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绿植热”突然全球范围内兴起,成为一种新“情绪治愈”消费现象。
有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人在园艺上的消费支出比2019年高了18.7%,增长85亿美元。在脸书上,讨论组“室内植物爱好者”的成员从2020年的4.5万人,涨到2021的16.4万人。
在国内,绿植同样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打开小红书,绿植词条有超过225万篇笔记,25万+件商品,紧追鲜花的323万+笔记量;小红书关于#我爱绿植#话题的相关笔记50万+篇,总浏览量近2亿次,可见其在年轻人中的流行程度。
那这股绿植风潮是怎么刮起来的呢?
似乎可以从“解压”说起。当代,很多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空虚,养猫猫狗狗又特别费心费力,所以寻思着可以把情感寄托于植物上。在他们看来,绿植是一种最简单“无脑”的宣泄口径,简单、易养,完全不需要你费过多心神。
有绿植迷表示:“工作给不了的正反馈,植物能给。”把时间积累在植物上,它会慢慢抽枝发芽、变得枝繁叶茂,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绿植不需要每天呵护,它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又或者说,它奉行“过犹不及”的宗旨。
比如,养多肉最忌讳“手欠”。有的人每天盯着多肉,盼着它长大,一周浇好几次水。结果呢?肯定是养死了,“慢慢生长才是植物最正常的状态,最怕用力过猛。”
这种散漫自由的心态,或许正是治愈当代快节奏压力的一种良药。
同时,慢慢就演变成了商机。有调查显示,很多绿植商家,都曾是那些压力过大、受过绿植治愈的玩家,最终把爱好变成了自己的工作。
由于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不少绿植爱好者从爱好变成了职业人,辞去了原本的工作,每天养绿植卖绿植,生活好不惬意。
然而这股绿植风似乎渐渐刮得有点大且有点偏了。
绿植的细分种类:“热植”(即热带植物的简称)开始在圈内悄然流行,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入坑。
2021年,淘宝直播热植品类数据呈爆发式增长,一盆“白眼泪龟背竹”,在某淘宝店铺的直播间里,经过11轮的激烈竞拍,最终以9万元的价格被拍下。
在淘宝直播间里,互动定价模式的刺激下,不少买家竞拍“上头”,原本两千元的热植,最后被拍卖到五六千元都是常事。
普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狂热绿植迷的眼中,天价交易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
由于越来越多新人入局,热植的需求量上涨,价格也是一路飙涨,少则上涨三五倍、多则上涨十几倍。
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投机者将热植当成了一种金融工具,大量囤货、扩繁,不少专职做倒卖生意的入局者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但泡沫来得快、退得也快。2022年2月起,许多品类的热门绿植价格拦腰砍半,6万的植物掉到3、4万元;曾经500元的绿天鹅绒海芋,现在店里只卖16.8元。
热植价格经历一波大跳水,曾经冲着升值、炒作而杀进来的“绿植客”,很多人血本无归,因爱生恨,市场哀嚎一片。大浪淘沙后,留下的只有那些真心看重植物本身的人。
说到底,绿植本质上是一种消耗品。
当然,在经历了价格腰斩、一片哀嚎的泡沫之后,没有了高价诱惑,热植步入了一个正常稳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