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大姚县昙华山,阴雨连绵,云雾缭绕。走进昙华乡子米地村委会小村村民小组,只见在一片片的云南松、华山松林下,分散种植的名贵中药材重楼,在农户的管理下,茎粗叶肥,生长良好,预示着种植户又是一个好收成。
“全村45户,户户种植重楼,家家靠种植重楼走上了致富道路,念好了‘山字经’,离不开好委员咩顺华,他是全村群众重楼种植的示范户、带头人,全村群众都是在咩顺华的影响下,由挖重楼到种重楼,实现脱贫致富的。”子米地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李明江介绍。
咩顺华在种植基地查看重楼生长情况。张从华摄
顺着李明江的引领,我们来到被李明江称之为“好委员”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这是8年苗期的苗,这是去年繁育的苗圃。去年出售重楼0.3亩,收入17万元,出售重楼苗收入2万元。”在一片齐腰高的重楼地里,咩顺华轻松地说。
生长于大山之中,年仅31岁的彝族青年咩顺华,是怎样成为昙华乡中药材种植的“领军人物”?成为政协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的?通过查看基地,座谈走访,我们找到了答案。
2003年,咩顺华从昙华中学初中毕业,和大多数农村青少年一样,咩顺华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在3年多的时间里,咩顺华先后到过云南玉溪、山东青岛、北京、深圳打工,从事过采矿、建材销售、房屋装修、电视机配件组装等工作,3年的打工经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咩顺华的才干,也增添了他对家乡发展前景的思考:大山深处的子米地村,发展的前景在哪里?
改变源于2007年。打工苦得了一点钱的咩顺华,回到家乡,盖房、结婚后,看到家乡虽然海拔高、气候冷凉、森林覆盖率高,但这恰好适宜重楼的生长。他想到,重楼是一种稀缺贵重的中药材。多年来,重楼一直以野生为主,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重楼为原料的生产企业用药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山区群众习惯于到山中采挖,导致自然生长的重楼资源日见稀少,难以寻觅。人工仿野生环境种植重楼成为必然选择。种植重楼不失为昙华山区群众的脱贫之路,咩顺华开始了试种重楼。
咩顺华琢磨着把野生重楼移植回家,人工种植。同时,向农户购买了零星采来的野生重楼苗,移植了6分多地的重楼,开始这一年,他失败了——种植的出苗不齐、移植的生长不好。
“为什么有的重楼活着,有的死了?咩顺华开始思索。他跑到重楼地里,刨开泥土,想着山上树阴下、杂草里生机勃勃的重楼,琢磨它们的共同点。他发现:长势不错的重楼,都生活在阴湿的地方。重楼喜阴,他有了结论。2007年种植重楼失败,咩顺华交足了“学费”。为进一步了解重楼的种植技术,他破天荒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上网查询重楼种植技术,了解重楼种植的环境条件、种植技术要求等。他大胆决定,先小面积种植,掌握技术后,再大面积种植。
事实证明咩顺华的决策是正确的。种植重楼不仅对环境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种植成本也非常高,贸然种植风险较大。在后来的重楼种植过程中,咩顺华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观察、思考,渐渐地,他对重楼的病虫害防治、高产种植等都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种植的重楼长势好,产量高,他成了远近闻名的重楼种植的“土专家”,种植的10亩重楼已经进入稳定发展、良性循环阶段,成为了中药材收购商的抢手货。
咩顺华种植重楼成功了,前来向他学习、“取经”的农户纷至沓来,他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种植的经验、技术传授给群众,带动了全乡群众的种植。至今,他所在的小村小组45户群众全部种植重楼,所在的子米地村委会三分之二种植重楼。李学聪、李学开等农户,每年种植重楼收入都在8万元以上。群众由漫山遍野挖重楼,转变为精耕细作种重楼,资源得到了保护。
咩顺华向县政协文史委干部介绍重楼生长习性。张从华摄
作为高寒冷凉地区发展产业的带头人,咩顺华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肯定。2016年,他被协商推荐为政协大姚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他切实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开展民主监督,积极建言献策。在通村道路施工中,群众发现部分路段工程质量有问题,群众要咩顺华以政协委员的身份,找施工老板反映群众意见。咩顺华义不容辞为群众代言,以政协委员身份到工地进行工程监督,促使施工老板对工程进行了整改。群众说:“还是政协委员说的话管用。”
针对大姚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咩顺华提出的“加强农村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委员提案,得到了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采纳。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大姚县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确定全县每年种植中药材3万亩以上,同时,对种植投入成本较高的重楼、白芨等中药材,每亩给予2500元的种植补助。至2018年7月,大姚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亩,2017年全县中药材产值达2.1亿元。咩顺华为大姚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献出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得到了大姚县干部群众的称赞。(黄德祥 余海彪 张从华)
查看原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