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农牧业往往是“靠天吃饭”,农民信用意识缺乏,农村信贷又面临抵押难、担保难等困难,导致农村金融市场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三农”经济发展艰难缓慢。面对这一难题,青海农商银行(农信社)找到了破题之匙。
近年来,青海农商银行坚持把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深耕“三农”、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市场定位,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覆盖面,为实现产业兴旺和农牧民生活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加速度”
玉拉村,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玉拉”为藏语音译,寓意粮仓。因西纳川河穿流而过,土壤肥沃,自然资源条件好,具有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天然优势。
2018年,玉拉村党支部在多巴镇党委的支持带领下,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成立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修建1046栋温室,塑料大棚260座,草莓脱毒繁育中心16000平方米,主营蔬菜加工,贮藏,蔬菜种植销售。
2021年,玉拉村党支部依托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农产品行业中率先打响了“玉拉农家”果蔬品牌。2022年,为延长产业价值链,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计划开启产业转型,投资建设草莓育苗基地,可是筹集资金投入却成了难题。
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员工正在修剪草莓苗。
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说:“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农商银行主动对接玉拉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我们提供了150万的贷款。其中,有50万的‘乡村振兴·富村贷’是农商银行和青海农担公司共同发放的涉农贴息贷款,实际利率仅为0.925%,为我们由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转型提供了金融支持,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无独有偶,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夏塘村集体经济也在农商银行的滴滴“活水”中逐渐成长起来。
盛夏时节,走进夏塘村,村后的山坡绿草如茵,牛羊正悠闲地吃着青草。在当地,养殖牛羊是农牧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夏塘村委会副主任马忠义说:“过去因为缺少资金,难以形成规模养殖,只能养几只牛羊,用来解决温饱问题。现在好了,我们村被评为了‘信用村’,家家都是‘信用户’,村里196户人家,有130多户都贷了信用贷款,现在村民买牛羊的需要贷款时非常便利,随用随贷。”
有了金融助力,夏塘村的牛羊养殖产业发展更见起色。近年来,夏塘村走出了很多养殖大户,有些养殖大户依靠政府推出的“飞地经济”模式前往甘肃省张掖市进行养殖发展,有些则在县域内承包草地、修建养殖棚扩大发展。
据悉,青海农信已完成省内369个乡镇、4173个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以仅占全省14%的存款量,投放了全省95%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投放了73%的农牧户贷款和69%的普惠型涉农贷款,累计支持的农牧户达78万户,小微企业36万户。
发展乡村旅游,开启助农增收“致富门”
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田家寨村,较早前这里是一片荒滩地,2016年,当地政府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多措并举助推市场主体参与规模生态种植和乡村旅游。
“千紫缘”成立之初,只是从事规模生态种植,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一家占地3600余亩,集“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科研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业企业。
“园区规模逐步增大,业务日渐增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2019年,发展太空植物博览园项目时,我卖掉了西宁的房子和铺面,但是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好在农商银行为我提供了贷款,这个项目才能顺利完成。去年,因为办理园区土地出让手续用掉了大部分流动资金,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在危急时刻,农商银行以临时授信的方式批了500万元的贷款,再次帮助我渡过了难关。”千紫缘农业科技博览园董事长蔡有鹏说。
千紫缘园区内负责人正在介绍园区自产产品。
蔡有鹏介绍,从2016年至今,企业吸纳了田家寨镇28个贫困村、721户贫困户、2003名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资金915.7万元,每年按入股资金的6%进行分红,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和30多个小吃摊位,不仅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还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及乡村旅游大力发展。
和“千紫缘”一样,受益于信用贷款发展乡村旅游的还有祁连县八宝镇麻拉河村。
麻拉河村地处卓尔山景区腹地,是卓尔山的“后花园”。时值盛夏,正是卓尔山的旅游旺季,看着络绎不绝走进村里住宿、吃饭的游客,麻拉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均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刘均说:“咱们村就在卓尔山脚下,近年来,来祁连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凭借地理优势,村里很多人家开了农家乐。起初,村民手里也没钱,就在自家院落内收拾几间房屋为游客提供住宿。后来,通过‘整村授信’,村民有了贷款渠道,开始扩大经营,也都挣了钱,现在人均收入达到14700元。”
据统计,祁连农商银行已评定信用村44个,占全县45个行政村的97.78%,评定信用户10094户,占全县常住农牧户户数的96.28%。2023年初,全面完成信用户年审增信工作,实现农牧信用户增信2.5亿元,授信余额达9.53亿元,用信余额达6.20亿元,有效解决了当地农牧民发展产业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的难题,也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做强特色产业,蹚出一条群众“共富路”
在青绣数字化经济总部刺绣车间,绣娘们正围坐在桌前,小小的绣花针灵巧地在布料上来回穿梭。“我每天来这里上班,每月能挣3000多元。”61岁的席金莲过去从没想过自己日常的针线活能够成为一门挣钱的手艺,如今她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带动村内的其他妇女一起来做绣活。
“青绣”能够成为青海省农牧区群众增收的阳光产业,是银企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2023年5月,在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发放的500万元流动资金信用贷款的支持下,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流动资金困难问题得到改善。同时,结合西宁农商银行为个体户绣娘推出的新型信贷产品“青绣贷”,由总部作担保,为季节性绣娘提供原料收购资金,助推青绣产业高质量发展。
“青绣”是土族盘绣、贵南藏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河湟刺绣等的总称,是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近年来,青海省通过设立“青绣”扶贫就业工坊、认定省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让古老的“青绣”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指尖上的青绣”成为青海的新名片。
和“青绣”一样带动群众富起来的还有青海拉面。
青海拉面始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20世纪80年代起,11万化隆人到全国各地开店创业,2006年化隆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拉面经济”产业,先后向各地派驻了46个拉面经济服务办事处,常年为拉面企业和拉面从业者提供各项服务。
“我们村有325户人家,其中有118户、452人自己开了拉面馆,占全村的三分之一,年收入达16万元左右,拉面店分布在广东、天津、北京、西安等地,也算是依托‘拉面经济’打赢了脱贫攻坚仗。” 化隆县公义村党支部书记谭海买说。
公义村曾是化隆县最穷的村,十几年前,为了摆脱贫困,谭海买先后去广东、上海开拉面店。开店初期,手里都没有本钱,七八个人合伙开一家拉面店轮流经营,每个人从农商银行贷款7000元左右。
2017年,谭海买当选为公义村党支部书记,他回到家乡开了一家拉面馆,通过邻帮邻、亲帮亲的方式带动村民发展“拉面经济”。如今,公义村从化隆农商银行贷款的有120户,贷款金额约700万元,贷款额度也从最初的几千元提高到现在的几十万元。
化隆农商银行董事长谈重杰说:“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拉面经济、拉面产业开展的,打造‘拉面银行’是我们的发展定位。2021年初,化隆农商银行设立了拉面产业综合金融服务中心,开展包括信用贷款、结算及‘拉面产业’上下游的各类金融服务。目前,已累计发放拉面贷款1000多笔,金额约3亿多元。”
近年来,青海省农商银行系统围绕青海特色产业,积极打造“一乡一品”特色金融服务,量身定制“特色温棚贷”“青绣贷”“高原牦牛贷”等多款差异化的信贷产品,有力支持了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