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肉鸽因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饲养、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近年来,我国养鸽业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养殖规模偏小、品种混杂、饲养管理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肉鸽养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肉鸽; 饲养管理;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鸽养殖成为继肉鸡、蛋鸡、水禽等主流家禽产业之后的新兴家禽产业之一,并取得较快发展。我国肉鸽饲养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海南、江苏、上海、浙江、河南等地。据中国禽业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18年底,国内祖代肉种鸽存栏量约25.60万羽,父母代种鸽存栏量约428万羽,商品代种鸽存栏量约3 692万羽,乳鸽出栏量约6.43亿羽。国内肉鸽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瓶颈问题,比如饲养品种杂乱,种鸽遗传性能不稳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较低、饲养营养标准不统一、生产效率较低等问题比较突出。

1、 存在的问题

1.1、 种鸽品种混杂、退化、遗传性能下降等因素导致生产力下降

我国当前种鸽品种主要有:一是国外引进,有美国王鸽、法国卡奴鸽等优良品种;二是国内的地方品种与国外引进品种的杂交品种,比如石岐鸽、佛山鸽、深王鸽、泰深鸽、良田王鸽等;另外新疆地区还存在塔里木鸽等野生品种。长期以来,肉鸽饲养的规模较肉鸡、蛋鸡及水禽等家禽小,再者养殖人员缺乏育种专业知识的引导,导致种鸽品种混杂。大部分养殖企业或农户的种鸽群体以自繁自育为主,近交导致种鸽遗传性能下降,后代生产能力下降。

1.2、 饲养管理模式相对滞后

当前我国肉鸽产业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以传统的饲养模式为主,规模较小,饲养管理水平不高。肉鸽饲养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鸡、鸭、鹅等普通家禽较少。目前,肉鸽营养标准还比较粗放,主要依靠饲养人员的经验饲喂,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精细化营养标准。因此,同一个品种在不同的饲养场的生产性能表现不一致,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其次,管理相对滞后,肉鸽的饲养规模相比普通家禽小、分布不集中,导致疫病防治还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免疫程序,没有专用疫苗;管理粗放,饲养成本相对较高。卫生防疫体系不完善,导致肉鸽发病多且病情复杂。

1.3、 养殖人员知识层次普遍偏低

当前,肉鸽养殖以农户和小型企业为主,养殖规模小,从业人员知识层次普遍偏低,专业水平不高,这也是导致肉鸽产业品种杂乱、饲养标准不统一、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产能下降、研究成果较少的因素之一。

1.4、 研究投入和产出相对较少

最近几年,随着肉鸽需求量增大,相关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也开始关注肉鸽产业技术研究。当前有关肉鸽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育种、营养及饲养模式等方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相比鸡、鸭、鹅等家禽来说,国家及省市级部门立项的项目较少,经费支持力度明显不足。一般养殖企业主要关注生产效益,在科研上投入的经费较少。这也是肉鸽产业技术革新较慢、研究成果较少的重要因素。

1.5 、自动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程度低

相比普通家禽,肉鸽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普遍偏低。长期以来,我国的肉鸽养殖主要以小规模企业和农户为主。上海、广东等养鸽数量较多的省份,一般以数百对、数千对种鸽的规模较多,少数1万对至5万对种鸽的企业是相对较大的养殖企业。当前肉鸽的饲养主要以传统饲养为主,喂料及保健砂以传统的人工饲喂为主,饮水部分企业实现了自动化。但是相比肉鸡、蛋鸡产业,肉鸽产业的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操作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对策分析

我国的肉鸽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但要形成产、学、研合作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模式还需要各方面的探索与努力。

2.1、 政府加以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养殖量与区域分布

政府根据我国的肉鸽养殖数量、地理分布及消费潜力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使养殖量与消费量相匹配,区域分布科学规划。同时制定相应的鼓励措施,吸引大资本加盟整合,尤其加大科研投入,实现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强强联合,塑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肉鸽品牌。其次,引导塑造良好的营销平台,使养殖户的养殖数量和销售有预期研判,不盲目生产。

2.2、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肉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从业人员以农民为主,知识层次普遍偏低。我国的肉鸽产业要取得长足进步,必须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养殖技术。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吸引更多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参与进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3 、革新肉鸽产业系列技术

我国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肉鸽产业品牌,必须增加科研成果在产业中的份额,这也是实现我国肉鸽规模化、集约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肉鸽养殖的品种相对比较杂乱,饲料营养标准尚不统一,免疫程序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而且由于鸽子具有“一夫一妻”制自然交配以及亲鸽直接带乳鸽的习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肉鸽产业的发展。当前肉鸽生产中的喂料、添加保健砂、清粪、并蛋、并仔以及垫片和水槽等的清洗和放置等环节几乎都由饲养员手工完成,程序繁杂,劳动生产效率低;而且饲养效果与饲养员的经验息息相关,往往种鸽的生产潜力和生产指标得不到充分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科研的投入和进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肉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研投入;第二、要建立科学的肉鸽良种繁育体系,培育我国有竞争力的肉鸽品种;第三、建立科学精准化肉鸽营养标准;第四、加强疾病控制技术研究,优化肉鸽免疫程序,建立疾病防治及免疫标准;第五、加大规模化、集约化和自动化养殖技术模式探索和研究。

3 、总结

近年来,巨大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国的肉鸽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未来几年,我国的肉鸽产业地理分布也将会发生明显的改变。比如上海、广东等养鸽大省因为都市化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制约,已经开始出现大幅退养迹象。同时新疆等西部地区地域广泛,人口密度低,为了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政府大力倡导肉鸽产业发展。未来我国肉鸽产业可能会形成中西部等相对不发达地区饲养为主,东部发达城市消费为主的产业模式。

当前我国肉鸽产业消费潜力巨大,养殖户经济效益良好,产业取得长足进步。但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饲养模式,除了我国政府及企业人、财、物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外,还需要诸多系列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作为产业发展支撑,比如成熟的孵化技术、鸽乳的人工配制技术、乳鸽的独立饲养模式研究、肉鸽良种繁育体系的建立、营养标准建立、免疫程序优化、饲养管理标准建立。改良饲养模式利于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肉鸽产业。

参考文献

[1] 宫桂芬.中国禽业发展报告(2018年度)[R].中国畜牧业协会,2018:177-190.

[2] 邹剑敏,卜柱.高效生态养鸽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 刘洪云,张苏华,丁卫星,等.肉鸽科学饲养诀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4] 曹永长,陈靳松.肉鸽规模化养殖的现状及对策[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5,40 (1):18-20.

[5] 沙文锋,朱娟,陈启康,等.肉鸽养殖业: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J].南京农专学报,2001,17(2):49-51,55.

[6] 韩占兵,张立恒,刘健,等.肉鸽养殖优势、风险分析与发展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下):46-48.

[7] 吕钊钦,蔡吉晨,周建军,等.肉鸽规模养殖自动化饲喂装置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1):30-36.

[8] 梁勇,陈益填,卢桂强,等.国内现有肉鸽品种及选育方法探讨[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6(5):44-46,43.

[9] 李婉平,杜正智,史兆国,等.不同饲料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J].甘肃畜牧兽医,1993(3):8-11.

[10] 潘裕华,崔国强,单博涛,等.不同饲喂方式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3,35(4):45-47,50.

[11] 陈丹,谭会泽,魏师,等.不同料型日粮在肉鸽养殖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家禽,2016,38(12):40-43.

[12] 卜柱,王强,厉宝林.肉鸽饲料营养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0,32(24):47-49,53.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