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自我“造血”功能,推进贫困群众脱贫成果长久长效
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智勇,在村里茶叶产业带动下,种了10多亩茶叶,去年收入6万元,他主动提出退出低保。图为隘口村茶叶基地。记者 李成辉 摄
开栏语
4月24日,全省扶贫工作暨作风建设年动员大会召开,宣布祁东县、双牌县、江永县、宁远县、鹤城区、洪江市、吉首市等7县市区脱贫摘帽。脱贫摘帽后,在脱贫攻坚期内国家和省里的扶贫政策仍保持不变。
在此之前,已有武陵源区、洪江区两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至此,我省51个贫困县市区中,已经有9个完成了脱贫摘帽,还有42个县市区的“贫困帽”待摘,脱贫攻坚依然任重道远。
祁东县、吉首市等最近摘帽的7个县市区,有哪些脱贫经验值得借鉴?脱贫路上又有多少值得记录的人物故事?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通过系列报道来一一呈现。
4月22日,吉首实现脱贫摘帽的消息传来,人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因为这一天,他们等了太久。
吉首市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和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腹地,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革命老区,也是省扶贫开发攻坚的“主战场”,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这样一个地方,脱贫摘帽的难度之大可以想见。
■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成辉 通讯员 彭明安
坪年村,“茶叶媳妇”越来越多
吉首市坪年村是一个苗族聚居村,地处吉首、保靖、花垣三县交界的矮寨大峡谷深处,这里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村民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生。
“种植的农作物不仅产量低,效益也比较差。”吉首市扶贫办主任刘筱华介绍,坪年村全村有222户91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8户338人,贫困发生率36.9%,是个典型的贫困村。
坪年村一组村民杨登生勤劳能干,把自家的3亩水稻和3亩玉米种植得比其他村民都好,但一年下来纯收入还是不到2000元。加之父母体弱多病,开支较大,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3年,杨登生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率先把6亩耕地改种黄金茶,此后经过精心培育管理,茶园已经连年丰产。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开春鲜叶收购价100元/斤,保守一点,按亩产100斤,每斤60元算,春茶每亩可得6000元。现在夏茶收购价在16~25元/斤,按照亩产100斤,每斤20元算,夏茶每亩收入2000元不成问题。秋茶的收入比夏茶要高,每亩10000元的收入是有把握的。”
正算着账,杨登生22岁的儿子杨任峰带着去年刚过门的儿媳采茶回来了。谈起恋爱经历,益阳来的媳妇刘丽晖笑了,“前几年我俩在外打工谈恋爱,他总是不带我回家,借口是村里正在修路,走不通。我俩到吉首后在城里玩,在乾州玩,甚至跑到凤凰去玩,就是没来他家一次。现在才晓得,那时他家里好穷,不好意思让我看。”
杨任峰插嘴道,“现在来看哪里穷了?家里的木房子和小阁楼连我的朋友们都羡慕,门前的公路也通了,村里连房前屋后的小路也铺上石板了,在家里种茶比在外面打工划算多了。”
茶叶不仅让村民发家致富,还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全村已经很少有人外出务工,大多在家种茶,只有农闲时节才出去打打零工。
“因为穷,村里青年找媳妇都困难。”坪年村支书杨红碧告诉记者,原来坪年村适龄青年有1/3以上是单身汉,但茶叶产业发展起来后,村子里嫁进来好多“茶叶媳妇”,“这两年嫁进来的外地媳妇已经有12个,不是坪年村的小伙子魅力变大了,而是坪年村的魅力变大了!”
刘筱华说,自2013年以来,坪年村大力发展湘西黄金茶产业,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2800亩,人均2.6亩,亩产8000元以上,已成为精准脱贫的当家产业。截至目前,全村所有建档立卡户已被省里认定全部脱贫,2017年坪年村成功退出贫困村,完成“村出列”任务。
黑木耳,也成脱贫致富的“法宝”
不仅黄金茶,连黑木耳也成了吉首脱贫致富的“法宝”。
张民应,吉首市丹青镇大坪村人,53岁,老婆是聋哑人,长期以来,两口子坚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儿子虽然在外务工,但对他本人来说,一生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距离其出生地63公里的吉首市。
尽管如此,千万重大山也没有磨灭掉张民应带领家里脱贫致富的想法,这个想法在2016年扶贫政策到来时化为了实际行动,在当地扶贫办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他种植了20亩黑木耳,收入30多万元,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并在大坪村形成了一股脱贫致富的“潮流”。
一生务农的张民应对农业生产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只要东西好,卖出去还是没问题的。”2015年下半年,他一下养了5头猪,养猪从来没超过2头的家人很不解。后来正赶上2016年猪肉价格飞涨的好时机,让他赚了1万余元,尝到了产业“规模化”的甜头。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张民应注意到了黑木耳——所有人都吃过,但几乎没见过怎么种植它。张民应了解到四川、贵州、麻阳等地有黑木耳种植,且效益可观,于是便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叫了7名农户一起去实地考察,把“怎么种?”、“如何采收?”、“卖给谁?”、“效益怎样?”等问题一一了解透彻。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在兜兜转转中,张民应找到了黑木耳产业,但资金问题是摆在面前的最大困难。60亩黑木耳项目,在完成租地、耕作等工序后,张民应手上已没有余钱。
幸运的是,大坪村是湘西州吉首市扶贫办挂点村,扶贫办领导在了解黑木耳产业发展规划后,以每亩1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投入支持产业发展,共60万元。同时,村里帮助张民应对接贫困户,采取分贷统还模式进行金融贷款帮扶,共16户贫困户同意与张民应合作,贷款给合作社用于发展黑木耳产业,总共80万元。
得益于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大坪的黑木耳品质上乘。2016年12月,张民应最多的一批产品被慕名而来的贵州客商买走,每斤29.5元,共4600斤,收入135700元。
60亩黑木耳基地落地大坪村后,张民应和老百姓有了另一种关系——“地主”和“长工”。刘筱华介绍,仅2016年,该黑木耳基地用工数量就达到了2000余人次,实际发放工资16.6万元,在基地务工建档立卡户20余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其次,分贷统还模式让与张民应合作的农户产生收益4000元/户,连续3年,共16户,每年6.4万元;再次,地租每亩600元/年,共3.6万元,使26户受益。
吉首市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多措并举,以发展各种产业为突破口,坚持长短结合,坚持突出特色,坚持市场导向,创新产业扶贫“新路径”,拓宽了贫困群众收入增长渠道。
吉首模式
利益联结
推进产业“联动式”扶贫
近年来,吉首市以“发展生产脱贫工程”为抓手,实行产业“联动式”扶贫,让“产业项目资金跟着穷人走”,有效激活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推进贫困群众脱贫成果长久长效。
“建立利益联结,推进产业‘联动式’扶贫,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刘筱华告诉记者,吉首市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实施“产业四级覆盖”。
刘筱华介绍,吉首市投入资金5872万元实施“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即结合产业扶持以奖代补政策,落实贫困户家庭帮扶项目,实现 “一户一产”,受益4.1万人;
投入整合资金1305万元实施“村级产业带动贫困户”,即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结合本地特色产业,与贫困人口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实现“一村一品”,全村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财扶资金总规模的125%以上收益分红,至少分红5年;
投入资金2453万元实施“乡级产业带动贫困户”,即以农业龙头企业、国营公司为载体,结合乡镇区域产业特色,通过农村流转土地,采用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的模式,与贫困户签订5年以上的分红合同,带动贫困人口0.5万人;投入资金9043万元实行“市级产业带动贫困户”,即用扶贫重点产业项目、金融扶贫小额信贷项目,采取委托帮扶模式,带动贫困人口1.2万人,保证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收益800元-1000元不等。
此外,还有主导产业“联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按照短期以黑木耳种植、稻田养鱼、畜牧养殖和旅游服务为主,中期以茶叶、猕猴桃等种植为主,长期以中药材、产业示范园等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为主的“短中长”产业发展模式,在特色农业上完成种植业40万亩,养殖业98.88万头(羽),稻田养鱼5000亩。建成了万亩示范园3个、千亩示范园12个、百亩示范园148个,直接受益贫困人口3.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