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标题:省农业厅遴选2018年农业农村部农业主推技术 ,标题:肉鸡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正文:
一、技术概述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危害养禽业的烈性传染病,世界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暴发几乎均由H5或H7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感染鸡最高死亡率可达100%。2004年,我国家禽出现由H5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疫情。2013年,我国同时出现人和禽的H7N9流感病毒感染,当时,家禽仅感染该病毒而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而且仅在少数养殖场分离到该病毒。2017年,我国开始出现对鸡呈高致病性的H7N9禽流感病毒,使我国肉鸡养殖同时受到了H5和H7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威胁。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常与其他细菌或病毒病等混合感染而使肉鸡料肉比下降、种鸡产蛋下降以及死亡等,给肉鸡产业造成经济损失。此外,禽源流感病毒感染人的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2004年开始,禽流感防控技术开始在我国大规模应用,多年来逐步完善。应用成熟的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有效预防了肉鸡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对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增产增效情况
通过实施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及时发现并彻底消灭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家禽使其降低发生禽流感的风险,可以减少或避免由禽流感引起的各类经济损失,促进肉鸡养殖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技术要点
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实施的主体也不一样,本文主要针对肉鸡养殖企业(场、户),重点介绍相关技术措施。
1.诊断和检测技术
(1)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
H5及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疫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感染鸡的典型症状有鸡冠出血或发绀、头部和面部水肿,脚鳞出血,种鸡产蛋量突然下降等。典型的病理剖检病变有以下表现:消化道、呼吸道黏膜广泛充血、出血;腺胃黏液增多,腺胃乳头出血,腺胃和肌胃之间交界处黏膜可见带状出血;心冠及腹部脂肪出血;种鸡输卵管的中部可见乳白色分泌物或凝块;卵泡充血、出血、萎缩、破裂,有的可见“卵黄性腹膜炎”。
对于某起疫情或某个鸡群,病鸡可能只出现以上一种或几种典型的临床症状或病理变化,有的甚至不出现典型的症状和病理变化,这主要与病毒的毒力以及鸡群状态等因素有关。包括H7N9病毒在内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的致病性差异很大,其引起的临床表现可以从无任何临床症状到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病理剖检变化也可以从几乎无肉眼可见病变到多脏器明显出血等,因此难以进行临床诊断。目前分离的绝大部分H5亚禽流感病毒对鸡均为高致病性的,感染未免疫的肉鸡可见典型的症状和病变;但当感染免疫的肉鸡或肉种鸡时可能会出现非典型的临床表现,有时可能与低致病性H9禽流感的临床症状类似,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卵黄性腹膜炎以及种蛋的产量下降和蛋壳的品质变差等。
通过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并结合流行病学分析,可以初步怀疑是禽流感,但无法确诊,更无法判定是否由H7、H5或其他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故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2)实验室诊断和检测技术
①血清学检测技术
H7N9流感受到广泛关注,在未免疫H7疫苗的鸡群,可以通过血凝(HA)—血凝抑制(HI)试验(参照GB/T 18936—2003《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检测血清中的HI抗体来进行诊断和监测。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一定规模的养鸡场均可开展此项工作。当用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提供的H7禽流感标准抗原检测血清HI抗体达4log2及以上时,可判断该样品H7抗体阳性,进而推断该鸡群正在或曾经有H7病毒感染。需要注意一点,H7抗体阳性的鸡群病原学检测并不一定阳性,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鸡后排毒的时间较短,而较高的抗体却能维持较长时间(本实验室研究表明,SPF鸡感染H7N9病毒后,排毒时间大概在10天左右,而感染病毒后9周鸡群平均HI抗体仍可达5log2)。
对于H5禽流感,若肉鸡群未进行H5疫苗免疫,则仍可用HI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来进行诊断。对H5或H9疫苗免疫鸡群,用HI试验检测血清抗体滴度可以用来评价疫苗的免疫效果,为选择疫苗以及制定合理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②病原学检测技术
病毒分离和鉴定是最准确的禽流感诊断方法,但该方法不能在养殖企业使用,一是由于国家对于H5和H7禽流感病毒等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明确的规定,必须经批准在指定的高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内进行操作;二是在养殖企业或养殖场的实验室操作病毒有巨大的散毒风险,甚至可能直接造成疫情暴发。
我国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病毒H5、H7、N1、N9等一系列的检测试剂盒,其中,商品化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RT-PCR)试剂盒已经在有条件的实验室用于H7和/或H5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检测阳性者可以判定为鸡群有相应的病毒感染,进而判定为疑似禽流感。疑似禽流感阳性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最终确诊。
2.及时发现病原及彻底处理疫情技术
及时发现病原,彻底处理疫情,防止病毒扩散和蔓延,减少养殖环境中的病毒载量。及时发现病原的主动措施是利用禽流感病毒检测技术对鸡群进行定期监测,密切观察禽群,随时掌握鸡群的健康状态。养禽业者等一旦发现怀疑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初步判断或根据鸡群出现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情形初步判断)、H7禽流感HI抗体检测阳性以及H5或/和H7病原检测阳性时,应及时向当地动物疫病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有关部门接到报告会按规定程序进行禽流感疫情确认。
确认H5或H7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有关部门将依据《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以及一系列的禽流感防控技术规范等进行处置,在此过程中需要养殖业者密切配合。一是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二是按“早、快、严”的原则分别对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实行封锁;三是对患病禽及规定扑杀的易感禽进行扑杀;四是对所有病死和被扑杀动物的尸体及其产品、排泄物、被污染和可能被污染的垫料、饲料和其他物品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五是对疫点、疫区等进行紧急防疫消毒和终末消毒,对受威胁区进行预防性消毒;六是进行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疫源分析与追踪调查,此过程中养殖业者提供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当疫区所有的禽类及其产品按规定处理后,经过21天以上的监测,未出现新的传染源,则可以解除封锁;继续对该区域进行疫情监测,6个月后如未发现新的病例,则宣布该次疫情被扑灭,可恢复养禽生产。
H7N9流感病毒出现后,为清除家禽养殖、市场流通等重点环节中家禽H7N9流感病毒,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按照该计划和《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的要求,经农业部确认为H7亚型禽流感病毒(非高致病性)感染阳性禽群的所有动物进行扑杀,对扑杀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感染群所在场(村)的内外环境实施严格的消毒措施,对污染物或可疑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场所和设施进行彻底消毒;感染群在交易市场或屠宰场的,应立即关闭该交易市场或屠宰场;经省级兽医主管部门与有关部门共同分析评估合格后,方可开放交易市场或屠宰场。对H7N9血清学阳性种禽群,直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血清学阳性但病原学阴性的其他禽群,禁止流通,就近屠宰;对上述感染群以外的同场(村)其他禽群,在感染群处置后应再次进行血清学监测,监测证明无感染阳性后方可移动。
3.防止病原传入鸡场及消灭病原的技术和措施
(1)提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设施良好的生物安全设施和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避免病原传入、预防传染病发生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的H7N9禽流感,优质肉鸡面临更高的风险。在不进行疫苗免疫的情况下,预防禽流感的重要举措就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防止病原传入,提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推广全进全出、封闭管理的养殖模式,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设施等都可大大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2)采取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
一是做好车辆的管理。应禁止一切外来车辆进入生产区。运输鸡雏、鸡粪以及商品肉鸡或淘汰鸡的车辆是病原传入的重要风险因素,建议实行二次转运;没有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场,发生疾病的风险更大。确需进入生产区的一切车辆,均需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
二是建议饲养员实行封闭式管理,并禁止在不同栋舍之间走动。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若根据需要必须进入时,要换消毒的工作服、鞋、帽,甚至需要沐浴等方可进入。
三是避免将活禽交易市场等地的病毒带回养殖场。
四是做好防鸟、灭鼠、灭蝇及灭蚊工作,尤其是防止鸟类进入禽舍以及防止鸟类污染饲料、饮水等对于预防野鸟传播禽流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禽流感病毒对各种自然条件及消毒剂抵抗力弱,对日光中的紫外线敏感。漂白粉、过氧乙酸、新洁尔灭、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消毒剂按规定剂量使用均能迅速杀灭病毒。
①消毒种类及消毒频率
根据消毒的目的和所进行时机不同,可将消毒分为预防消毒、紧急消毒和终末消毒三种。
鸡场未发生禽流感等传染病时,每月定期对鸡场内的路面、鸡舍内的用具、运输工具和鸡群消毒1~2次。若本地区有禽流感等发生时,则适当地增加1~2次消毒,以防疫病发生。
当鸡场内的某栋鸡舍发生H9等低致病性禽流感时,立即对该栋鸡舍进行封锁,对进出的物品、鸡群和人员等进行消毒处理,每天消毒1~2次。鸡舍的环境要进行处理,如清除鸡舍外杂物,喷洒杀虫剂以消灭有害昆虫,驱散鸡舍附近的野鸟,杀灭在鸡舍出没的鼠类等。邻近的鸡舍也要增加消毒次数。通过消毒,将病原封锁在发病的鸡舍内,防止病原扩散到其他的鸡舍或场外。
每批鸡饲养结束时,在粪便和垫料等废弃垃圾处理完毕后,对鸡舍内外、料槽和饮水器等用具进行1次彻底的终末消毒,以杀灭由于饲养上一批鸡而可能存留下来的病毒。
①消毒方法
鸡舍内的带鸡消毒可采用气雾消毒法;鸡舍和种蛋的消毒可采用熏蒸消毒法;金属设施设备的消毒,可采取火焰、薰蒸等方式消毒;圈舍、场地、车辆等,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喷洒等方式消毒;养禽场的饲料、垫料等,可采取堆积发酵处理或焚烧处理等方式消毒;粪便等可采取堆积密封发酵或焚烧处理等方式消毒;饲养、管理等人员可采取淋浴消毒;衣、帽、鞋等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可采取消毒液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
①注意事项
禽流感病毒受粪便等有机物保护会阻碍消毒药对其杀灭作用,因此,消毒前进行彻底清洗有利于保障消毒效果。
若鸡需要进行活疫苗免疫,在免疫前2天和免疫后3天内,不要对鸡群进行消毒;若用灭活苗不用考虑此问题。
不宜对鸡群频繁消毒,预防性消毒隔至少间隔1周,紧急消毒对鸡连续消毒不应超过7天。带鸡消毒时需考虑温度、湿度、雾滴大小和消毒剂均适宜,否则效果不好;消毒不当可能或多或少地引起增重和产蛋等性能下降。
饮水消毒一般不适用于1月龄以上的鸡。
4.免疫技术
疫苗免疫是预防禽流感的主动措施、关键环节和最后防线。使用农业部批准的合法疫苗,按程序进行免疫,可有效预防禽流感的发生。
(1)预防H5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容易变异,H5亚型禽流感病毒有多个分支存在,及时更新疫苗种毒、合理选用疫苗是有效预防的关键。当前我国H5病毒主要流行的是2.3.4.4分支,Re-8株疫苗对当前分离的该分支病毒均有效;流行的另一类H5病毒为2.3.2.1分支,在Re-10株H5疫苗未批准使用之前可以用Re-6株疫苗免疫。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禽流感的流行状况选择H5二价或三价疫苗进行免疫。
在免疫程序方面,很难推荐一个通用的免疫程序。此处给出免疫程序仅供参考。推荐种鸡于2、5、13、23、34和48周龄左右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生长期超过70天的优质肉鸡考虑进行两次灭活疫苗免疫,生长期低于70天的优质肉鸡和白羽肉鸡可考虑于7~10日龄时用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在免疫灭活疫苗同时或者与灭活疫苗免疫间隔2~3周时间,可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进行免疫,以使免疫鸡同时获得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起到更好的临床保护作用。
(2)预防H9禽流感
当前,H9禽流感疫苗的种毒有约20种,形成的系列产品大约有50多种,毒株之间、不同厂家之间的疫苗存在免疫保护率的差异,养禽者制定免疫程序时应注意疫苗的选择,免疫效果可通过免疫禽攻毒后是否病毒分离阳性进行评价。
种鸡H9禽流感疫苗可考虑比H5疫苗早一周左右进行免疫,受H9禽流感威胁较轻的地区可以将开产前的免疫次数减少为3次。免疫时可结合考虑其他病的预防,选择H9禽流感单苗或联苗进行免疫。商品肉鸡根据饲养周期,可考虑进行两次或一次H9疫苗免疫。
(3)预防H7禽流感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已经研制出H7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但农业部目前尚未批准应用H7禽流感疫苗,任何使用H7疫苗免疫的行为都是非法的,鸡群血清H7 HI抗体阳性可以作为处理鸡群的依据。
当前,养殖场防控H7N9禽流感的有效方法是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尽一切办法阻止病毒传入;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自身抵抗力,降低禽流感发生的风险。一旦发生H7N9禽流感,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彻底地消灭病原,减少疫病传播及病毒污染环境的机会。
四、适宜区域
肉鸡禽流感综合防控技术适用于全国范围内肉鸡(包括肉种鸡)养殖过程中禽流感的防控。
五、注意事项
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是预防包括禽流感在内的各种家禽传染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养殖场一旦发现怀疑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例或检测到病原阳性,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使用合法疫苗进行免疫。更新后的H5疫苗批准使用后,养殖业者应尽快使用新毒株疫苗免疫,以便有效应对变异毒株。H7疫苗应按农业部规定不免或在指定范围内免疫。
六、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联系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678号
邮政编码:150069
联 系 人:田国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