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前一天,宜宾城区气温31°C,稍微运动仍然大汗淋漓。翠屏区金坪镇高洞村87岁的老汉黄云河,独自带着几把苦蒿在城区二坎子一带走街串巷叫卖。老人耳背,但是精神头十足,每隔一天进城卖一次苦蒿,自己挣钱自己花,不找儿女拿钱用。
卖蒿老人黄云河,87岁自食其力
“卖苦蒿,卖苦蒿,(一)块钱一把,清热解毒,泡水喝,吃了好!”8月7日上午10点,宜宾城区春畅街,小巷里传来清脆的叫卖声。一名身体单薄的老大爷,背着竹背篓沿街叫卖,回应者寡。走完一条街,基本无人问津。但老人毫不在意,仍然高声叫卖,好像他的叫卖是在和自己交流。走完两条巷子,好不容易卖掉一把蒿,收入一元钱,老人马上开心起来,眉头上翘并吐出舌头,居然做了个鬼脸。
卖蒿老人黄云河,87岁自食其力
据老人介绍,他叫黄云河,今年已经87岁,是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高洞村(一步滩)人氏。家有儿子儿媳、孙子辈等晚辈,子女们都在宜宾城区打工挣钱,每天回家居住。老人从多年前起,就开始在当地山上寻找苦蒿等草药,背到宜宾城区卖钱。“我只卖一块钱一把,泡水可以喝一个月,清热解毒,吃了好。”老人说,自己卖草药每年能收入3000多块钱。
卖蒿老人黄云河,87岁自食其力
“我头天上山寻蒿,捆扎成把,第二天进城来卖。”黄云河说,他要赶30来公里路,一大早到宜宾城区洞子口菜市场,卖到散场后,就走街串巷,基本要卖完才回家。“一天40把左右,来回8元车费,早饭吃1.5元稀饭,每次纯收入30多块钱。”老人说自己有养老补贴,自己卖蒿的钱自己花,不问家里要一分钱,减轻了儿孙们负担。
卖蒿老人黄云河,87岁自食其力
记者注意到,老人耳背,交流困难。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生意”,他路过的地方,只要有人流露出对苦蒿感兴趣的表情、或者问询搭话,老人就会凑上去详细解释苦蒿的功效,也不管别人跟他说什么。老人说,苦蒿在农村很常见,但城里却很少见,泡水喝又确实有功效。因此,他进城卖苦蒿,几年来“生意”都比较好。
“我隔天上山,隔天进城,天天活动,身体好了,精神也好了。”黄云河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因为卖蒿有收入,手里常有零花钱,跟村子里其他同龄老人比起来,他的日子显得“更加滋润”。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罗敏
编辑 敬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