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宗仁 文/摄 报道组 郑曦
“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变化巨大,农民的衣食住行更是大变样,许多人靠勤劳走上了致富路。”9月3日,龙游竹云间茶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傅如清与记者聊起他亲历的大变化。
傅如清在有机茶园示范采摘秋茶技术要领
1956年出生的傅如清是龙游县庙下乡长生桥人。
“我在家排行老三,有兄弟姐妹9个,小的时候,一家人挤在4间泥墙屋里,生活艰苦。”那时,家里全靠父母在生产队干活赚工分度日,因家中劳力少、人口多,是个“超支户”,一家人吃饭成问题。“直到分田到户,家里粮食多了,才人人吃饱。”
傅如清回忆,在他读高中时,要走14公里长的山路,才到溪口镇。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父亲建了一幢7间的泥瓦房,住房条件得以改善。
1983年,傅如清结婚成了家,后来分到一间中堂与半间厨房。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75年高中毕业后,傅如清回乡当过代课老师。之后被原衢县县委工作组抽调到横路公社贺邵溪村,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基层宣传党的政策。1979年,傅如清又来到原溪口区灵山一个村里当生产队长。“那时,我胆子挺大的。见当地不少农民不重视冬种,让田地荒芜着,怪可惜的,我就想了个法子,鼓励农户自己去种油菜、小麦,然后自己收割。”傅如清说,这种做法在当时还是不多的。
1979年10月,龙游县要办一家精制眉茶厂,傅如清被派去搞筹建工作。工作期间,傅如清还到上海茶业进出口公司,拜师学习加工茶叶,前后当了4年学徒。学成制茶工艺后,傅如清被任命为茶厂分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自此,他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历经多年的风雨,傅如清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茶商。
“茶厂效益高的时候要数1988年和1989年这两年,因为市场开放,茶叶价格就上去了,一年利润有100多万元。”傅如清说,当时他月工资有100元,还有年终奖金,年收入比溪口区里的干部还高。
有了积蓄,1990年他投入6.5万元,在溪口集镇建了一间三层的楼房。
“1994年我就辞职单干了,专门跑茶叶经销。”头脑灵活、懂茶叶加工技术的傅如清做起茶叶销售生意可谓如鱼得水。他经常将本地的优质茶叶收购来,贩销到开化、临安的一些茶厂里,一年能净赚三五万元。1998年,傅如清被评为衢州首届茶叶销售大王。
为了做大茶产业,1999年,傅如清在溪口镇枫林村承包了260多亩茶山。“枫林村地处龙南山区,山清水秀,云雾缭绕,适宜种茶。”傅如清告诉记者,茶叶品质的高低取决于气候环境,枫林村茶山的土壤疏松,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特别适宜种植好茶。“我的茶好,都得益于枫林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专注于一叶茶,傅如清连着几年加大投入。2006年,傅如清把茶山附近的一个闲置村小学收购来。“第二年,我就投入80多万元,建起茶叶加工厂。”他介绍,到了2009年又投入120万元建起另一幢厂房。
2014年,傅如清决定结合茶叶、茶树、茶山,做好茶农场、茶旅游、茶文化的大文章。他新建了3层的“品茶楼”,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投资180万元,设品茶、评茶、住宿、办公等区块,房间有18个,住宿床位20多张。
傅如清告诉记者,近些年的变化是明显的。2010年他利用茶山的优美环境开起农家乐,住宿只有4个房间、9张床位。“那时,一年营业额60万元。现在住宿条件更好,民宿的年营业额达100多万元。”
茶叶生产也逐年上台阶。2015年9月,他农场的260亩茶园通过了有机农产品认证。他说,走中高端的茶叶销售之路走对了,虽然有机茶产量低,但效益翻倍。目前,农场全年茶叶毛收入约300万元,其中有机茶产量约占20%,但收入却占了总收入的一半。
“我现在共有600多亩茶园,每年采茶时,多时一天要雇200人,一年支付雇工工资达80万元左右。”傅如清说。
为方便游客来茶山游玩,去年他还投入70万元,围绕茶园建起1公里长的游步道。“一圈走下来,要一个小时。”傅如清告诉记者,当下,他要带头种植生产好茶,并把茶文化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龙游茶叶知名度,从而推动茶产业发展。
“儿子在十里坪监狱当医生,孙子也5岁了。”傅如清相告,他母亲86岁身体康健,如今,一家4代同堂,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