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至25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湖北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了《湖北省中医药条例》实施情况(以下简称报告),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505万亩,全省规上中药企业162家。
报告指出,《湖北省中医药条例》2019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三年来,湖北省充分发挥荆楚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制造加工为重点,以中医养生文化旅游为延伸,推动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505万亩,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43个,全省规上中药企业162家,三年营业收入1118.01亿元,占全省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30%。
湖北省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上着力抓了三个关键环节:基地建设方面,初步建成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为核心的三大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全省约50个县市区将中药材产业链作为地方主要农业产业链。全省30个重点中药材品种总规模占全省中药材总量的50%,英山县和恩施州道地药材产业获批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依托武汉光谷生物城建设“湖北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立华中地区最大的中医药生产基地(中联药业中医药产业园),产业链品牌价值138亿元。
品牌创建方面,湖北省确定11个县市14个品种为首批湖北道地药材“一县一品”建设试点,评选“十大楚药”和“五大特色药材”,形成了“四大蕲药”“九资河茯苓”“利川黄连”“福菊花”“英山苍术”等一批道地药材品牌。6家企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试点,销售规模达2亿多元。建立湖北(蕲春)李时珍中药材交易中心,每年举办李时珍中药材交易会,中药材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持续拓宽。
融合发展方面,启动湖北中医药康养游暨李时珍蕲艾文化游推广活动,全省3个单位入选第一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和基地创建单位,建立了4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0个单位被确定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区(基地、项目)创建单位。在十堰、黄冈等地开展“医养结合”试点,蕲春、麻城、罗田等地培育一批中医药文化生态园、大健康小镇。2021年,麻城菊花旅游休闲收入约6亿元,助力菊花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有力推进了“中医药 ”融合发展。
除此之外,湖北开展了全省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了中药数据库和特有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基因库。全省中药品种共计354科4457种,采集中药标本79789份。发现新属1个、新种12个,编纂出版《中国中药资源大典》(神农架卷)、《本草纲目新编》。建设中医古籍馆1个,整理传统知识16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