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池塘养殖鲫鱼技术_江苏鲫鱼苗养殖基地_养殖鲫鱼江苏池塘技术要求

9月份,迎来了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全国进入了夏秋转换的季节,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昼夜温差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养殖池塘经过6、7、8三个月的水生动物生长旺季后,累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等,经过不断发酵,不仅消耗水中含氧量,还造成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升高。池塘水体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上下对流,造成池底的有害元素扩散到全部水体,易导致水生动物多种疾病的发生。9月份,要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一、 病情预测

(一)鱼类可能发生的疾病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可感染多数淡水鱼类,具有病程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特别是水温持续在28℃以上、高温季节后水温仍保持在25℃以上时发病率高,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2、锦鲤疱疹病毒病:主要危害鲤和锦鲤,病毒传播迅速,可感染各龄的鲤与锦鲤,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发病适宜水温23~28℃(低于18℃、高于30℃不会引起死亡),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3、鲤浮肿病: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等特点。病鱼的临床症状为昏睡、凹眼、烂鳃、皮肤溃烂等,与锦鲤疱疹病毒病症状相似。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4、细菌性肠炎病:是草鱼、青鱼的高发病,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发病,鲤、鳙也有少量发生该病。水温在18℃以上病情开始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各草鱼、青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5、车轮虫病:是由大量、多种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皮肤或鳃部引发的疾病,主要有显著车轮虫、粗棘杜氏车轮虫等,是我国养鱼生产中比较流行和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全国各地的养鱼区均有发生,在连续阴雨天气要尤为关注该病的暴发。

6、锚头鳋病:对各龄淡水鱼类都可造成危害,尤以对种鱼危害最大,水温在12~33℃期间锚头鳋大量繁殖,并引发疾病,全国各地均可流行,其中以广东、广西和福建较为严重。

(二)虾类可能发生的疾病

1、白斑综合征:一般水温在18~30℃时易暴发,主要危害对象为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另外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克氏原螯虾主养区也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2、桃拉综合征:俗称红尾病,主要危害凡纳滨对虾,发生在虾的蜕皮期,病虾不吃食或少量吃食,发病对虾尾扇发红,甲壳下皮肤出现点状坏死。通常在气温剧变1~2天,特别是水温升至28℃以后易发病。全国各凡纳滨对虾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三)蟹类可能发生的疾病

河蟹肠炎病:是河蟹养殖中的常见多发病,尤其在梅雨或高温季节更易发病。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质恶化,底质败坏,投喂的饵料不新鲜等造成。各河蟹养殖地区均需注意防控该病的发生。

(四)其它类可能发生的疾病

1、鳖肠型出血病:又称出血性肠道坏死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发的疾病,在我国大部分养鳖区普遍流行,具有传染快、来势猛、死亡率高、危害严重等特点。发病的适宜水温为25~30℃,我国南方鳖养殖区更要密切关注。

2、鳖腮腺炎病:发病早期,少数鳖背甲上有白斑症状出现,容易被忽视或误诊,患病鳖有颈部肿大,全身浮肿,脏器出血等症状。鳖鳃腺炎病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稚、幼鳖生长期。流行季节为6~9月份。水温在25~30℃之间发病最为严重。各养殖区要严加防控。

此外,一般养殖的淡水鱼类还需注意防控烂鳃病、赤皮病、细菌性肠炎病和指环虫病等。罗非鱼需注意防控链球菌病和罗湖病毒病。斑点叉尾鮰重点防控鮰类肠败血症。大黄鱼需重点防控刺激隐核虫病。虾类还需注意防控肠炎病和弧菌病等。

二、防控措施

(一)适时调节好水质。可进行换水、加注新水,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溶氧充足。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等方法调节水质。在我国南方养殖池塘的表层水温仍可达到较高的温度,过高的水温不利于多数养殖品种的生长,需适当加高池塘水位,既可使水温适宜水生动物的生长,也可保持水质的相对稳定。

(二)加强对投喂饲料的管理。要保证投喂的饲料新鲜,不变质。在确定好日投饵量后,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鱼类吃食等情况合理安排投喂量,尽量减少残饵产生,鱼病治疗期间适当控制投饵量。

(三)科学使用增氧机。通常每天凌晨开启增氧机一段时间,中午再开启2~3小时的增氧机,促进水体上下交换,通过增氧机的搅动,使上层溶氧高的水体到达底层,保证整个池塘上下层溶氧的平衡。经常开启增氧机也可打破水体的温度分层现象,使养殖品种处于适温范围内。

(四)适当补充营养。高温期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三黄粉、免疫多糖等,以增强水生动物体质,提高抗病力。

广东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9月份广东省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并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要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俗称“偷死病)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各养殖主产区要加强对这些病害的监测,提前做好防控措施,防止出现暴发流行。

一、病情预测

1、淡水养殖鱼类:易发生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细菌性败血病、烂鳃病、肠炎病、溃疡病、诺卡氏菌病和虹彩病毒病等,重点关注全省养殖区域。

2、草鱼:鱼种阶段易发生出血病,重点关注全省草鱼池塘养殖区域。

3、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重点关注粤西、珠江三角洲养殖区域。

4、甲鱼:易发生腮腺炎病、红底板病,重点关注珠江三角洲养殖区域。

5、海水养殖鱼类:易发生刺激隐核虫病和虹彩病毒病等,重点关注沿海养殖区域。

6、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等,重点关注粤西、珠江三角洲等高密度养殖区域。

二、防治措施

1、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造成水质恶化,易诱发各类水生动物病害。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水质改良剂等方法调节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换水、加注新水,保持池塘溶氧充足,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

2、在高温季节,池塘表层最高水温可能会达到34℃左右,超过了养殖品种正常的生长适宜水温,池塘水温过高不利于多数养殖品种的生长,在高温季节适当加高池塘水位,一方面可获得适宜的水温,另一方面可保持水质的相对稳定。

3、科学的开启增氧机,坚持每天凌晨及时开动增氧机,中午再开启2-3小时的增氧机,促进水体上下交换,通过增氧机的搅动,使上层溶氧高的水体到达底层,保证整个池塘上下层溶氧的平衡。高温天气池塘的上层水温度高,下层水温度低,会出现水温分层的现象,因此,高温天气开动增氧机的另一个目的是打破水体的这种分层现象,使养殖品种尽量处于适温范围内。

4、科学调整饲料的投喂量和时间,高温期中午上层水温明显升高,因此上午可早喂,下午晚喂,减少养殖品种因摄食造成烫伤。高温期是水生动物病害的高发期,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三黄粉、免疫多糖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随着养殖品种的摄食量大增,生长速度加快,以及高温期水质易恶化,鱼的肝胆承受压力大,所以建议定期内服保肝利胆药物,增加鱼的抵抗力。

三、主要病害的防控措施

1、预防刺激隐核虫病:(1)网箱合理设置,使水流交换顺畅,放养密度要适宜。(2)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减少冰鲜鱼、鲜鱼做饲料。(3)淡水浸浴病鱼3~20分钟。(4)投喂多维和免疫增强剂等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

2、预防罗非鱼链球菌病:(1)减少饵料的投喂,尽量降低放养密度,减少应激因素和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开增氧机的时间,保持池塘溶氧充足,有条件的适当降低水温。(2)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和免疫增强剂增强体质,可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全池消毒,控制水体中的有害细菌。

3、预防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1)用含溴制剂对塘底进行消毒。(2)根据盐度的不同,搭配草鱼、革胡子鲶、美国红鱼或军曹鱼进行混养。(3)为了降低对虾消化道pH,建议每天投喂1-2次经过乳酸杆菌发酵的饲料。

病害防治方法应根据养殖品种的实际情况,在专业机构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

江苏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9月份,进入"白露"、“秋分”节气,气温水温下降,水体环境适宜鱼类生长,饲料投喂进入高峰期,鱼类生长速度加快。但昼夜温差加大,养殖池水变化剧烈,水中溶氧量降低,加上养殖池中残饵、粪便普遍较多,易引起水质恶化,水产养殖再次进入病害易发期。应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鱼及时捕捞上市,降低养殖密度, 做好鱼病防控,化解养殖风险。

一、病情预测

1、鱼类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肝胆综合症: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2、鱼类锚头鳋病、指环虫、鲫鱼孢子虫等寄生虫病:各淡水鱼主要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3、鲫疱疹病毒病:重点关注盐城、泰州、扬州、常州地区。

4、河蟹烂鳃病、肠炎病、颤抖病等:重点关注苏州、泰州、盐城、南通等地区。

5、虾类弧菌病、白斑病毒综合症、肝胰腺坏死症等:重点关注盐城、苏州、南通等对虾主养区。

二、防治措施

1、鱼类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拌食三黄粉、大蒜素等预防;治疗时内服抗菌药物,购买国标渔药严格按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

2、鲫疱疹病毒病::⑴在该病流行之前,在饲料中添加适宜的免疫增强剂进行免疫预防。⑵针对鱼体上的常见寄生虫和从患病鱼体中分离的致病菌,利用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精选高效药物。避免多次、大量使用各种药物对养殖鲫鱼造成的应激性刺激。(3)通过化学药物和微生态制剂调节池塘水质,优化养殖环境。(4)患病期间可采用 “休克”疗法,采取不换水、不泼洒外用药物、不内服抗生素、减少或停止饲料投喂,加开增氧机,保持水体溶氧充足。并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抗病毒天然植物药物,病情可以得到逐步缓解,

3、鲫鱼孢子虫病:彻底清塘,杀灭水体中寡毛类是预防的措施之一。黏孢子虫病重点在于杀灭水体中的放射孢子虫及虫体感染鱼类后的前孢子阶段。治疗可使用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中草药,淡水鱼类每立方米水体每次使用百部贯众散3g全池泼洒,连用5 天。或选择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原虫药治疗。在投饵方面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投喂,保证鲫鱼可以充分摄食,健康生长。

4、鱼类肝胆综合症:应注重饲料的合理投喂、粗细搭配,添加Vc、免疫多糖等增强免疫能力,避免饵料过量投喂、营养不均衡。

5、虾、蟹纤毛虫病:适量换水、投饵,保持水质、底质清洁,可预防纤毛虫病的发生。若虾、蟹体表寄生虫数量较多时,可用浓度10-15克每立方米茶籽饼全池泼洒。

6、河蟹的黑鳃:做好水质调控,投喂新鲜的饵料;精粗饲料合理搭配;适量拌入多维、免疫多糖等增强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等有效防病。

湖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湖北省9月份进入夏末秋初时期,早晚温差较大。此阶段水温适宜水生动物生长,鱼病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将有所减缓。

一、病情预测

1.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鳊鱼等常规鱼类易发生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打印病和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关注区域为湖北全省水产养殖区。

2.草鱼、鲢鱼、鲫鱼易发生车轮虫、指环虫病,主要关注区域为湖北全省水产养殖区。

3.黄鳝易得出血病、肠炎病,主要关注区域为湖北省内仙桃、监利、洪湖等主养区。

二、防治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加强巡塘,密切注意鱼的动态。

2.注意调节水质,适时换水或加注新水。

3.每个月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平均水深1米每亩用15-20公斤生石灰。

4.适时开增氧机增氧,改善水质。

5.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

6. 投料严格做好“四定”。

(二)防治方法

1.对草鱼等常规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细菌性败血症,治疗外用:二氧化氯,一次量,每1m3水体0.3~0.5g全池泼洒。内服:氟苯尼考,一次量,每1kg体重鱼拌饲15~20mg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

2.草鱼、鲢鱼、鲫鱼车轮虫和指环虫病防治措施:用0.7g/m3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3. 黄鳝出血病的治疗:可用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每1kg体重鱼15~20mg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黄鳝肠炎病可用甲砜霉素,每1kg饲料7g拌饲投喂,疾病流行季节,1天1次,连用5天。

四川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9月份将进入秋季的“白露”和“秋分”,四川省气温逐渐下降,预计在18℃~33℃之间,水体负载力达到高峰,残饵及代谢物沉积较多,病原体容易滋生,易诱发水生动物疾病。如遇暴雨、强对流等灾害天气,容易造成水质突变缺氧泛池或氨氮亚硝酸盐中毒等情况的发生,应加强饲养管理,提前做好防范。

一、警惕病害

1. 草鱼:易发生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中华蚤、锚头鳋病等。

2. 鲢鳙鱼: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烂鳃病、打印病、中华鳋、锚头蚤病等。

3、鲤、鲫鱼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指环虫病等。

4、大口鲶、鲈鱼易发生腐皮病、溃疡病、指环虫病等,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斑点叉尾鮰“传染性套肠症”、柱形病病等。

以上疾病,全省各养殖区、苗种繁育场、点均需予以高度关注。

二、防控措施

1、加强水质管理。适时加注新水,开机增氧;泼洒生石灰、微生态制剂等措施改良水质。坚持早、中、晚巡塘,密切关注天气、养殖水体、鱼类活动情况变化,预防暴雨、雷电、泥石流等灾害的影响,加固防洪、防逃设施,暴雨过后,对水体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2、科学饲养。投喂优质的饲料,饲料营养要均衡合理,可适量维生素和添加免疫增强剂,提高鱼体的抗病力,掌握好投饲量,不使用霉变饲料,控制养殖密度。

3、做好疫病预防和用药工作。积极抓好鱼病预防,及时清除残余饲料,定期消毒养殖水体、投饲台、养殖工具、周边环境。发现死鱼及时捞出,有条件做实验室病原菌检测和耐药性实验,一旦发现病情,有针对性的科学规范用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三、治疗措施

1、细菌性败血症,外用:每立方米水体,含氯石灰(漂白粉)1克或漂白粉精(有效氯60%~65%)0.3~0.5克,全池泼洒,或大黄,每立方米水体2.5~3.7克,先将大黄用20倍重量的0.3%氨水浸泡提效后,再连水带渣全池泼洒, 15天1次。内服: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每千克体重为15~20mg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5天。

2、烂鳃病、赤皮病、打印病、肠炎病:外用:8%溴氯海因,每立方米水体0.2~0.3克,全池泼洒,15天1次;或10%聚维酮碘,每立方米水体0.5~1毫升,全池泼洒,15天1次。内服:氟苯尼考、甲砜霉素或恩诺沙星等敏感药物拌饲投喂,按说明书使用。

3斑点叉尾鮰柱形病:保持养殖水体清洁,控制放养密度,减少应激是重要的预防措施,每千克体重,脱氧土霉素20~30毫克或氟苯尼考10~20毫克,连用5~7天。

4、指环虫病:指环虫病:90%晶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0.5∽0.7克,全池泼洒,7天后,再泼洒1次;或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4克,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用3∽5天。

5、中华鳋病:含氯石灰(漂白粉),每立方米水体15克,带水约30厘米清塘,或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每立方米水体70毫克,放养前浸浴20~30分钟。

6、锚头鳋病:90%晶体敌百虫,每立方米水体0.3~0.7克,全池泼洒,可杀死池中锚头蚤的幼虫,一般每1月内须连续用2~3次,每次间隔天数随水温而定,水温高时,间隔的天数少,反之则多;或马尾松针叶,每立方米水体37.5克,捣碎出汁液,全池泼洒;或用新鲜带叶松枝,每立方米水体115克,扎成数捆放于鱼池中浸沤。

对于上述话题,你也有话要说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真知灼见吧!

点击“大拇指”,让我感受你对我的爱!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