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点绿成金。鲁东大学农学博士、教师孙亚东,潜心研究西红柿种植16年,收获了“西红柿博士”的称号,三年前这位“西红柿博士”与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店子镇结缘,3年来他利用所学将“致富经”播撒到田间地头,累计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种子
自主育种破解产业“卡脖子”难题
“西红柿博士”孙亚东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在奔波忙碌。2月11日,记者在鲁东大学见到孙亚东,他刚从莱山区一个农业座谈会上回来。“前几天刚从滨州博兴的大棚里回来。”孙亚东说,“种植户信任你,遇到难题,一个电话,就要赶紧去。去晚了恐怕真耽误事。”
孙亚东博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蔬菜学专业,从读研期间就开始研究西红柿种植,至今已经16年,被誉为“西红柿博士”。三年前“ 西红柿博士”孙亚东与中国优质西红柿之乡——滨州市博兴县店子镇结缘,挂职担任科技副镇长。
孙亚东和他自主育种的樱桃番茄
店子镇是山东西红柿的重要种植基地,有专业大棚上万亩,随着发展逐渐遇到瓶颈——品种受限,上下游市场捆绑销售,种植户在中间的利益大大压缩。“这个市场没有我们自主育苗的品牌,整个产业链前段卡脖子,产业链的后段老百姓的利益被卡得太多,影响了老百姓种植的积极性。”店子镇党委书记舒德明说。
这戳中了孙亚东的痛处。他对记者说:“这里是中国的优质西红柿之乡,西红柿年产值超10亿元,而一粒小小的种子,竟然无法实现自研,是时候让我们科研人挺身而出了。”
种子是农业之母,也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实际上,此前博兴县富民专业合作社就选定了店子镇大杨村一块200余亩的土地,计划进行高品质西红柿和蔬菜的培育种植。可苦于没有技术支撑,上述计划一度搁浅。
大杨村是博兴县西红柿的主要种植基地之一,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规模效应突出,种植历史悠久。大杨村村民自1996年便开展了大棚西红柿种植,一年一个台阶,到2021年,该村种植面积超过10亩的大棚就达数十个。
“孙博士的到来简直就是及时雨。”大杨村党支部书记杨明良说。博兴富民专业合作社投资300余万元,新建了6个种植大棚。其中两个大棚是与孙亚东进行合作的,一个进行西红柿品种培育,一个进行菜椒品种培育。
孙亚东(右一)
一段时间下来,效果很明显。“第一个大棚里筛选了31个西红柿品种,最终选定9个进行推广。”孙亚东向记者介绍,“原来在外面买苗,1块多钱一棵苗,咱们自己自主育苗5-7毛钱,这从源头上就减少了农民投入和负担;另外咱们自主培育的品种,口感好,市场销售也不错。市场价格最高能达到9元/斤,包装成礼盒,10斤一箱,一个大棚一天最多销售300多箱。”“农民就是看效果。”大杨村村民杨传东说,“今年确实是看着好了。”
自主育种育苗,破解了店子镇西红柿种植产业“卡脖子”难题,自主研发的种苗目前已经陆续在3500亩大棚中陆续推广,3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
给秸秆寻出路,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孙亚东来到店子镇之后还发现一个问题:由于种植面积巨大,每到收获季节,西红柿秸秆在村子里堆积成山,这些秸秆没地儿搁就被村民运到乡村道路两旁,不但增加交通安全隐患,而且破坏环境。
这样处理秸秆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能否想办法变废为宝呢?孙亚东又从绿色种植、秸秆再利用的角度,寻找解题思路。目前,秸秆回收再利用的实验成果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实地测验,预计今年8月份投产落地。届时,店子镇万余亩西红柿秸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孙亚东(右一)
“秸秆问题的解决,要感谢我背后的科研团队,要感谢鲁东大学给予的大力支持。”孙亚东说,他向学校汇报了秸秆的问题后,学校主管服务地方工作的邹海林副校长对他的想法很支持,专门立项批了科研经费,然后组织团队科研攻关,让村民们头疼的秸秆问题有了解决的办法,促进了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
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西红柿博士”还有着更加广阔的视野,孙亚东在调研博兴县博美特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时偶然发现,这家公司的一项物理保鲜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会非常有效。
“这家公司生产厨具时采用的技术具有保鲜和杀菌的效果,我就想到,既然有杀菌的效果,这种技术可否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孙亚东介绍。
于是,在这一想法的推动下,该技术迅速从工业生产领域转换到农业生产领域,已经用到西红柿及其他农作物种植领域。而且,实验室数据表现出了惊人的效果,增产增效明显。目前,孙亚东已经组织团队进行发明专利的申报和相关农业标准化种植的起草工作。
孙亚东(左一)
孙亚东相信,自己的技术能带来更大收益,“我们不光带来技术,更带来理念。”孙亚东说,今年他希望更多农民、合作社能用上国产种子。时间长了,实践多了,他还有很多想法,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
“西红柿博士”走出实验室走进庄稼地,不仅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更激活了科研人的存量技术,有了用武之地,更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供了途径。
梦想
“这是我喜欢做的事,会一直做下去”
2012年来烟台工作后,孙亚东除了上课外,其他时间大部分都在外面奔波,基本省内各个地市都有他的足迹,烟台各个县市区也都有他的种植大棚实验点。“可以说不是在大棚里,就是去大棚的路上的。”孙亚东笑着说,“农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的研究更倾向于应用,所以我需要时刻了解一线生产的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学校的支持。”
孙亚东(前)
孙亚东所在的鲁东大学非常重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把服务地方工作纳入关键发展目标任务和年度工作要点,围绕农林作物育种、特色种养业、土壤改良与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物联网、智慧农机、农林水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规划等方面,组建了8支科教助农服务团队,多措并举开展服务“三农”系列工作。
近三年,学校先后选派61名教师(74人次)担任省企业科技特派员、烟台市农村科技特派员、烟台市科创人才顾问、科技副镇长。任职以来,他们深入企业、乡村,充分利用学校创新资源,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新型种养模式和新品种推广工作,与派驻企业共建了“ 土壤健康与果蔬品质研究院”“光电信息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平台,联合承担“用于CT核心部件硅漂移探测器阵列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等13项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承担企业委托横向科研项目6项,解决技术难题70余个,推广种植番茄、五彩椒、羊肚菌等2万余亩,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鲁大“西红柿博士”孙亚东
“我自己就是从农村出来的,老家也种大棚,从小在大棚里长大。我更能理解农民的难处,我能利用自己的所学,帮他们解决难题,增收致富,我感到很自豪,这比单纯上一堂课,写一篇论文更有价值,每当看到农户收获后发自内心的笑,我就觉得我的奔波付出没有白费,是值得的。我从上大学学农,到现在从事农业工作,这一直都是我喜欢做的事,我会一直做下去。”孙亚东说,“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梦想着等我们乡村振兴的目标实现了以后,你遇到每一个农民,他都是发自内心在笑,过着生活富足,内心满足的田园生活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