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高会,被誉为中国农业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农民朋友在这盛大的“农业淘宝”大会上,寻经找宝,搜罗致富的“金点子”。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认识陕西武功县农民杨宗向。从第一届到现在,30年里,老杨一次次从农高会上收获宝贵信息,逐步成长为当地有名的苹果种植能手,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杨宗向:“如何能提高瑞香红的果个儿?”
现场技术人员:“它这个果个儿它因为……”
尽管下着中雨,家住武功县苏坊镇芋村的杨宗向,一大早就约着村里的几个朋友一起,赶着来参加农高会。
在农高会B馆,他欣喜地看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专家赵政阳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的展位,赶忙走上前去,一边把黄绿色的瑞雪、红色的瑞香红捧在手里,爱不释手,一边向技术人员咨询自己种植中遇到的问题。
这是杨宗向的第30次农高会之旅。
杨宗向:“从一个年轻人,跑成半大老头了。”
杨宗向的家距离杨凌不过30里地,抬抬脚就能到。“近水楼台先得月”,从第一届农高会开始,他就没落下过。
他现在还依稀记得第一次在杨陵参会的场景。杨宗向:“第一年,当时在里面,当时的馆没有这么集中,几个馆分别展览。当时有牛羊品种,还有你像农作物,比如粮食,小麦、玉米、蔬菜。”
杨宗向回忆说,头两年,来农高会就是逛会、看热闹,那些没见过的种苗、新的农业技术,让他大开眼界,也逐渐打开了他的思路:这么好的展会,得给自己找到点儿啥。第三年,他意外在农高会上买到了一本有关苹果种植的书,没想到这本书里的一条信息,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杨宗向:“当时,你像我就是苹果种植的时候,我套的是纸加膜,在生产之中果面容易出现黑点。我是从咱杨凌参观的时候,买了一本书,就是关于苹果那个在套袋之前的管理,就是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苹果套袋前的消毒。这个事情让我非常惊讶。”
按照书上说的方法,杨宗向有效解决了苹果套袋之后出现黑点的问题,当年,他家苹果的商品率达到了90%以上,一斤苹果比别人多卖9毛钱,一年就增加了上万元的收入。
这下,杨宗向心里乐开了花,也更认准了农高会是个能带他打开致富门的好地方。自此,以后每年一到农高会临近的几天,不管家里、地里再忙,他都必定要想办法安排好时间,抽出一两天时间专门来农高会“淘宝”。
2015年的农高会上,他又淘到了一件“至宝”:“当时B馆,我看到瑞雪这个品种,我尝了它有香味道,品质确实比咱普通的富士口感要强很多倍。之后,我就引进瑞雪这个品种。”
杨宗向所说的瑞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专家赵政阳选育的新品种。老杨在农高会上试着买回了种苗,凭着自己多年种苹果积累下来的经验,加上农高会上百名专家服务团专家的指导,他在自家原有苹果树上嫁接成功了瑞雪。
这看上去黄中带绿的苹果要往外销售,起初,杨宗向的心里还有些打鼓。头一年,他给常年的客户发苹果的时候,放了一个瑞雪,请他们试吃。没想到,很快广州、深圳的客户就打电话来想大批量订购,这让他喜出望外,下定决心开始大面积种植。
杨宗向:“一件苹果,是十斤左右苹果,普通的富士才发50块钱,这个就可以发90块钱,深圳用户来说,每次就点名就要这。”
除了选到好品种,每年在农高会上,杨宗向还有一个爱好:喜欢在各类农资展台前学习。
也正因为这样,他学会了用有机肥提高果品质量,坚持了几年下来,他种的苹果的口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很多外地客商每年早早就预定下他家的苹果,收购价也一直比别人高,一年下来,仅苹果一项收入就近6万元。
采访中,杨宗向从随身的袋子里掏出一个苹果套袋,开心地告诉记者:他今年又淘到了好宝贝——瑞雪苹果专用袋,他有信心明年种出更好吃的苹果,因为,有农高会这个“富矿”,每年都能给他输送新的致富“密码”。
杨宗向:“作为果农来说,农民来说,你还是要思想要更新,你要尽量适应这个市场的需求。要勤到农高会来,就是要尽量捕捉更多的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带来新的商机,新的致富机会。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