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年的收成,趁着墒情好,豌豆要尽早下种。”整理土地、秸秆还田、施肥下种……连日来,河北省昌黎县东魏官营村农民魏向利驾驶大型农用机械,在自家的豌豆种植基地里忙碌耕作。今年,魏向利将播种240亩豌豆,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有农用机械的助力,不会误农时,预计五六天就能全部完成播种。
魏向利是一位普通农民,凭着近二十年在土地上的坚守和探索,种粮种出了“名堂”,闯出了一条靠种粮增收致富的新出路。谈起种粮秘诀,魏向利说:“良种、规模、科学是种粮‘生金’的三件‘法宝’。”
良种推广增效益
“今年种的全是‘中秦1号’,不仅产量高、成熟早,而且具有耐旱、抗倒伏、抗病强等优点,是最有推广前景的豌豆品种。”魏向利在耕作间隙,对中国农科院委托自己试验推广的豌豆良种赞不绝口。
魏向利所说的“中秦1号”,是中国农科院研发的豌豆良种。2017年,魏向利在秦皇岛市农业经济作物管理总站的推荐下,与中国农科院达成育种合作协议,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中秦1号”豌豆新品种的良种试验基地,负责该良种的试验和推广。
“‘中秦1号’在产量、品质以及抗病性、抗逆性、抗倒伏、耐旱性等方面,都要优于普通豌豆种。”魏向利说,通过试验种植,“中秦1号”产出的豌豆不仅粒大、豆粒饱满,而且产量也比普通豌豆每亩高50公斤左右。
魏向利介绍,良种试验基地产出的豌豆种不仅受当地农户欢迎,而且还发往云南、西藏、河南、重庆等省市,辐射带动全国10多个县区。通过实施订单农业,将豌豆良种推广给各地农户,指导其科学种植,再通过豌豆回收方式实现农业产销一体化经营,让种植户吃上增收“定心丸”。据统计,平均每亩豌豆为农户增加收入二三百元,年创经济和社会效益1000多万元。
规模经营促增收
“种粮效益低,但有了规模,收入自然就上去了!”当前很多农民不看好种粮致富,但魏向利却有自己的认识,“规模化种粮也能闯出一条致富路。”
魏向利说,随着国家支农惠农力度不断加大,十几年前便萌生了租地种粮的想法,利用规模种粮来发家致富。2003年,他以每亩260元租赁230亩海边盐碱地,将闲散土地“化零为整”,集中生产经营,开始摸索种粮致富之路。
魏向利介绍,规模化种植便于实施机械化,提高种植采收效率,可以节约大量人力成本以及耕种成本,当年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亩粮食平均赚400元,230亩就赚了近10万元。”
规模化种植让魏向利尝到了甜头,增强了种粮致富的信心,今年他的种粮规模扩大到了1200亩,计划种植水稻、小麦、玉米、豌豆等多元化粮食作物,年将产粮100万斤,预计纯收入40多万元。
科学种植添动力
翻地、施肥、下种……魏向利驾驶农用机械前后不到3个小时便完成了近30亩地的豌豆播种工作。
“春播必须抢农时,机械化可帮了大忙。”魏向利说,过去种地主要靠人工,不仅耗费人力,效率也不高。现在使用机械种地,平整土地、施肥、播种同时作业,省时又省力,效率是以前的几十倍,既不耽误农时,又降低了种地成本。
魏向利说,目前旋耕机、播种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农用机械一应俱全,基本实现了从种植到收获的全程机械化。
“要想使土地收益最大化,除了机械化以外,必须依靠科技助力。”魏向利说,每年自己都会在不同的地块里取好土样,送往农业农村部门进行检测,实行配方施肥,还采取秸秆还田、分片轮休的方式,有效地培养地力,提升粮食品质。同时还积极运用良种选育、培育壮秧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滴水灌溉等先进实用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逐步提升粮食亩产量。
“当前农民种粮赶上了好时代,种粮越来越有底气了!”魏向利靠良种推广、规模经营、科学种植走上致富路,提前圆了小康梦,成为不离乡、不离土、懂科学、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经营主体。魏向利对种粮前景充满信心,希望把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向高质量农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