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赤嘴鮸鱼鳔以其具有养血、止血、补肾固精、润肺健脾等功效而备受推崇,被誉为传统的高贵药用滋补品。当前赤嘴鮸鱼肉经过加工成速冻生鱼片,成为深受追捧的时尚食品。
赤嘴鮸鱼表现出强大的抗病能力、广泛的适应性以及快速的生长速度。标粗苗饲养两年,其体重可达5公斤以上。
作为浮动式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赤嘴鮸鱼养殖不仅销路广泛,而且养殖效益显著,其养殖量居于首位。
虽然赤嘴鮸鱼相对于其他品种而言,养殖较为粗放且容易管理,不过为了取得更佳的养殖效益,必须根据其生活习性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实现预期的养殖成果。
一、养殖海区选择及网箱设置
1. 养殖海域选择
为了在浮动式海水网箱中成功养殖赤嘴鮸鱼,应该选择周围环境有屏障、风向良好的半封闭性海湾。
该海湾应当便于海陆交通,不受淡水直接影响,水质清新,水流畅通,水交换状况良好。理想情况下,海域的常年浪高应小于1米,水流应保持平直稳定。
水深最好在6米以上,而网箱底部在最低潮时距离海底应不少于1米。海域表层水温应在10~29℃之间,盐度为1.3~3.2,透明度约为1米,流速不超过1米/秒。
底质最好为泥沙底,若在有礁石的海域设置网箱,需注意避免网衣受礁石划破导致鱼类逃逸,并在网箱设置处避开航道。
2. 网箱设置
箱体可以选择浮动式网箱框架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或长方形,根据海域深度和生长期需求进行设计。
常见的网箱规格包括(3×3×3)m、(4×4×4)m、(4×6×4)m、(6×6×6)m。网箱框架材料应选用抗腐蚀、韧性好、硬度高的槽木,木板宽度约为40cm,厚度在12cm~15cm之间,以方便日常通行和操作。
网衣选择适当的网目规格至关重要,网目太大容易导致鱼类逃逸,太小则影响网箱内外的水流通和交换。
培育标粗苗时,网目规格可选择1.0~1.5cm,而成品鱼的网目规格则应确保鱼类无法逃逸。
一般浮子选用直径约50cm的塑料浮桶作为浮子,四周排列的浮桶可沿单一方向垂直布置。由于操作通道需要经常往来和运送饲料,因此需适当增加浮力,可通过横向排列增加浮桶数量来提高浮力。
木板过重且潮水流速较急时,会对网衣的浮力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横向排列的方式增加浮力,通道木板平面与水平面距离宜保持在50cm左右。
而固定物基本由锚和缆绳构成,通常采用抛锚定位,定位锚应使用水泥混凝土铸制,单个锚的重量应在30kg~50kg之间,每个网箱挂锚数量为4个。
缆绳直径应在2~5cm之间,长度为水深的2~3倍。在水流较急的区域,应适当增加锚的数量,以确保网箱不受潮水流速的影响而漂移。
二、赤嘴鮸鱼关于鱼苗的选择
养殖鱼苗主要来自野生捕捞和人工繁殖两种渠道,需要根据不同来源的鱼苗进行投苗前的精心处理。
1. 野生鱼苗
野生鱼苗是从捕捞中获取的,不同海域和产期的鱼苗大小不一,体质也有很大差异。由于鮸鱼有捕食小鱼的习性,将不同规格的鱼苗放入同一网箱会导致问题。
所以在投苗前必须对鱼苗进行严格的规格筛选和分类,淘汰那些伤残、病弱的苗种。
2. 人工繁殖鱼苗
在放养之前,应将人工繁殖的鱼苗适应近海风浪较小的网箱环境,这样可以逐步使鱼苗适应海域环境,提高它们的投苗成活率。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鱼苗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放养的密度。
三、赤嘴鮸鱼的鱼苗投放
在投放鱼苗前,必须对网箱和鱼苗进行充分消毒。鱼苗消毒采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至3分钟,随后用淡水进行冲洗。
最佳的放养时机是选择小潮汛平缓流的时期,在低温季节则应选晴天或无风的午后进行投苗。
放养时,应挑选体长在2厘米到3厘米之间的健壮苗,放养密度可根据鱼体长度进行调控。
对于体长在5厘米到7厘米的鱼,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25至28尾;而对于体长在9厘米到12厘米的鱼,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20至22尾。
一般情况下,每隔15至20天需要调整一次放养密度,并根据鱼体大小更换网箱的网目规格,以促进网内外水体的交换。
当鱼体长达到23厘米以上时,需根据鱼体大小进行分箱饲养。
四、赤嘴鮸鱼的饲料配制
粗大的鱼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处理,可以用条鱼加工成鱼糜,或者用糠虾、冷冻的大型桡足类作为饲料投喂。
一旦鱼苗长到超过25克,可将条鱼绞成肉糜占50%,并加入鱼粉占20%,其余30%包括豆饼、面粉、麸皮、微量元素等,混合搅拌成团状直接投入网箱。
饲料的制作需根据鱼体的大小进行不同处理,对于体长在5厘米以下的鱼,应先将饲料鱼去除鳞、骨、刺,用孔径为5毫米的绞肉机加工成鱼糜浆,然后将鱼糜浆与适量的幼鳗饲料混合,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投喂。
而对于体长在9厘米到12厘米的鱼,可将全鱼用孔径为5毫米的绞肉机加工成鱼糜直接投喂。
另外配合饲料的选择,可以直接采用全价鱼饲料系列产品,或者为了节约成本、充分利用资源,也可以自行配制。
自行配制饲料的比例为:杂鱼占40%~45%,花生饼和玉米占50%~55%,使用薯粉作为5%的粘合剂。在配制时需添加适量的鱼油、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五、投料量及投喂方式
1.投料量
投料量的调整需根据鱼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苗期时应以体重占12%~16%为计算标准。当鱼体长达23厘米以上时,投喂量则应占鱼体重的7%~10%。
通常需要根据前一天的摄食情况、当天气温、水色和潮流等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避免饲料浪费和水体污染。
在水温18℃~28℃时,每日投喂两次,分别为早晨和晚上,晚间投喂量占日总料量的2/3。随着水温的下降,鮸鱼的摄食量也会减少,当水温降至14℃~18℃时,日投喂量约占鱼体重的4%。
当水温继续下降至8℃~13℃时,日投喂量减少到占鱼体重的1%~2%,投喂时间可选择在下午气温较高的时候,每天或每两天进行一次。
当水温上升至29℃~30℃时,鮸鱼的摄食量减少,投料量要控制在占鱼体重的2%~2.5%,并选择傍晚气温较凉爽时进行投喂。
在水温超过20℃时,体长在3厘米以下的鱼苗全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100%,分为3~5次投喂。随着鱼体的增长,应逐渐降低投饵量的比例。
冬季水温下降到14℃以下时,鱼的摄食量减少,应降低日投饵量,投喂改为一次,投料时间可调整在中午进行。
使用条鱼饲料时,可按照鱼体重4%投喂,使用人工合成饲料时,可按照鱼体重1.5%投喂。
2.投喂方式
春夏秋季的投喂时间可分为上午6时~10时和下午4时~6时两次,每次投料前,可通过划动网箱中的水面激发鱼苗的条件反射,促使它们集群采食。
当鱼群上浮后,应快速投料,而当鱼群散开或下沉时,应向网箱四周撒投少量饲料,以确保体质较弱的鱼也能够吃到饲料。
如果天气变化导致鱼群没有上浮水面摄食,也应按照原定时间进行投喂。
当鱼体在5~8厘米之间,投喂杂鱼料时需将其绞成小碎块,使用3毫米孔径的绞肉机。对于鱼体在16~20厘米之间,使用8毫米孔径的绞肉机将杂鱼料绞成碎块。而对于鱼体在20厘米以上,使用1厘米孔径的绞肉机将杂鱼料绞成碎块。
对于鱼骨刺较少、较柔软的杂鱼料,也可使用刀将其切成小块投喂。
由于鮸鱼摄食动作较慢且容易受惊,投料时应轻柔,投料速度适中,以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方式进行投喂,首次投喂后10~15分钟再次补投。
浮性配合饲料的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1.5%,根据水温的升降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投喂浮性配合饲料之前,应先用淡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可根据饲料颗粒的大小确定。
为了防止浮性配合饲料漂流造成浪费,投料时间应在平潮、水流缓慢的时候进行。也可以在网箱内设置聚烯绢网,面积约占网箱面积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用作投料区。
每天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量为当日总量的60%~70%,观察采食情况并适当调整投料量。
投料量占鱼体重的1.5%~2%,投料前应将5千克软质配合饲料和0.5千克淡水混合搅拌均匀,然后用软质饲料造粒机加工成颗粒。
颗粒规格需根据鱼体大小进行调节,气温高、湿度大的季节,配制软质饲料需立即使用,避免饲料发酵变质,投喂间隔应控制在4小时为宜。
新鲜或冷冻的杂鱼料主要用于育成期,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冷冻杂鱼料需提前解冻至接近常温,以免鱼因食用冷冻杂鱼料导致疾病发生。
六、日常管理
1.幼苗期管理
在幼苗期,即鱼苗体长介于2厘米至8厘米之间,饲料方面应选用配合全价饲料或者切碎的条鱼饲料。
由于幼鱼的消化能力较差,容易发生胃肠疾病,需要适度控制饲料量,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喂养。
若使用切碎的条鱼饲料,应及时配备并投喂,以保持饲料的新鲜。在制备切碎饲料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和黄连粉等中药,以增强鱼苗的抗病能力。
由于幼苗期鱼苗死亡率较高,需定期观察,并及时清理病弱或死亡的鱼苗,以防止健康鱼苗受到感染。
处理病死鱼苗时,应将其集中运送至岸上处理,而不可丢弃在养殖海域。同时需要定期统计网箱内鱼苗数量,并及时补充鱼苗。
2.中苗期管理
中苗期指鱼苗体长从8厘米至单鱼体重达到500克,若使用条鱼饲料,初期可将其切割成适口大小的块状喂养,随着鱼苗的生长,可以逐渐改为切段或整条喂养。
在使用新鲜条鱼饲料时,夏季运输过程中需添加适量冰块,防止饲料变质。若使用冷藏的冻条鱼饲料,需提前解冻至鱼肉软化、温度与气温接近的程度,同时根据鱼的生长速度及时调整饲料量和放养密度。
3.育成期管理
育成期指鱼体重从500克到收获期间的阶段,这一阶段涵盖了多个季节,鱼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定期测量鱼体重,并根据体重和水温情况调整养殖密度以及饲料量。
结论
在养殖赤嘴鮸鱼的过程中,科学管理非常重要,从选址、网箱设置到鱼苗投放、饲料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照料。
未来通过不断优化管理策略,提高养殖效益,将为赤嘴鮸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舟山鮸鱼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 丁冬各;贺磊;于晶露;张桑桑;朱芸枫.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7)
[2] 鮸鱼胚胎发育的研究[J]. 徐镇;李明云;陈惠群.海洋科学,2007(02)
[3] 鮸鱼张网的捕捞技术[J]. 商金发.海洋渔业,1991(02)
[4] 鮸鱼工厂化育苗技术[J]. 孙庆海,施维德,陈诗凯.渔业现代化,2004(02)
[5] 鮸鱼工厂化育苗技术[J]. 李明云;郑忠明;管丹东;叶帅东;徐万土.中国水产,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