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于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蚂蟥的养殖方法。
技术背景
蚂蟥,学名水蛭,是一种贵重药材,,世界上很多国家自古以来就有蚂蟥入药的习惯。蚂蟥有逐恶血瘀血,破血积聚的作用,用于治疗妇女血瘀血经闭、子宫积血等症。当今以蚂蟥为原料制成的中成药,已投入大批量生产,且供不应求。国内每年对蚂蟥干品需求量达数千吨。近年来随着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加上人们对蚂蟥的掠夺性捕捉,使野生蚂蟥资源日益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水蛭的人工养殖成了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通过人工养殖水蛭来满足市场所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水蛭养殖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水蛭人工养殖技术的首要问题是饵料问题,特别是幼蛭的饵料,因此,研制出水蛭人工配合饲料用于水蛭养殖以达到水蛭营养要求并降低养殖成本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在现有的技术中进行创造性改进,提供一种蚂蟥的养殖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蚂蟥的养殖方法为:
(1)将0-1天的小蚂蟥放入养殖箱内室内养殖,养殖箱底部铺一层水草,养殖用水为自来水,每天投喂专用饲料a,每天早上换一次水,换水时及时清理掉剩余的饲料残渣;
(2)25-35天后,每三天换一次水,每三天投喂一次专用饲料b,换水时及时清理掉剩余的饲料残渣。
进一步的,所述的养殖箱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养殖箱体积为一立方米,每养殖箱中放养蚂蟥1.2万-1.5万条。
进一步的,所述的专用饲料a由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a组成,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a的重量比为1:1。
进一步的,所述的人工饲料a由8-14重量份蔗糖、21-33重量份豆粕、2-8重量份蚯蚓液、1-4重量份绿藻粉、1-3重量份芡实粉、0.5-1.3重量份女贞子粉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人工饲料a由11重量份蔗糖、27重量份豆粕、5重量份蚯蚓液、3重量份绿藻粉、2重量份芡实粉、0.8重量份女贞子粉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专用饲料b由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b组成,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b的重量比为1:2。
进一步的,所述的人工饲料b由11-19重量份蔗糖、28-34重量份豆粕、1-4重量份蚯蚓液、1-4重量份木耳粉、2-6重量份葛根粉、0.2-0.8重量份红曲粉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人工饲料b由15重量份蔗糖、31重量份豆粕、3重量份蚯蚓液、2重量份木耳粉、4重量份葛根粉、0.5重量份红曲粉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专用饲料a投放量为每立方米投放5-10kg。
进一步的,所述的专用饲料b投放量为每立方米投放8-20kg。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使用的蚂蟥养殖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本发明采用养殖箱室内养殖,非常适合于蚂蟥的管理,且蚂蟥养殖密度高,产量大,具有经济性,养殖箱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方便换水。
(2)本发明对于0-1天的小蚂蟥采用每天都换水,保证了水的溶氧量,降低了细菌的繁殖量,降低了小蚂蟥患病的几率。
(3)本发明0-1天的小蚂蟥喂食专用饲料a,专用饲料a由新鲜梨形环棱螺、蔗糖、豆粕、蚯蚓液、绿藻粉、芡实粉、女贞子粉按照一定配比组成,此饲料能保证蚂蟥生长的营养要求,及时补充蚂蟥所需要的营养,促进蚂蟥的生长,提高蚂蟥的存活率和免疫力,大大降低蚂蟥患病的风险。本发明对于25-35天后的蚂蟥喂食专用饲料b,专用饲料b由新鲜梨形环棱螺、蔗糖、豆粕、蚯蚓液、木耳粉、葛根粉、红曲粉按照一定配比组成,满足25-35天后的蚂蟥营养要求,增加蚂蟥的产量,提高蚂蟥的生长性能,且专用饲料a和专用饲料b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有益效果考察:
试验1:本发明养殖方法对蚂蟥生长的影响
分别按照如下配方制备蚂蟥人工饲料:
试验组1:人工饲料a;7kg蔗糖、20kg豆粕、1kg蚯蚓液、0.8kg绿藻粉、0.8kg芡实粉、0.4kg女贞子粉;人工饲料b:10kg蔗糖、27kg豆粕、0.8kg蚯蚓液、0.8kg木耳粉、1kg葛根粉、0.1kg红曲粉。(低组分)
试验组2:人工饲料a;8kg蔗糖、21kg豆粕、2kg蚯蚓液、1kg绿藻粉、1kg芡实粉、0.5kg女贞子粉;人工饲料b:11kg蔗糖、28kg豆粕、1kg蚯蚓液、1kg木耳粉、2kg葛根粉、0.2kg红曲粉。
试验组3:人工饲料a;11kg蔗糖、27kg豆粕、5kg蚯蚓液、3kg份绿藻粉、2kg芡实粉、0.8kg女贞子粉;人工饲料b:15kg蔗糖、31kg豆粕、3kg蚯蚓液、2kg木耳粉、4kg葛根粉、0.5kg红曲粉。
试验组4:人工饲料a;14kg蔗糖、33kg豆粕、8kg蚯蚓液、4kg绿藻粉、3kg芡实粉、1.3kg女贞子粉;人工饲料b:19kg蔗糖、34kg豆粕、4kg蚯蚓液、4kg木耳粉、6kg葛根粉、0.8kg红曲粉。
试验组5:人工饲料a;15kg蔗糖、22kg豆粕、9kg蚯蚓液、5kg绿藻粉、4kg芡实粉、1.4kg女贞子粉;人工饲料b:20kg蔗糖、35kg豆粕、5kg蚯蚓液、5kg木耳粉、7kg葛根粉、1.0kg红曲粉。(高组分)
试验组6:人工饲料a;11kg蔗糖、27kg豆粕、5kg蚯蚓液、3kg份绿藻粉、;人工饲料b:15kg蔗糖、31kg豆粕、3kg蚯蚓液、2kg木耳粉、0.5kg红曲粉。(减中药芡实、女贞子、葛根)
试验组7:只喂食足够量的新鲜梨形环棱螺。
每组分别选取质量大小相近(0-1天),无伤病健康有活力的蚂横50条,实验进行前禁食48h,分别测量各个蚂蟥的重量,记为初重g1,然后按照本发明饲养方法分别进行词养。饲养50d,饲养结束后观察各组饲养后蚂蟥的成活率、体增重的变化。
试验结果;
表1蚂蟥增重和成活率
从上表中可看出,试验组2-4和试验组1(低组分)、试验组6(减中药芡实、女贞子、葛根)、试验组7(只喂食足够量的新鲜梨形环棱螺)相比,蚂蟥增重明显较高,表明采用本发明的饲料及配方能显著促进蚂蟥生长,更适合于蚂蟥养殖,试验组5为高组分,其存活率降低,试验组2-4成活率较高,因此,本发明人工饲料a优选组方配比为:8-14重量份蔗糖、21-33重量份豆粕、2-8重量份蚯蚓液、1-4重量份绿藻粉、1-3重量份芡实粉、0.5-1.3重量份女贞子粉,最优组方配比为:11重量份蔗糖、27重量份豆粕、5重量份蚯蚓液、3重量份绿藻粉、2重量份芡实粉、0.8重量份女贞子粉;人工饲料b优选组方配比为:11-19重量份蔗糖、28-34重量份豆粕、1-4重量份蚯蚓液、1-4重量份木耳粉、2-6重量份葛根粉、0.2-0.8重量份红曲粉,最优组方配比为:15重量份蔗糖、31重量份豆粕、3重量份蚯蚓液、2重量份木耳粉、4重量份葛根粉、0.5重量份红曲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蚂蟥的养殖
人工饲料a:8kg蔗糖、21kg豆粕、2kg蚯蚓液、1kg绿藻粉、1kg芡实粉、0.5kg女贞子粉;
人工饲料b:11kg蔗糖、28kg豆粕、1kg蚯蚓液、1kg木耳粉、2kg葛根粉、0.2kg红曲粉
专用饲料a: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a按重量比为1:1混合。
专用饲料b: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的重量比为1:2混合。
每养殖箱中放养蚂蟥1.4万条。
专用饲料a投放量:每立方米投放8kg。
专用饲料b投放量:每立方米投放16kg。
(1)将0-1天的小蚂蟥放入养殖箱内室内养殖,养殖箱底部铺一层水草,养殖用水为自来水,每天投喂专用饲料a,每天早上换一次水,换水时及时清理掉剩余的饲料残渣;
(2)30天后,每三天换一次水,每三天投喂一次专用饲料b,换水时及时清理掉剩余的饲料残渣。
实施例2蚂蟥的养殖
人工饲料a:人工饲料a;11kg蔗糖、27kg豆粕、5kg蚯蚓液、3kg份绿藻粉、2kg芡实粉、0.8kg女贞子粉;
人工饲料b:15kg蔗糖、31kg豆粕、3kg蚯蚓液、2kg木耳粉、4kg葛根粉、0.5kg红曲粉。
专用饲料a: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a按重量比为1:1混合。
专用饲料b: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的重量比为1:2混合。
每养殖箱中放养蚂蟥1.4万条。
专用饲料a投放量:每立方米投放8kg。
专用饲料b投放量:每立方米投放16kg。
(1)将0-1天的小蚂蟥放入养殖箱内室内养殖,养殖箱底部铺一层水草,养殖用水为自来水,每天投喂专用饲料a,每天早上换一次水,换水时及时清理掉剩余的饲料残渣;
(2)30天后,每三天换一次水,每三天投喂一次专用饲料b,换水时及时清理掉剩余的饲料残渣。
实施例3蚂蟥的养殖
人工饲料a:14kg蔗糖、33kg豆粕、8kg蚯蚓液、4kg绿藻粉、3kg芡实粉、1.3kg女贞子粉;
人工饲料b:19kg蔗糖、34kg豆粕、4kg蚯蚓液、4kg木耳粉、6kg葛根粉、0.8kg红曲粉
专用饲料a: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a按重量比为1:1混合。
专用饲料b:新鲜梨形环棱螺和人工饲料的重量比为1:2混合。
每养殖箱中放养蚂蟥1.4万条。
专用饲料a投放量:每立方米投放8kg。
专用饲料b投放量:每立方米投放16kg。
(1)将0-1天的小蚂蟥放入养殖箱内室内养殖,养殖箱底部铺一层水草,养殖用水为自来水,每天投喂专用饲料a,每天早上换一次水,换水时及时清理掉剩余的饲料残渣;
(2)30天后,每三天换一次水,每三天投喂一次专用饲料b,换水时及时清理掉剩余的饲料残渣。
导航: X技术> 最新专利>农业,林业,园林,畜牧业,肥料饲料的机械,工具制造及其应用技术>一种蚂蟥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蚂蟥的养殖方法,该方法采用专用饲料饲养蚂蟥,专用饲料A由新鲜梨形环棱螺、蔗糖、豆粕、蚯蚓液、绿藻粉、芡实粉、女贞子粉按照一定配比组成,专用饲料B由新鲜梨形环棱螺、蔗糖、豆粕、蚯蚓液、木耳粉、葛根粉、红曲粉按照一定配比组成,本发明蚂蟥的养殖方法能保证蚂蟥生长的营养要求,及时补充蚂蟥所需要的营养,促进蚂蟥的生长,提高蚂蟥的存活率和免疫力,大大降低蚂蟥患病的风险,成本低、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尹选平;唐锋;黄译锋;黄雄;温传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宁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7.17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完整全部详细技术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