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养殖专家致富道路先进事迹
自然真美。悠悠的蓝天,碧波粼粼的水库,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手持一根藤条,叼一袋烟嘴,双眼盯着羊群悠闲地啃着青草,那布满皱纹的脸舒展开了。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一位先进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养羊土专家,他就是谢从富老人。住在深山发羊财?“年纪大不要紧,没有文凭也不要紧,没有钱还是不要紧,重要是的你有没有坚定信念和坚韧毅力,能不能听那一世小说网 党和政府的话!”他道出了个中秘密。拥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努力,加上政府的扶持,2007年,**养羊146只,出售90只,获利4.5万元;2008年进一步扩大养殖,达到170只,出栏100余只,收入近7万元;2009年,**继续发展山羊养殖,建立标准示范小区,规模又进一步扩大……受尽贫穷的他终于踏上了养羊致富之路。
百般无奈开始养羊
谢从富老人家住六郎乡六郎关村六组,家有祖孙三代9口人,4个儿子3个是聋哑人,可怜的家庭,生活重担全压在了**的肩头。他曾种过黄姜,挖过药材,跑过小生意,都不曾使他产生贪富之念;小女儿和大儿子出门打工,也是收入微薄。家庭越来越穷,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山羊结缘。那是1990年,老伴生病住院欠下外债一千多元,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讲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因为不忍心丢掉地里的藤条秸杆,他分喂了亲戚家的两只羊,意外的是,到了年底,两只大肥羊竟卖了八百多元钱,一下子还了一大半欠债。“是羊救了我全家……”**无不感激地说。从此,他便再也没丢下羊。
信心百倍规模养羊
是山羊让**看到了希望。从1991年起他每年都养,少则三四只,多则六七只。不过,养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他来说也有道不完的苦恼,曾一度想放弃。2006年乡党委书记程骏同志刚到六郎上任,听说了他家的情况后主动找到他,说:“做任何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都有一个过程。只要你坚持下来,扩大规模,相信不久就会得到收获。”程书记的话使他又恢复了信心。领导的关怀,如好风送征帆;政府的帮助,似沃土护新苗。2007年全乡大兴养羊产业,为**发展马头羊养殖加足了马力:政府提供的四项资金扶持政策,解决了他养羊资金问题;三项税收的减免政策,为山羊产业打开了绿灯;政府干部的包联给他支撑;畜禽中心的服务更让他学会了技术……**从没有感到干劲是如此的充足。
他立即购回良种马头山羊,实行规模养殖,由以前的几只,几十只,再猛增到100多只。政府包联干部积极上门,帮助他贷款筹措资金,并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帮他建立并规范档案资料管理;畜禽中心的技术人员也主动上门帮助他设计羊栏,选购羊种,传授科学养羊技术。在政府的热心扶持下,2007年他养羊146只,当年出售90只,获利4.5万元,仅一年便摆脱了贫困。在2008全乡经济工作会上,他的成功经验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党委政府给予了嘉奖。在他的带动下,截止目前,六郎关村培植了养羊户50余户,大家争着发“羊”财。
艰苦创业,走上养羊致富之路
高山钟情于跋涉者,创业需要不懈的努力。
虽然年龄偏大,但**说,我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一生辛劳,一点坎坷和挫折是拦不倒我的。只要人勤劳,就一定能养好羊。别人不敢干,我敢;别人不敢想,我敢;别人怕烦,我不怕。选择了发展马头羊产业,就要坚定不移的搞下去!
发展产业就要有品牌意识,养羊也不例外。不仅要上规模、讲效益,还要在技术上创新,以适应市场要求,做大、做强、做优“马头羊”产业,打造纯自然的绿色品牌。**积极尝试“1235”养羊模式,由传统性粗放式养羊转为现代的科学式养羊,做到“四改变、三推行、两提高”。一改无计划的自然交配为选种选配;二改养杂交羊为本地纯种马头山羊;三改单一栓(放)养为圈养,科学建圈,达到圈舍干燥通风,阳光充足,用水方便;四改一年一次出栏为一年两次,保证适度的饲养密度。推行“每季防疫”措施、推行小公羊早期阉割,以利生长措施、推行秸杆“三贮”(青贮、干贮、微贮)“一化”(氨化)技术处理措施,坚持白天放养,晚间补食之法。同时,提高母羊繁殖率,提高崽羊成活率。实践出真知。经过**艰苦、辛酸的养殖,他的羊长得快、个体壮、肉质嫩、板皮优、口感好、补性大。
2009年,**在外地打工的儿女都回来了,在家专心地发展马头羊养殖。他说:“我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有一只羊就够了,在家养羊既安全又能挣钱……”
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里有一位身穿白褂、头戴草帽的老人,不停地割着青草,对面的小山坡上一群山羊自由自在地啃着青草,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老人也跟着吆喝两句,是那样和谐,让人感动。谁又能想到,那位老人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却养着二三百只马头山羊?因为他正在发着“羊”财。
人道天堂 极道星辰 狂兽真仙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第二篇:养殖致富先进事迹
巾帼女能手科学养鸽铺就致富路—记**市洛西镇**村覃春梅和她的养鸽之路覃春梅,40岁,洛西镇**村**屯人,1998年开始在广东省**市辽步镇刘巨辉养鸽场打工,学习发达地区先进养鸽技术,于2006年12月回到**村开始自己养鸽,现养鸽4000多对(品种:美国肉鸽),每年出售乳鸽40000对,每对卖30元左右,每年产值120万元以上,纯利30万元以上。大胆突破传统就业观,积极探索致富路。她曾经是打工族里的一员,现在是**村养鸽能手。1998年,覃春梅与丈夫陶昌龙一起在广东打工,覃春梅发现养鸽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夫妇经过几次商量,最后决定到**市辽步镇刘巨辉养鸽场打工,学习发达地区先进养鸽技术。2004年,凭借熟练的养鸽技术,以及老板的赏识,覃春梅被破格提升为鸽场主管,为她提供了更广阔的“偷师”平台。在管理工作中,覃春梅时常向鸽场老板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基础,2006年12月在经过全面的市场调查后,覃春梅看到市场上鸽子价格好且供不应求,**市内又无鸽子专业养殖场,大部分宾馆饭店所需的鸽子都从外地购进,于是回到**村开始自己养鸽,办起了洛西镇唯一一家较有规模的鸽子养殖场。之后覃春梅从鸽子养殖场那里引进了100对美国肉鸽种鸽,开始步入养鸽行业。锲而不舍,养鸽行业生产示范初显成效。
第三篇:养殖能手致富个人先进事迹
养殖能手致富个人先进事迹
在平凉市泾川县玉都镇康家村,提起养殖能手史喜荣,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肤色黝黑,其貌不扬的乡下汉子,凭着一股韧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镇村党组织和县相关单位的关心帮助下,搞起黄牛养殖并且创建泾川县泾川县裕泰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肉牛养殖场。该肉牛养殖场,是一家集肉牛育肥、贩运购销为一体的肉牛养殖企业。
根据当地总占地108亩,其中养殖场占地12亩,饲草地96亩。该场从去年11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建成管理房9间180平方米,暖棚牛舍2栋1300平方米,青贮窖3座1500立方米,围墙420米,蓄水池1座60立方米,累计总投资260万元。目前养牛160多头,收入25万元,经营状况良好。
为确保基地能实现预期目标,镇党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镇组织、农委等有关部门自一开始就对基地的建设、管理、经营、营销进行多方位全程跟踪服务。
饮水思源,富而思进,史喜荣表示,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将带领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作为自己的最大目标,以此回报党组织的关怀和群众的信赖!
第四篇: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先进事迹
**,女,45岁,现任**镇**村党支部书记,**市鑫龙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市新儒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会成员。
2003年,她多方筹措资金成立**市鑫龙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打拼,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10人小厂发展成为现有职工260人(其中女职工126人)的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公司占地面积86亩,固定资产3600万
元,现有3个厂区、6个加工车间、2个速冻间、2个速冻储藏间、14个恒温库(总库容5万吨),年生产加工能力3.5万吨,今年1-9月实现销售收入1530万元,利税217万元,产品全部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保鲜胡萝卜年加工出口量全国第一。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征地32亩,开发建设新厂区一处,拟分两期建设恒温库20座,目前一期10个恒温库已完成主框架建设。
近年来,她抓住全市实施出口农产品区域化管理的有利时机,参与成立新儒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会成员,积极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基地发展模式,引导周边群众积极入社,提高他们参与区域化建设的组织化程度,现已发展社员1000多户。针对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和精细化要求高的特点,组织对社员进行定期培训指导,先后举办培训班10多次,其中培训妇女1000多人次,保证了区域化基地的标准化生产,提升了农产品档次,增强了社员入社积极性,目前已发展基地5040亩,带动本镇和周边地区1200多农户年增收3万余元,受益妇女达到1400余人。
为了改变班子瘫痪、人心混乱的**村,**临危受命,于2007年10月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带领大家增收致富,她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大姜、大葱、果树等600多亩种植基地,建立蔬菜加工厂1座,小规模家庭养殖户5家,使该村成为无粮村。2008年全村实现经济总收入3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6千元,村里的各项事业发展都走在了全镇的前列,先后被评为**市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
第五篇:乡镇农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男,33岁,中共预备党员,市镇村农民。他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在创新增收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从开始,带头建造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开办酿酒坊,发展无公害蔬菜。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他政治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新型农民,他先后获得“市科技致富带头人”、“镇农民致富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高中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他满怀信心想利用自己学到的文化知识来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经过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自己的理想在大山里是难得实现的,他不甘心同其他村民一样过着那种面朝黑土背朝天,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与家人商量后举家移居到村。
村在镇政府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为了早日还上搬家时所欠下的外债,使家庭生活能宽裕一些,又借资8000余元买了一台农用三轮车,跟着其他人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仅还上了外债,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按理说,家里没有了饥荒,生活也说得过去,妻子有事做,自己有车开,应该安安稳稳地过平静日子了,可他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寻求机遇,把握时机,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深入到祖国的广大农村,给亿万农民带来了致富机遇。春,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大力倡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建造沼气池。当时,“沼气池”这个词汇对农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非常陌生,大多数有条件的农民对此事都不感兴趣,无论政府怎么动员和举办培训班,结果群众还是不认可,提出了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点,唯有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认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下,作为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青年农民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勇敢地创新,他认为建沼气池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既利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林业,又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也可以说利己利民又利国。于是,在多数人的观望下,他敢为人先,是镇第一个申报建设沼气池的人,从此踏上了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创业之路,开始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上有父母,下有上学的孩子,生活上虽说不算困难,但并不富裕。在建沼气池的整个过程中,他和家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意想不到的来自方方面面的许多困难和挑战都摆在他的面前,资金短缺、生活费用问题都重重压在他的头上。他没有被这么多的困难所压倒,他认为开没有回头箭,创业成功的先例都经历过坎坷不平的路。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他从此坚定了信心,白天外出打工挣钱,雨天和晚上同家人建池,一干就是半夜,累了就地歇上三五分,腰疼吃上止痛片。上百立方的池土他硬是一锹一镐地清除到池外。从7月开始到5月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他投资2万元的沼气池在市农业局、镇委、镇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建成,经技术测试合格后投入使用。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当我们问他的创业经历时,他告诉我们说他流过血流过汗就是没有流过泪。
为了使沼气尽早地发挥作用,尽快地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秋,到春他又自筹资金9000多元先后建起了家庭小型酿酒坊和同时能容纳50头猪的育肥猪舍。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了总有回报,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沼气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每天酿出的纯粮精品小烧白酒在当地就供不应求,远近闻名。42头育肥猪膘肥体壮。每年在沼气酿酒、养猪上就可以创收2万元以上,现在正在酝酿实施利用20立方米的沼气池来发展10亩地的无公害蔬菜,降低沼气建设、酿酒、养猪的成本,形成一条沼气—粮食—酒—猪—猪粪—废渣—蔬菜良性大循环,高效益的产业链,既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也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xiexiebang.com范文网】
他不仅是当地新农村建设中典型的新型农户代表,而且还是难得的进步青年。他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特别是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他虽然只是一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可他时刻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积极参加组织的各项活动,及时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能够认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党支部鉴于他的一贯表现吸收他为中共预备党员。
至,他先后受到了市、镇两级政府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