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特摘选姚小华、王开良专家针对油茶防雪冻栽培技术的文章进行技术经验分享,给会员单位在冬冻时节予以参考。
油茶防雪冻栽培技术
姚小华 王开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富阳 311400
一、油茶雪冻危害
我国中北亚热带地区经济林受损比较严重,主要受损树种有枇杷、杨梅、榧、柑桔、油茶等常绿树种和山核桃等落叶树种;常绿树种受损程度远大于落叶树种;大部分经济林主要受损表现有:倒伏、主侧枝折断、雪压、果序、果实冻伤并落果、枝梢冻死、苗木冻拨、大量落叶等。
与杨梅、枇杷等亚热带常绿树种相比,油茶具有枝条韧性强,开花后幼果不易伤害等优点。但这次由于与常年不同的冰冻严重性也使油茶在不同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根据调查结果,油茶受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龄主杆侧枝折断
主侧枝折断在树冠直立且失管的低产林分中表现明显。这些林分主要特征是密度偏大,长期荒芜后树体高大,冠层高且外移,结果枝短而细弱,病虫害较严重。在广东连州低产林分调查表明,断枝植株占20%以上。在断枝植株中,多数植株出现不同枝梢折断,以3-4龄级侧枝占比例最高,达到88.7%。结果枝折断比例为42.8%,骨干枝折断比例为4.3%。
(二)树木倒伏
同样油茶植株受冻倒伏主要发生在土层浅薄、坡度大的低产林分中,但在林分中发生株数占总体比例较少。
(三)造林苗木地下冻拨
年前新造林是近年为了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采取的措施。但今年年前造林普遍受灾,各地造林成活率约下降10%-20%,主要由于长期低温林分土壤冻拔所引起。如浙江建德2007年12月高产新品种新造林林地冻拔造林死亡率达到32.1%。
(四)造林苗木枝叶伤害
新造林普遍枝叶受损。主要表现在叶局部或全部冻坏,严重的甚至芽体和枝梢冻死。根据3月底调查,年前造林的浙江金华、建德叶受损达100%,枝条受损分别达21.4%和25.3%,芽体受损分别达到12.5%和17.4%。
(五)其它受灾表现:落叶量增大,减少了光合作用面;少量落果减少产量;雪压冰冻使冠形改变。
二、油茶雪灾后恢复技术
1、选择适宜地区发展。油茶新发展区域以中心栽培区和适生栽培区为主,避免在北部边缘栽培区及以北地区发展油茶。新造林分立地选择海拔在500m以下,坡度在25度以下,土层厚度在40cm以上红黄壤山地或缓坡地,并尽量避免高山区、风口、迎风面造林。
2、防止苗圃苗木受冻。油茶苗木培育选择在易排灌立地,不易选择在山谷风口区,苗木移植宜在秋季或春季,寒潮影响时不宜移植。苗木在寒潮前要盖草或盖小拱棚。及时除去棚上积雪。
3、及时救治受害植株。受雪压冻害新造林分在温度回升后及时进行苗木扶正与培土,及时剪除受冻害部分的枝叶,进行伤口保护。进行林地开沟排水。
4、部分倒伏油茶植株扶正后培土,进行林地清理。死亡植株采用高产新品种苗木进行更替补植。补植苗木要求根系发达,苗高在30cm以上。
5、选用早中花避寒品种。选用由本地或比本地更偏北地区选出的早中花期的品种,提高抗寒性。避免跨区域调运物种或品种。
油茶野生群体中开花时间相差很大。在不同地点选育的无性系间也存在显著差异。选用金华油茶优良无性系的种质资源收集圃内530个油茶无性系中109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调查无性系中有1个特早花期的无性系和15个早花期的无性系,对于抗冻避寒生产有重要作用,特别适合我国北缘产区种植。这些无性系都在10月15号之前进入盛花期,有利于在北方早霜来临之前开花授粉。从历年气象资料看,我国油茶产区在11月极端低温基本上在0℃以下,有的主产区县在-5℃以下。在此基础上通过北缘产区进行中试,将为该区域选出高产、避寒新品种。下图所示不同无性系间盛花期情况,早晚相差达1个月左右。
早花无性系与晚花无性系对比图
新品种林分造林后及时打顶,促进形成矮化树体。通过打顶修剪、拉枝等方法早期培养树体不同方向骨干枝,形成匀称树冠结构。
6、进行林分施肥和间种,恢复树势。受冻后林分应在4月上旬油茶开始新发枝前及时施追肥,有利于恢复生长。新造林头3年进行绿肥、豆科低矮作物间种。幼龄林每年施肥2次,每次每株100g复合肥。结实林分春季芽萌动前,距树干30-40cm处环状沟施有机肥和复合肥,每亩施有机肥1000kg或复合肥50kg。秋季或采果后多施磷、钾肥。
7、结合低产林改造,采用新品种更新改造、逐步替代、强化抚育、品种置换等方式恢复林分合理群体结构,提高低产林分结实能力。在低改中强调降低林冠高度,培育合理树冠、树体结构,最终形成均匀合理的林分结构。对于大树嫁接改造生产林分或采穗圃,嫁接成活后及时去除萌生枝,培育匀称枝组结构。嫁接后前5年要进行适当支撑。
8、重点防控油茶炭疽病、软腐病、蓝翅天牛、象鼻虫等油茶主要病虫害。
《林业科学》2008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