物。软体动物主要是陆生蜗牛类。
哈士蟆油成分表
图2 雌性林蛙解剖(示输卵管及卵巢)
生殖
4月上旬至中旬(少数在下旬),当气温在5℃以上,水温在3℃以上,遇阴天、降雨(小雨或中雨)且无风或微风天气,林蛙便大量出河,进入产卵场交配。天然产卵场多是小型静水泡沼,水面一般为数十平方米,小者不足1平方米;水深在1米以下,一般20~30厘米。产卵时间从4月初开始,4月末结束,高峰期在4月中旬。产卵期的适宜水温为10~11℃,但在3~5℃条件下亦可产卵。正常条件下,每天从零时开始产卵,3~5时进入高峰期,12时之后基本停止产卵。雌蛙排卵后有短暂(2~4分钟)的休克时间,随后出水上岸,潜伏于泥土或枯叶下进行产后休眠。林蛙的早期胚胎发育需19~20天。蝌蚪生长期为40天左右,以水底泥砂中的植物碎屑及水藻为食。25日龄前后,摄食量最大,以后食量减少,变态前一星期基本停止摄食。35天后进入变态期,变态期约7天左右。
历史上林蛙资源较为丰富,20世纪70年代后期,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发展人工养殖是保护林蛙资源的根本途径。1949年以前,中国东北民间曾有人试图采用小范围圈养方法养殖林蛙,但没有成功。70年代末,吉林省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在蛟河县七道河建立大型林蛙试验场。总结出一套较为系统的养殖技术,在东北各省得到推广。
人工繁殖
包括繁殖场的建设、人工催情产卵、孵化、蝌蚪饲养几个阶段。
繁殖场的建设
繁殖场里要修建三种水池,即产卵池、孵化池和蝌蚪饲养池。
①产卵池:为长5米、宽5米、深50厘米的水泥池或土池。土池的池底需铺上塑料薄膜,防止渗漏,薄膜之上铺10厘米左右砂层,防止泥土泛起污染卵团。
②孵化池:为3米×4米或4米×5米的小型池,水深40厘米,池底铺塑料薄膜和砂石,防止池底因泥土粘连卵团,而降低孵化率。
③饲养池:占繁殖场总面积80%以上,规格为3米×4米或4米×4米,深度40厘米。
人工催情产卵
林蛙自行交配,无须人工催情,可混合配对或按年龄组配对。混合配对是将2年以上性成熟的种蛙不分年龄按1∶1或1∶1.2雌雄比例自行交配。年龄组配对是将同年龄雌蛙与雄蛙相配,其优点是交配速度快,受精率高。
在气候条件与产卵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当傍晚将种蛙放进产卵池后,立即鸣叫交配,经5~8小时,50%以上可完成交配,24小时后可全部交配完。
产卵可在产卵箱或产卵池中进行。产卵箱为60厘米×70厘米×50厘米,由木质框架构成,箱底用防虫窗纱封闭,四周包以塑料薄膜,上口敞开。产卵时将产卵箱放置产卵池中,箱底保持10~15厘米水位。每箱投放30对种蛙,并随时捞出卵团放入孵化池孵化。如利用产卵池产卵,可将种蛙散放在池里,每平方米放种蛙30~50对。产卵池四周需设塑料薄膜围墙,防止种蛙外逃。产卵之前,向产卵池灌注新水,深度为30~40厘米,待混浊水流出,水质清洁之后,封闭入水口,停止灌水,保持静水状态,以适应林蛙静水产卵的习性。产卵池水pH值为5.5~7。白天水温应在8℃以上,夜间水温不得低于5℃。遇到寒潮天气,可将雌雄分开,移入室内暂停产卵。
孵化
用孵化筐、孵化箱及孵化池。孵化筐采用枝条编织而成圆形(或方形),直径80厘米,高30厘米。放入孵化池(或放饲养池)的静水处,避开入水口和出水口,以免放水时冲击卵团。每筐放10~12个卵团。孵化箱类似产卵箱,规格为50厘米×60厘米×30厘米,箱底用较大孔眼(每平方厘米8~16孔)铁纱封闭,四周用塑料薄膜包围,上口敞开。每箱可放12~15个卵团同时孵化。上述两种孵化工具可有效地减轻泥沙污染卵团,使孵化率达到80%以上。
如用孵化池孵化,每平方米水面投放3~5个卵团,最多不超过10个卵团。此法较简便,缺点是卵团易受水中泥砂污染,形成沉水卵团,不能漂浮水面,严重时缺氧死亡,孵化率低。采取缓慢灌水、间歇灌水可改善水质,减少沉水卵。
蝌蚪饲养
蛙卵孵化成蝌蚪一星期之后,将蝌蚪捞出,按2000~3000只/米2的密度放到饲养池里养殖(如果是采用饲养池孵化,密度又适宜,则无须疏散)。幼小蝌蚪疏散比较困难,易碰伤死亡,最好在尾芽期将卵团疏散到饲养池里,直接孵化出蝌蚪。
蝌蚪以食植物性饵料为主。新鲜植物的幼嫩茎叶,经煮烂之后,即可作为蝌蚪的饵料。此外,可适当投喂玉米粉、豆饼粉、麦麸,按3∶1∶1混合,煮成糊状投喂。亦可投喂少量动物性饵料。投饵量因蝌蚪日龄而异。15日龄前,每万只投饵0.5千克(鲜植物幼苗重量,下同),15~25日龄为1~1.5千克,25~30日龄为2~3千克。
蝌蚪生长过程中,水深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并不断排除废水,灌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洁。蝌蚪的不同生长阶段,应采用不同的灌水方式。15日龄前的幼小蝌蚪,耗氧量低,代谢废物少,可采用间歇灌水方法。15日龄之后,耗氧量增高,可采用大流量的灌注法,同时排除废水。蝌蚪能忍耐最高水温为28℃,超过此温度即死亡。在高温天气,要加大灌水量,加深水层,降低水温。
饲养蝌蚪要有合理密度,15日龄之前,每平方米水面保持2000~3000只;15~25日龄,每平方米水面保持1000~2000只为宜,最多不超过3000只。蝌蚪期主要天敌是水生昆虫(龙虱幼虫等)和鸭类,应严防受害。
放养
夏季,将成蛙、幼蛙及变态期蝌蚪有计划地放到森林里,依靠天然饵料,任其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发育。放养林蛙的林地称为放养场,由森林及与之相连的水源组成。放养场区为阔叶及针阔混交林,树龄在15龄以上,林木茂密,树冠郁闭,光照弱,湿度大,林下草本植物层及枯枝落叶层中,有丰富的昆虫等小动物群利于林蛙生长。场区内并有水源,如山间溪流、江河、山区水库等。在夏季,水源起控制蛙群活动范围的作用。一个20~50公顷的放养场,可放种蛙5000~10000对。
夏季放养变态期蝌蚪是一项主要工作,先在放养场里修筑供蝌蚪变态的水池,叫“变态池”,与饲养池相似,面积略小些,均匀地分布于放养场各处近河流附近。一般每公顷放养场修10~20平方米变态池,放养15~25千克(相当3万~5万只蝌蚪)。当蝌蚪出现肘关节凸(即前肢迅速发育)和腹部收缩变瘦(消化管缩短)且停止摄食时,表明蝌蚪已进入变态期。当蝌蚪有30%~50%出现变态特征时,即可将全部蝌蚪从饲养池捞出,装入水桶(桶内装水2/3,蝌蚪1/3),迅速送往变态池,投喂少量食物,供尚未达到变态期的蝌蚪取食。适宜变态水温为20~25℃,最高不超过28℃,最低不低于13℃。如果水温低于13℃,池底需铺塑料薄膜,间歇灌水,使水温升高。否则会使蝌蚪变态停滞。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多数蝌蚪经一星期左右即变态为幼蛙,而全部蝌蚪完成变态约需15天左右。
越冬
人工养殖林蛙可利用自然河道和水库越冬。养殖场内的山间溪流、江河等流动水体,只要冬季不冻干断流,就可作为越冬场。最好的越冬方法是在放养场或其附近,修建专供林蛙越冬的水塘。也可在山间小河的主河道或其支流筑土坝拦水,形成小型水库,面积数百至数千平方米不等,水深2~3米。此种小型水库能将上游河道数百米范围内的林蛙引来越冬。山区农田灌溉用水库亦可用作养蛙越冬场。
捕捞与加工
人工养殖的林蛙,从卵起经19个月即达到食用规格,一般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开始捕捞。捕捞方法以网具及手捕鲜活上市为好,严禁用农药毒杀。剥制哈士蟆油的方法是将捕捞的雌性蛙先暂时饲养,到10月中旬之后,将蛙穿串,放入50~60℃水中杀死,将林蛙的输卵管送干燥室,在25℃条件下干燥,经3~4天即成。室内干燥法比日光凉晒干燥速度快,质量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