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大讲堂
12月17日,“掘金大讲堂”分享主题:亲历者分享:从子女教育到全球资产配置的成长之路
主讲人:林芬,2005年开始,长期从事营销策划、管理咨询、全球投资管理等工作。2016年女儿考取全美排名第一的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学院,先后于2016年、2019年出版溪游记系列《我在美国上高中》、《行走在美国》。
以下文字为音频记录稿的节选内容。“掘金大讲堂”金牌栏目已成功举办170+期,每周二晚各界大咖嘉宾微信社群准时分享,话题囊括政策形势、区域经济、房产移民等投资指导性内容。
仅需9.9元进群听课,与关注资产配置的高净值人士共同交流,投资起点没你想的那么高!
想了解更多投资干货、实战经验,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智谷小美(ID:zgtrender15)咨询。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我
◎作者丨林芬
版权声明:本文首发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为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大家好,我是本期的分享嘉宾,林芬。
今天这样一个主题,思索了一下,应该也算是跟着女儿一起从国内到国外,一位普通妈妈的自我成长之路。
今晚到场的各位,都对子女教育怀着各种各样的梦想而来,我作为一名家长,讲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愿与大家分享我过往二十年的点滴经验。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朋友们交流指正,多多包涵。
自女儿呱呱坠地,我就决定用我全部的爱来温暖她,这一点相信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关于“母爱”,关于如何去爱,这才是子女教育的核心,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但它不是今天我们分享的重点。
作为一名快乐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女儿蔡林溪一直兴趣很多,学过画画、跳过舞蹈、拉过小提琴、弹过尤可里里、溜旱冰、打羽毛球、滑雪、到处旅游——花了我们很多钱,经常是学了一阵说不学了,我们且由她去,人生自古在尝试,这没有什么不妥的。
但是有一件事她倒是坚持了下来,那就是写作。我们依照她的兴趣,鼓励她先是在凤凰博报上开了BLOG,有一篇文章点击量居然突破四十多万,被主编捕捉到,之后经常与叶檀、吴晓波、许小年等大伽的文章一起放在首页推荐。那一年她才十六岁,大概算是凤凰网最年轻的专栏作者。
慢慢地,显山露水又被出版社看到,联系了她,当时我记得半夜里接到女儿的微信,问XXX我们认不认识,要联系她出书,她怕是个骗子------这样,凤凰博客的专栏开了一年多之后,也就是在美高十二年级的时候,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书《我在美国上高中》。
她爸爸把它冠以“溪游记”系列,一方面是希望她在行走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她能持之以恒,完成一个系列,至少也得有个三四部作品。于是,今年五月份又出版了第二本书《行走在美国》,出版社给她10%的版税,也算是这么多年任由她瞎折腾的收获。
当然,特别令人惊喜的是,这两本书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好评,几度脱销,屡次加印,并荣登亚马逊年度畅销书排行榜。
之前总听家长抱怨孩子对各种爱好“始乱终弃”,抱怨孩子学习没有“长性”,但我觉得能更多地学习、更多地尝试不是件坏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也只有经历过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人生重心。
现在,孩子的“爱好”,基本上是以家长的选择为主。而家长的选择,往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跟风者居多,或者是以帮助家长“圆梦”的心态要求孩子。孩子很少有主动权,这本来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所以得尽可能地让孩子尝试与领略各种文化和美好生活方式,见多识广,你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也不知道哪个舞台会绽放?少一些功利,就多一些从容。
为女儿选择美国教育的心路思考
说到选择美国教育,势必要提到中国教育,肯定又要作一番比较。这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特别容易挣扎的地方。
中西方教育因为理念和文化的不同,岂止天壤之别!不过从两国父母这个角度看,初心大多相似,都希望为子女创造一个更优质的教育环境,满足子女成长与发展的更多可能,身边的一些朋友为了择校多次搬迁,有些家庭为上名校,比拼才艺,不惜血本。
今年甚至曝出诸如步长集团董事长贿赂美国名校教练的丑闻,《绝望的主妇》中的Felicity Huffman和参演《倾听心灵》的Lori Loughlin都榜上有名,面临指控。Lori Loughlin被控贿赂50万美元让子女进入南加州大学(USC)。
而我们选择让女儿入读美高,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因才施教,量体裁衣,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作出恰当的选择。
我女儿自身情况是这样的:善良天真,心直口快,爱好很多,我们之间亲子沟通一直很好,放手空间很大,她也有愿望期待能够出去多看看。女儿小学阶段就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成绩算是平稳,偶尔会拿个三好学生的奖状回来,我们就奖励她吃个肯德鸡。因为在小学阶段,比起这些分数成绩,我们更在意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品性、爱好、习惯等等。
同我们的朋友袁梅老师一样,我们也特别反感“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口号。人生如果是一场马拉松,其实起跑的时候谁站在第一排、第二排根本不重要。
小孩子的时候多关注他的心灵成长和身体健康,这比分数要重要得多。中国家长可能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所以,观念的水位要变。
女儿自从进入初中以后,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应试教育的体制威力了,整天被排名、家长会、补习班等各种焦虑和恐慌情绪裹挟着,推动着,也逼迫着我们认真面对自己的内心,思考着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所有的努力,到底要把女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又将修炼成什么样的灵魂?
记得很清楚女儿写的一篇文章,得分不高,对于她而言,觉得作为语文课代表,这样的分数太低意难平。回来之后给我们看,她爸看后,直呼“不错,写得很好”,拿笔把评分一划,改成了一百分。当然,这样的个体抗争,除了聊以慰藉,基本于事无补。
如果三年初中,就为了考一个好高中;三年高中,就为了考一个好大学。与其陷入这样的怪圈难以自拔,还不如主动出击,选择更好的赛道,开辟新的软垫保护区。作为只有一个女孩的家长,在犹豫摇摆的过程中,决定两手准备。
我们一是查足资料,了解英美两国教育,甚至了解华侨生等途径,二是把女儿扔进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周末去、放假去,外教上课一对一,课外一起玩,不作任何考级要求。在这样的摇摆和对抗中,女儿以惊险的成绩考进了我们当地的重点高中,据称是以军事化管理为特色。
就在此时,仍与大部分中国家长一样,我们舍不得放手,只考虑自己那份舔犊之情,也生生目睹了什么叫军事化管理。每天每一分钟都被强行分割,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由于住入十个人的集体宿舍,也失去了自己的独立空间,这对于一个自由散漫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这个时候,现代化的信息工具更是发达,监控、家校通、排名工具等,正好想到今年我看到的一则新闻,教室里安装监控都不算什么了,有个学校给孩子头上戴上了电子设备,象紧箍咒一样的东西,随时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
在高中规定一个月回一次家,期间不允许家长探望、联系,在校生不允许出校门,回家只住一晚,隔天下午又要到校,有一次我备了几个苹果给她,她说挑最小的,我问为啥?女儿答,她只有晚自习前,从宿舍走到教室这段路上有时间吃,太大了到教室门口吃不完就要扔掉,因为教室里不能吃东西。由于时间被分配到每一分钟,根本没有学生的自主时间,哪怕是吃个苹果的那几分钟。
在这短短的一年里,她发烧三次,出水痘一次,尽管以后证明为理科学习,打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接近一年时间,丧失了成长的快乐和自由,甚至连课外阅读,都要在宿舍熄灯后偷偷看。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个代价未免太大了。
高一下半学期,我们就坚定信心,着手挑选美国的高中,五月份通过了六家学校的考试与SKYPE面试,七月份女儿独自一个人转机韩国飞往旧金山,在伯克利游学两个月之后,我们与她在洛杉矶机场会合,入读洛杉矶的一家老牌私立高中。
(1)如何选择美国高中学校
当时我们只去过美国一次,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查询的文字信息了解,根据目前家庭的情况,优化归纳我们的需求,选了一个专业的机构,由他们提供一些相应的服务。
我女儿当时的情况是:理科基础好,英语口语好,参加的美国SLEP考试成绩好;但由于家长的犹豫摇摆,决定的时间仓促,托福没有成绩等等,另外要比正常美高少上一年,只能10年级入学。
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审时度势,不能去拼美东的名校,条件与时间都不允许,所以在这里也要给家长们提个醒,如果方向定了,就要早作准备,争取考美东有名的高中。那么我们就选美西吧,定下来到加州去。因为加州的好学校太多,光是加州大学各个分校,哪一个拎起来看都是不错的。
地点定了,从这几个方面选学校:历史悠久,精英小班,学风自由,文科见长。我们最后选了罗蒙娜教会中学。选这所学校一是符合我们的要求,还曾连续几年评为蓝带学校,二是女校……
这一点肯定又会被人嘲笑了,但是这真的是那个阶段我们保守、落后、不舍等各种状况的真实写照,所以到现在我女儿还没有男朋友,她总是开玩笑说,这个责任在我们,这个锅看来直到她有男朋友之前,我们得一直背着了!
当然,对于今天在美国来来回回跑了六七年的我们来说,如何选择美国高中,那就易如反掌了,给大家的建议是,上当地的公立高中,选最好的学校,再选它的学区,有条件的妈妈租学区房陪同,从九年级开始入学。如果还想知道什么时候出国留学比较好的朋友,有机会我们可以再交流,这次就不展开讲述了。
(2)如何处理跨国教育的亲子关系
以上都是技法,毕竟离家那么远,孩子处于青春期,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心法。我们当时选择了一个菲律宾籍的家庭做homestay,吃住行由这位美国会计师女士负责,并成为法律意义上的监护人,其实当时由于定校太晚,homestay也没法选择,我们一看同是亚洲的,饮食习惯相近,作为小吃货的女儿,先管好她的胃,可能会更早习惯起来。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特别的英明,有同学住在老美家,实在吃不习惯冰冷的西餐,中途要求换住家的,当然这也是每个人的个体体质不同,也有特别适应的,无所谓只要吃饱的孩子。具体高中的生活学习情况,蔡林溪的《我在美国上高中》这本书里,写得非常详细。如果有兴趣了解的家长,可以上网买一本看看。
下面,谈谈我的心法,一是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回想一下,我们几十年来靠抢跑培养了这么多尖子学生、竞赛的获奖者、金牌得主,可我们并没有看到当初我们所期望的,从他们之中产生很多科学领域的大师,至少现在还没有。所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这样的过程,开始出生的时候有很多梦想,希望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有一个好成绩,慢慢我们的期望逐渐降温。
我们期望这个孩子能够正常毕业、升学、就业、将来能够成家、生儿育女、生活稳定、工作稳定、别下岗。能够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家庭和谐,进入老年希望孩子孝顺,最后你不能动的时候,所有最初的梦想都没有了,那时候的梦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边给我倒一杯水。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路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开始有非常高的理想,但是最后当我们垂垂老矣,才真正明白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的培养都是不正确的。
成功也没有唯一的标准。有句话说,"行行出状元"。一个优秀的厨子可能不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反之,也是这样。我们所谓最成功的人,一定是很少数的,绝大多数都是平常人。但是,平常的人就没有幸福吗?
还有一个心法,那就是做个像“姐妹一样的妈妈”,我业余时间报了网上英语课,把生锈多年的英语重新拿起来磨炼,与女儿定在每个周末视频,国内每天放学第一个问题是: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呀?
现在不一样,我都是问她这周发生了什么新鲜事?有什么特别想不明白解决不了的事情吗?因为我不想她报喜不报忧,我想分享她的所有喜怒哀乐。我们就这样通过每周的视频,间或留信息的方式,进行着沟通。
我跟她一路成长,练习着英语,追着明星,度过大小考试周,模仿着演讲老师的声音,化解与同学的分歧,经历过被人误解,托福考SAT考ACT考,大学选校考察,接到各种大学OFFER,买二手车……各种大事小情,有惊无险,平平安安。
高中毕业,考入理想学校、理想专业。这之间真的没有感觉到距离变远,我们母女反而更像姐妹,因为我一直同她共进退,同八卦(开玩笑,这个八卦就是啥都聊的意思)。
(3)全美排名第一的名校生的就业选择
这个题目让我跳过了大学这两年半来新情况、新问题的分享,不过没有关系,这期间女儿笔耕不止,又写了一本书《行走在美国》,大家可自行网购。里面都是我女儿大学生活的亲身体验,远比我这个旁观者表述得更清楚。
从大一开始,作为文科生,在大量做PAPER加大阅读的同时,女儿就在思考着以后的从业方向,每个人并不是都可以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的,许多人寻寻觅觅多年也没有找到契合的岗位,所以我们很早就开始了实习规划。
大一上学期间,在洛杉矶一家时尚网站实习,暑假在上海奥美(传说中的乙方)实习两个多月。
大二期间在日本博报堂洛杉矶公司实习,还在我们租的公寓管理处做了一份兼职,暑假在A股上市公司黑牡丹(现实中的甲方)实习。
现在是大三上学期,女儿作为公关助理,正在为一位美丽的女士竞选市长助阵。公寓管理处的打工也让她全面了解纯粹美国企业的职场环境,另外还有一笔小小的收入。
对了,自从时薪13美元的打工开始之后,她再也没有向我提过购买奢侈品的要求,而且从业选择中也掺杂一些经济的考量。尽管我们已经为她做好未来发展的财务规划,但是这些经历都变相地推动她的思想成长与观念变化,我们也很乐意看到她的进步与成熟。
作为专业第一的学院,再次印证了我们前期选择美国留学时纸上得来的讯息,那就是强大的名校加名专业的硬实力,强大的校友网络的软资源。基本上从大三开始,各大企业校招就陆续开始了,在这个阶段如果谋到好的实习,基本上等同于收到一份好的工作邀约。当一家大企业向你发送了实习机会,算是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名企的大门。
所以像CS这样的热门专业,尽管南加大还算不上最好,也毫不影响南加大这些学子,陆续被苹果、FACEBOOK、GOOGLE等世界级企业录用。同样作为排名第一的安娜伯格新闻与传播学院,大量的工作机会摆在同学们面前。
我女儿一直苦于自己的方向不明确,处于不停的简历投递中,目前已有三个实习OFFER,这也是院内最早收到实习邀约的情况。一是华裔国会议员的竞选助理岗位,二是WILSON,最大的华盛顿智库实习,三是世界五百强尼尔森公司的市场调查岗位。我看她最近的烦恼,就是不知道选哪一个好了。所谓幸福的烦恼,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形。
从美国保单开始的全球资产配置之旅
每个家长一谈起子女,收都收不住。第二点全球资产配置之旅,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概略地谈谈,这也是在与女儿共同成长过程中的额外收获。
在为孩子留学规划的同时,我们也做了美国移民计划,当初也就是想,女儿既然去美国了,又是偏重文科的,为以后职业发展考虑,索性直接办理移民吧。由于提交时间早,短短三年我们就拿到了长绿。
按照移民步骤,登陆到美国,租房子,开通水电,考驾照等等,故事太多,再临绿转长绿,这里面关于移民之类的话题,又可以讲一堂课了。哈哈,这次略过。
人过来钱怎么过来,钱过来之后做什么投资,所幸还有一定的国内专业知识,我先是做了基本的全家健康医疗险,然后慢慢了解到美国的人寿保险,为了吃透为什么说美国人寿第五代保险,是目前最先进的人寿险种,求女儿一起啃起了专业知识,上了专业课程,并且在女儿十二年级等大学通知的间隙,参加了专业保险经纪人的考试,获得了从业资格证书。
在美国,我们全家配置了保额上千万的人寿保单。女儿因为年纪轻,美国保险公司审核非常严,分三年配置了两百万。我打算再陆续给她配置到五百万,这样就算文科生,目前来看收入水平没有理科生码农高,但由于我提前给她做了规划,而不是直接给她现金,也不存在剥夺她年轻时努力奋斗的权利。
等她退休时,每年可以领取几十万美元做退休金补助。我们作为父母,同样做好了保险这样的规划保障,老有所养,风险隔离,不给独生子女未来造成经济压力。
(1)全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汉字博大精深,比如说挣钱的“挣”字,一个提手旁,需要你去付出劳动,用你的辛苦努力才能换来财富,它是一个动词,非常的形象;那赚钱的“赚”字,是一个贝字旁,就是贝壳,大家都知道,在古代贝壳是作为货币进行交换的,也就相当于只有当你投入了金钱,这个金钱才会为你带来持续的财富,这就喻示着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的区别。被动收入就是金融资产配置产生的收益。
有过国外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国外优质的金融产品,其实并不少,本来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发端于西方。为什么不去投资呢?难道就这样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或者把“所有的篮子放在一张桌子上?”
风险如果不能有效隔离,善加管控,往往是未来财富管理最大的麻烦。尤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家庭资产管理必须要有全球化思维。特别是这两年货币宽松带来的财富幻觉逐渐消失,人们发现自己账户的钱似乎也不是那么牢靠,资产开始大幅缩水。
12月10日官方披露2019年11月份,CPI同比上涨4.5%,二师兄的肉超过师傅好几个月了,据说过了春节也不一定能降得下来。不光P2P爆雷,过去很靠谱的金融机构,甚至是一些国企旗下的机构,竟然也开始爆雷了,更有韦博英语这样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外部机构,都开始关门跑路了,这些都是大家始料未及的。光是我们留学生家长最直观的美元,一年也涨了10%,而反观我自己,过去六七年来陆续进行的全球资产配置,收益率却愈加好看起来。
(2)从意识到布局的操作方法
讲布局操作,不方便以客户的资产举例,就从我自己家庭资产说起。我按照分配法则进行管理,实现境内、境外的区域分散化配置,涵盖权益类、固收类、现金管理类、保险保障类、其他类别的多元化配置,并定期跟踪当前市场环境,对产品进行审视和调整。
我的全球资产配置的产品,除了美元保单外,还涵盖东南亚的房产,美国的另类资产投资,比如黑石地产,保单贴现等,有美国的股权基金投资,参与一些FLIP的房产投资,避险资产日元资产投资等……。
这一切如果女儿不走出去,我们父母不跟着她一路成长,打怪升级,就不可能亲眼看到外面的精彩世界。当然,如果思维上一味地僵化保守,最终也是不可能分享全球化时代的资产盛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