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盐碱水绿色养殖技术模式》——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一、盐碱渔业产业化发展规模
“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华北滨海地区及沿黄地区开展盐碱水养殖。在河北沧州形成了万亩盐碱水健康养殖示范区,技术辐近20万亩,新增产值 7.78 亿元,新增利润 3.54 亿元。河北唐山也形成了8 000余亩的盐碱水养殖示范区,技术辐射 5 万亩。此外,山东江苏、天津、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吉林、河南、新疆等省份均不同程度盐碱水资源渔业开发利用,为盐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创了新途径。
相对于国外盐碱水养殖处于研究和中试阶段,尚未形成新产业的现状,我国盐碱水养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盐碱水受气候、人类活动等影响较大,缺少系统地体现我国盐碱水资源现状的基础数据,又因盐碱水质类型多样、水化学组成复杂、关键核心技术覆盖率不足,其技术辐射推广进程不甚理想。
二、适宜盐碱水养殖对象
我国盐碱水域分布广泛、水质类型多样,近年来水生生物适应盐碱环境的机制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他们以盐碱水域土著品种裸鲤、雅罗鱼、大鳞鲃等)、模式生物 (青鳉等)、经济品种(南美白对虾、异育银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生理学以及耐盐碱基因筛选方面的研究,发现了酸碱调节、渗透压调节、免疫调节以及能量代谢等多个与盐碱调节相关的代谢通路,为盐碱驯化及评价提供了基础通过建立盐碱耐受性能评价方法,从鱼、虾、蟹、贝、藻中筛选出了梭鱼、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西伯利亚鲟、咸海卡拉白鱼、美国红鱼、黑鲷、大银鱼、异育银卿、中国明对虾、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青蛤、钝顶螺旋藻等近 20 种适宜盐碱水质养殖的物种,近年来又从国内外天然盐碱水域中开发出瓦氏雅罗鱼、达里湖卿、大鳞鲃等土著种。其中凡纳滨对虾、梭鱼、异育银鲫和罗非鱼已经在盐碱水中进行了规模化养殖,推动了盐碱水养殖的发展进程。
三、盐碱水质改良调控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首次从渔业角度研究了我国盐碱水质水化学组成与类型,发现了制约盐碱水开展水产养殖的关键因子,研发了高碳酸盐碱度、离子比例失调型盐碱水质改良方法,使原先人畜无法饮用、农业无法利用的盐碱水成为养殖用水.在陕西硫酸盐类钠组I型、河北氯化物类钠组I型等非海洋性咸水中养殖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日本囊对虾、斑节对虾、罗非鱼和梭鱼等获得成功,开创了我国盐碱水养殖先河,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对于国外研发的盐碱水质改良优化措施,我国在盐碱水质改良优化方面不论从研发时间还是技术水平上均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盐碱水质类型繁多,现有的水质改良优化技术仍不能对已经发现的 10 余种盐碱水质类型进行全覆盖,从而制约了盐碱水资源的开发以及水产养殖技术的推广。
四、盐碱地健康养殖技术
我国开展了以沿黄地区为代表的盐碱池塘生态学相关研究,分析了盐碱池塘浮游植物季节演替、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养殖环境的影响,研究了浮游植物与主要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关系;对盐碱池塘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以及细菌组成的多样性和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探讨了其在盐碱地对虾养殖中的生态作用;对盐碱池塘不同养殖模式的鱼类产量、负荷力和能量利用进行了初步比较。
针对盐碱水质具有明显区域性和水型多样的特点,华北地区创建了以养殖凡纳滨对虾为主的对虾与红罗非鱼、对虾与梭鱼、对虾与青蛤等的生态混养模式,并探索了“枣基塘”“上粮下虾”“上农下渔”等原位和异位盐碱水土资源渔农综合利用模式;东北地区探索了 9 种典型的碱性湿地渔业开发途径,利用盐碱水的高碱性探索工厂化养殖模式,对苏打型盐碱化芦苇沼泽地研究了“苇-蟹-鳜-鲴”模式;东部地区利用准化池塘探索盐碱水生态养殖标准化的可行性;西北地区利用天然盐确水域开展放牧型增养殖模式,并进行了宜渔低洼盐碱湿地湖塘养殖试验。
我国建立的盐碱水土资源渔业利用模式,在规模、产量和效益等方面均高于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
五、盐碱渔业区域生态治理潜力
实践证明,挖池抬田并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形式对盐碱水土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可以缓解土地次生盐碱化程度,产生显著生态效差,地监测去明,华北滨海盐碱地经过三年台田——浅池模式的水产养殖,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分含量大幅度下降,土壤脱盐效率最高可达含到 70%以上。鲁西北地区应用基塘系统开展了养殖试验,改变了洼地原有的自然状况,并且向良性转化。东北苏打型盐碱地进行的-鱼-苇蒲开发结果表明,开发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盐分含量下降,养鱼稻田的土壤微生物总量明显增高、土壤酶活性进一步加强。
盐碱水养殖可以将荒置的水土资源变废为宝,并逐渐改善盐碱地区的生态条件,其区域生态治理潜力已经得到初步认可,但国内外相关的基础研究和生态修复效果的长期性、系统性评价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