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范ICS 67.120.30 DB3305/T 30—2013 B52 DB3305 湖州市地方标准规范 DB3305/T 30—2013 湖州南太湖毛脚蟹 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送审稿)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Culture of Huzhou South Taihu Lake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s)in Pond outh 2013-10-15实施 2013-09-22发布 发布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305/T 30—2013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湖州市水产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湖州市农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海圣、沈乃峰、周志金、劳顺健。 I DB3305/T 30—2013 湖州南太湖毛脚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湖州南太湖毛脚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产地环境、放养前准备、水草种植、螺蛳投放、苗种放养、水质管理、水草管理、投饲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产品分级和包装与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湖州南太湖毛脚蟹池塘生态养殖,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407.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5065 无公害食品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78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 DB33/T 481 无公害河蟹苗种 3 定义 湖州南太湖毛脚蟹 指在湖州南太湖区域内养殖的、商品规格为雌蟹个体重达100g以上、雄蟹个体重达150g以上的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养殖区域范围为南太湖沿岸,主要涉及吴兴区织里、八里店、环诸和长兴县洪桥、夹浦、吕山、泗安、虹星桥、稚城、煤山等10个乡镇。 4 产地环境 4.1 环境 周围无污染源,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产地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要求。

4.2 水质 水源水质及养殖用水符合GB 11607和NY 5051的规定。 4.3 底泥 以沙质土最好,粘壤土次之,底部淤泥层不超过10cm。 1 DB3305/T 30—2013 5放养前的准备 5.1池塘设施 22面积6670m,26680m,池塘四周及中间开挖宽4m,6m、深30cm,50cm的蟹沟。池塘水位浅水区不低于1m、深水区不超过1.7m。防逃板内的塘埂宽度为1m,1.5m,塘埂坡度1:3。池塘底部平坦,塘埂坚实不漏水。池塘排灌水方便。 5.2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可选用塑料板、加厚簿膜、铝板等材料,埋入泥土深度15cm,高出埂面45cm,50cm,外侧每隔50cm,70cm用木桩、竹杆或水泥桩支撑,池塘四角处防逃设施呈圆弧形。在离坡底1/3处可用目大1.27mm(20目)的聚乙烯网布围拦,网布围拦下端埋入泥中25cm(其中深度10cm,剩余15cm沿上坡方向折后埋入泥中),上端露出水面30cm,网顶挂30cm宽的防逃光滑塑料板。 5.3池塘清整 2应清除过多的淤泥,暴晒。蟹种放养前30天用生石灰消毒,每667 m用量100kg,150kg,化浆后全池均匀泼洒。清塘以后的进水用0.32mm(80目)规格的绢网袋过滤。

5.4设置蟹种暂养区 在池塘中央或边上的深水区,用网围拦一块面积约为池塘总面积25%左右的蟹种暂养区。1月份暂养区内栽种伊乐藻。 6水草种植 6.1施肥 2蟹种放养前,在池塘干枯期施用基肥。每667 m用量为复合肥5kg左右,或经发酵完全的有机肥50kg左右。 6.2水草种类与种植面积 水草种植以覆盖池底面积的70%为宜,其中浅水区以苦草、轮叶黑藻为主,深水区以伊乐藻、黄丝草、金鱼藻为主。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各占池底水草种植总面积的30%左右,其它水草占10%左右。 6.3水草种植方法 2苦草:每667 m用籽量0.5kg,1kg, 3月底前在浅水区播种,保持水位10cm,播种前草籽先用水浸泡3天,5天,然后草籽和干细泥掺和后均匀散播。 2轮叶黑藻:使用前储存在水中。每667m芽苞用量2kg,3kg左右,3月份前在浅水区以芽苞播种,保持水位20cm,30cm。 2伊乐藻、黄丝草、金鱼藻:每667m用鲜草量50kg左右,在2月,4月份,在池塘深水区种植,保持水位30cm,50cm,采用植株移栽方法。 7螺蛳投放 2 DB3305/T 30—2013 2每667m螺蛳放养量为500kg,800kg。

其中2月,3月份放养200kg,5月份放养150kg,300kg,7月份放养150kg,300kg。螺蛳应来源于无污染的水域,投放时均匀遍洒于池塘内。 8苗种放养 8.1蟹种放养 8.1.1蟹种选择 蟹种应符合DB33/T 481之规定,要求附肢齐全,无病斑,无烂肢爪,鳃丝干净,规格为100只/kg,200只/kg大小均匀,剔出性早熟的1龄蟹种。以本地培育的蟹种为佳。 8.1.2放养时间与密度 2放养时间在每年惊蛰之前,以水温4?,10?为宜。放养密度为每667m 600只,1000只,设置底增氧设施的池塘可适量增加。 8.1.3 放养方法 先将蟹种放在池塘暂养区内培育。放养时可用维生素C、葡萄糖、低聚糖等免疫增强剂浸泡蟹种5min,10min。蟹种在暂养区培育到5月底,待池塘内的水草生长到一定数量和高度时,拆除暂养设施让蟹种分布整个池塘。 8.2套养品种放养 8.2.1青虾 2全年青虾苗种放养2次。第一次放养时间在3月中下旬,每667m放养规格为1000尾/kg2左右的虾种10kg;第二次放养时间在7月份,8月份,每667m放养规格为1万尾/kg左右的虾苗2kg。 8.2.2 鳙鱼 2放养时间为2月份,3月份,每667m套养规格为50g/尾,100g/尾的鳙鱼种10尾,15尾。

8.2.3 鳜鱼 2若7月份,8月份不套养青虾的池塘,每667m可套养规格为5cm,6cm的鳜鱼10尾,30尾,在5月底前放养。 9 水质管理 9.1水位控制 在5月份前,蟹沟内水位30cm,60cm。随着水温升高,每隔一段时间加注新水,至7月初池塘水位达到1.2m,蟹沟内水位达到1.7m,保持该水位一直到捕捞。7月份,9月份每隔5天,7天添加新水一次,每次5cm左右。 9.2水质控制 池塘养殖水质应符合NY/T 5065的规定。适宜水温15?,30?,溶氧不低于5mg/l,pH值7.5,9.0。5月底前可使水质偏肥,透明度保持30cm,40cm;养殖中后期可使水质偏瘦,3 DB3305/T 30—2013 透明度控制在40cm,50cm。 9.2.1使用钙制剂 宜使用柠檬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可溶性钙制剂。5月底前在蟹种暂养区泼洒,6月,9月中下旬进行全池泼洒。每月使用1-2次,宜在蟹蜕壳期间使用。 9.2.2使用微生态制剂 5月份以后,定期施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每隔10天,15天使用1次。 9.2.3池塘底部增氧 2池塘可配备底增氧设施,每667m面积配备0.2kw以上功率的鼓风机及配套气管一套,池塘底部铺设纳米微孔管、曝气盘或钻微孔的直径12mm的 PVC管。

夏秋季节开机时间为晴天中午12:30至15:30,午夜0:00时至5:00;阴雨天时全天开机。春季视天气、水温、溶氧等情况适时开机。 10水草管理 苦草生长到7月底及9月初,要割除一些;伊乐藻在4月底及6月初视生长情况,可适当割除一些;7月初视池塘水草生长情况,补栽轮叶黑藻、金鱼藻。根据塘内水草生长情况,可施用适量肥料,使水草覆盖面积占池塘总面积70%左右。 11投饲管理 11.1饲料种类 饲料种类:配合饲料、鲜杂鱼、玉米、小麦、南瓜等。坚持“荤素搭配”的原则。配合饲料应符合GBl3078、NY 5072和SC/T1078的规定;鲜杂鱼应未腐败变质,切成小块后投喂;玉米、小麦经煮熟后投喂;南瓜切丝后投喂。 11.2投饲率 配合饲料及玉米、小麦的日投饲率按存塘蟹体重的2%,5%、鲜杂鱼按6%,10%计算,按照水温、规格、水质、天气等情况适当调整。 11.3投饲方法 不同生产季节投饲方法见表1。 表1 投饲方法 生产季节 饲料种类 投饲方法 2月,3月中旬(水温10?配合饲料、鲜杂鱼 掺在一起投喂,每2,3天1次 以下) 3月下旬(水温10?以上) 配合饲料、鲜杂鱼 掺在一起投喂,每天1次 以配合饲料为主,搭配少量鲜杂鱼块,4月,6月 配合饲料、鲜杂鱼 掺在一起投喂,每天1次 4 DB3305/T 30—2013 表1 投饲方法(续) 配合饲料、鲜杂鱼、适量投喂配合饲料及鲜杂鱼块,搭配7月,8月 玉米、小麦、南瓜、投喂玉米、小麦、南瓜、豆粕等,每豆粕等 天1次 配合饲料、鲜杂鱼、以鲜杂鱼为主,适量投喂配合饲料及9月,10月上旬 玉米 玉米等,每天1次 配合饲料、鲜杂鱼、以玉米、小麦为主,少量搭配配合饲10月中旬,11月中旬 玉米、小麦 料及鲜鱼块,每天1次 11月下旬后 玉米 少量投喂 每日检查吃食情况,以隔夜不剩饵为宜,饲料中可添加适量微生态制剂。

11.4 投饲地点 食场设在深水区与浅水区的交界处,把饲料以条状均匀地投在食场上。 11.5 投饲时间 下午17时投喂。 12 病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原则。实行清塘消毒、放养健康苗种、池塘种植水草、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投喂新鲜优质饲料等生态防病措施。如果发生病害,应按照NY5071的规定,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渔药。 3 捕捞 113.1蟹的捕捞 29月中旬开始捕捞,以定置地笼网具为捕捞工具,按池塘面积每1334m 1条布置在深水区,每条地笼长度为10m,20m,安置地笼时用竹杆将地笼袋吊离水面,每天上午6:00,8:00时倒笼收获。在10月份冷空气来临时,也可晚上在塘埂上徒手捕捉。冬季时,可适当抽浅塘水或干塘,徒手捕捉。 13.2青虾的捕捞 3月份放养的青虾种,饲养至5月份即可捕捞,池塘底部放置多条地笼网具,每天倒笼收获1次,2次,一直延续到蟹种从暂养区放开前。7月,8月放养的虾苗饲养至10月开始布置地笼网具捕捞,也可饲养至春节前后捕捞。 14产品分级 捕捞后,剔除伤残蟹,根据雌雄、规格挑选分级,分级见表2。 5 DB3305/T 30—2013 表2 湖州南太湖毛脚蟹分级 规格 (g/只) 等 级 雄蟹 雌蟹 特级品 ?250 ? 175 一级品 200,249 150,174 二级品 175,199 125,149 三级品 150,174 100,124 15包装与运输 15.1包装 蟹的包装应符合SC/T 1111的规定。

将蟹的螯足和步足按顺序摆放,并用细绳捆扎,腹部朝下整齐摆放于包装箱内。包装箱可用网袋、柳筐、竹蒌或硬纸板箱等。包装材料要求清洁,轻便,牢固,光滑,通气。每只包装箱可装6只,12只蟹,以雌雄数量各半为宜。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等级、净含量、产地、包装日期及生产单位。每只蟹应带有标签。扎紧包装箱,防止蟹体损伤。 15.2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阳光直接照射、挤压、剧烈震动,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 6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