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的瓶颈精准发力,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破解发展问题的突破口,持续部署以简政放权、净化市场环境等为核心的重大工作举措,特别是今年10月8日,国务院第66次常务会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定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营商环境优化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结合近年来简政放权、促进和规范投资管理等多达十余项文件,引起坊间广泛关注和热议的,无疑是关于证照分离、五证合一等为代表的的工商税务登记制度改革,以及以“一网、一门、一次”等为代表的的政府服务体制改革。

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理解,不应只限于上述的若干方面,更应该结合中央整体部署来整体看待。

提高各项业务办理速度不是全部

营商环境条例的发布,可以说是对近几年来所有相关的政策文件要求的一次整合与拔高。政策的起点,可以追溯至2013年的《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文件正式取消和下放多达117项行政审批项目。这些项目的下放或取消,对于涉及到的相关企业、社会团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减负大礼包。然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同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发文,再取消和下放68项行政审批项目。

如果将政策时间轴联系起来,随后的两年内,随着“证照分离”、“先证后照”、“三证合一”等政策的颁布实施,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体系,极大的方便了企业登记注册以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事务办理。

几十年来,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顽疾逐步被荡涤一清。笔者清晰的记得,在中学时代,老父亲为了家里生计着想,开办了一个农资经营部,开店简单,但是工商登记却足足用了将近一年才完成。期间,少不了请客送礼,明明是正大光明的办事情,却还要心翼翼的面对百般刁难和勒索,低声下气自不用说,还要违心的陪着笑脸,不断地重复那句全天下都记忆犹新的话,“是,是,是,您说的是”。

所以,近几年各地轰轰烈烈的招商引资也切切实实取得了以前难以想象的成就。在经济增长压力逐步增大的当下,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正所谓,得天下,先得人心。天下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天下,人像向背则是最大的试金石。

公平为基础,构建完整的政策链条

如果完整的读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话,会发现,上述的内容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条例从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方面,构筑了一个完整的政策链条。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条例通过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等章节内容,完整传递出“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政策强音。所谓公平,是一切竞争之基础。抛开涉及民生、安全等领域具有天然垄断特征的行业和公共服务行业不谈,以往的记忆中,是否有关于公平的讨论和质疑?从近年来反腐和扫黑取得的成果来看,有多少高官因为权钱交易而最终落马?又有多少黑恶势力因为为非作歹而最终受到法律严惩?

他们在构筑自己利益王国的同时,岂不是对公平和正以最无耻的践踏?对于利益圈子内外的企业和个人搞双重标准,行极尽打压和拉拢之能事,好好的企业被搞得倾家荡产,好好的公司被搞得破产倒闭。更有甚至,公然置法律法规与不顾,与某些投机分子沆瀣一气,狼狈为奸,把大好的社会环境搞得乌烟瘴气。秦岭别墅事件、东北电力涉黑等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典型代表。

在市场环境方面,从登记制度到金融服务,从人力资源到公共服务,14条、2043字,直指当前营商环境问题根源。政务服务章节则以“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予以了政府机关在营商环境当中应承担的义务,并通过监督执法和法治保障,切实维护清明、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真正激发企业、个人最大的活力,最终,促进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破浪前行,直抵美丽中国梦的幸福彼岸。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