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是中国近代以来广为关注的民生话题,也是当下最受欢迎的热点之一。“乡建”似乎成为了一股潮流。
优秀的乡村建设,并非简单的城市模式复制,更在于乡村内在生命动力和活态品质的挖掘与提升!乡村有其独特的经济性、社会性、地域性等特点。乡村连接着历史和未来,是人们对生态宜居的向往与追求!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八个“美丽乡村”优秀建设案例!
1.云上西棠田园度假综合体
本项目位于江门市蓬江区大雁山脚下一个僻静的村子旁,占地面积约15公顷,场地中有一座植被丰茂的小山,周边更有大量桑基鱼塘等充满岭南风情的人文景观资源。
▼度假综合体项目概览
在设计开展之初,设计师就确立了利用场地中丰富的水体及原生植被资源,大面积采取轻度维护的原则和理念,以降低生态系统的负担。从山林、河塘、湿地、路径等四个方面着笔,体现对原生态的延续。
建筑的聚合策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环聚各大建筑节点。第二,乡村聚落的转绎重生。设计结合传统岭南乡村聚落意向,利用有机形态的合与转折,组合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聚落空间。
▼建筑的聚合策略:环聚各大建筑节点和乡村聚落的转绎重生
▼屋顶采用变化的折坡
回归自然的环境,与自然在此以零距离共处,是人们感受大地精神要义的场景,更是远离城市的喧嚣,卸下生活的繁杂,倾听自己内心声音的良机。
▼场地中如同教堂般的装置
项目名称:云上西棠田园度假综合体
2.徐家大院
徐家大院是特色田园乡村中一组产业办公综合服务建筑。位置在乡村边缘,是密集的乡村与空旷田园之间的过渡。布局延续村庄肌理特征,顺应道路与周围房屋布置。
▼徐家大院环境肌理
▼徐家大院办公综合服务建筑鸟瞰
四栋不同功能的建筑围合为一个半开放的院落。外墙材料南面采用水泥砖直接刷白,保留砖缝,不做抹灰,其余东北西三面采用乡村里常见的造价最便宜的水泥砖,不做粉刷。
北边一栋主楼为”正房”,西侧一栋五开间一层平房是“西厢房”,功能为村史馆,大院南侧临水三开间平房为村民礼堂,类似于合院的“倒座”,功能设置为提供村民集会和看电影的共厅堂,最多可以容纳60人开会和100人看电影。
▼北边一栋主楼为办公使用的“正房”
东侧紧邻道路一栋一层平房是“东厢房”,是一个小型开放的公共空间。
结构形式做了三种实验,北侧二楼正房采用砖混结构,经济实用,室内没有框架柱破坏墙体。
西厢房村史馆采用传统抬梁式木结构,再现传统建筑的内部风貌。南侧村民礼堂采用钢结构,省去三角桁架的下弦,让开会或者放电影时空间更有集中感和向心感。
中心院子主要以青石板铺砌,靠近房屋地方局部以青砖收拾,院落中央有大树和绿化点缀。
在江宁地区普通村庄中,寻找一个中间平衡的风格,能够衔接传统民居与近年新建的小洋楼民居,在两者之间建立一个平衡,最终形成整体,融合到新一轮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
项目名称: 南京市江宁区徐家大院
3.渔乡茶舍
渔乡茶舍位于浙江省杭州建德市,建德政府提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计划投资打造一个江南秘境主题景区,渔乡茶舍属于其中最先启动的公共建筑,承载着接待和休闲的功能要求。
“渔乡茶舍”这个名字,顾名思义,便是在有山有水、烟雨朦胧的渔村水乡中,营造一个喝茶的地方。
基地位于一个山坳,直面江水,风景界面最大化和体量融于环境是设计之初的两个基本出发点。
设计利用地形高差,将茶舍与接待两个功能,分为主次两栋贴合地形延展的退台建筑,逐层叠退,不仅视觉上弱化建筑体量,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一线江景的露台场所。
▼行人入口,建筑层层退台,从场地中挺拔而出
河边的杉树与坡上的樟树,分别作为入口提示,坡下围绕杉树做了圆形的院子,入口处通过片墙延伸,将空间蔓延至周边,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边界。
这样“双入口”的设计也是建筑师在业主功能不能明确的情况下,保证未来使用灵活性的一种应对策略。
沿着毛石砌筑护坡拾阶而上,建筑体量隐藏在山坳中,沿江面展现的是数层宽阔的观景平台,来访者在深远的挑檐下几经转折,视线在江面与临山楼梯间转换,空间时而开阔时而幽狭。
▼顶层景观平台,与水天相接
▼酒店接待入口,片墙延伸,模糊了建筑与自然的边界
▼入口空间的圆形天井
设计师选择混凝土来建造这样一幢坐落于乡村环境中的公共建筑。混凝土作为一种在自然环境中介入感比较强的材料,能够与建筑整体谦和的体量策略达到一种平衡;
▼中餐厅,屋顶不做吊顶,保持木纹理
而木模板特有的纹理又赋予了混凝土材料特殊的尺度和质感,能够弥补单一材料在趣味性上的缺失。
▼通透的室内空间提供了江景与山景
这或许是在当下不断呼吁“乡土材料”、“传统符号”、“东方性”的大背景下,存在于江南山水环境中建筑风格的另一种可能性。
▼室内空间通向室外平台
4.雷励贵州大项目活动营地
这是一个驻点乡村的青少年公益营地,旨在探索青少年活动营地与乡村建设的结合模式。本项目以设计方案吸引企业捐助,由公益伙伴与本地工匠共同建造。建成后定期举办青少年公益活动,为青少年成长和乡村发展持续赋能。
▼从县道看营地
项目坐落于县道与村路交接处的狭长台地上,远景群山连绵。场地原是一所撤点乡村小学,现存一座已荒废的三层教学楼。
由于用地紧张,设计采用集约布局,改造原教学楼并以其作为场地锚固点,运用工业化轻量体系与乡土材料工艺相结合的方式,加建多功能通用空间、活动场地与服务体,并在营区入口与村路交接处建造长期向社区孩子开放的乡村图书馆。
▼建筑与场地的关系
当地气候温和而多雨,遮雨和通风是建筑首要需求。通用空间(集活动、培训、宿营、用餐等功能于一体)作为营地的核心空间,采用连绵起伏的半透明海帕面张拉膜屋面来构建连续通透的遮雨空间。
▼通用空间采用连续起伏的半透明海帕面膜顶
平面非正交划分,各开间向山和村子打开,二层平台微高差错动,像素化的竹界面呈现半透明感,共同构筑一处聚落式的空间场所。
▼通用空间边界、营路与东侧树列的关系
整个场地用小碎石铺底,以利于排水。活动区以当地的毛石砌筑,如同碎石海上的群岛。在场地南侧设置圆形砂砾的集中活动场地、西南侧台地设置营火场。
▼多功能通用空间的二层平台向自然打开
▼多功能通用空间使用像素化的竹界面,呈现半透明感
乡村图书馆由面向营地入口的接待区和面向村庄道路的阅览室组成。两个错落半层的三角形开放框体,通过内部的小楼梯连接村道和营地两个标高。
▼场地北侧的通用空间与保留教学楼交接处庭院
▼淋浴及卫生间砌石分隔墙细节
5.步路乡改造:剪纸艺坊 & 伴湖书吧
步路乡群山环抱地形悠长,村落建设规模虽然不大,但具有当下乡镇发展的大部分特征,新建的集镇与老村并置共存,呈现的面貌却全然不同,以梅湖为中心,沿乡道西侧为新建的集镇街道,东侧为老村聚落组团。
大部分乡民已从老村迁出,居于集镇,老村也迅速破败接近空置,留下几位老人留守,日渐冷清。
亟待处理的老建筑便成为了下一环节的重点整改对象,非盈利性的公共空间建设往往是乡村政府比较棘手的问题。他们需要尽可能采用极小的代价建造,合理的进行修缮,以使得旧屋新生,并激活老村的生命力。
剪纸艺坊
剪纸艺坊原为一层砖木混合建筑,拥有一个长进深的不规则前院,院墙紧贴梅湖,却独自封闭。
设计尝试打破原来的封闭院墙,以格栅过滤景致形成剪影式的视觉效果,院内可观梅湖,于对岸则可隐约窥得院内的动态。院落被一分为二,形成前院与庭院,剪纸展厅位于二者中间,延续至院墙朝向梅湖敞开,像似对于梅湖的延伸与接纳。
伴湖书吧
作为书吧修建的老房子较为陈旧,老房子共分为三层,拾级而上,透过不同层高不同立面上高低的窗洞,可以不同的姿态去观赏梅湖和步路老街的景象。
设计时取一个“伴”字,一方面意为这栋空置的老建筑能够重新陪伴当地村民,提供他们理想的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取其半材,将老墙做一半破壁形成建筑的基座,往上置换了已经老化的主体木结构,通过现代的开窗方式表达对于当代生活的接纳。
6.唐堡书院-村民公共活动中心
项目坐落于陈堡镇唐庄村,地处江苏省兴化市,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唐堡书院则以传统地域文化为发展母体,通过建造一个村民书院让此处悠久的文化氛围在当代乡邻生活中生根萌芽。
基地位于村口,北侧毗邻庄西河,南侧面对村口停车场,东西分别为村道和本地民居。
场地中的自然村落历经百年,沿着星罗密布的河网水系自由发展。
设计师为重新诠释这一中国田园山水画般诗意的诉求,实现让建筑真正意义上的融入自然,保持村庄特有标志与肌理,将唐堡村内“村落”与“水田”两种物质空间形态被提炼、置入到村民生活之中。
建筑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辅以多层次的院落穿插贯通,创造出了既私密又丰富的院落、村巷空间。
设计师通过营造纵横交错的灰空间——院落、村巷、连廊,将传统村居中的“檐下空间”极致表现,原本清晰明确的建筑边界逐渐开放。不同单体建筑空间下的功能配置在此发生了联系与交流,相对模糊化的空间边界允许原本孤立的村落文化功能在此汇合。
在这里,街巷、院落不仅是流动的交通空间,也是村民聊天、游客休憩的公共场所,建筑在空间上被赋予相互延伸相互渗透的能力。
设计师通过对模糊边界的探索,为传统而又保守的村落文化活动营造了开放的姿态。乡邻交流、活动、学习、休闲等社区活动在此发生。
建筑功能的分区在空间体块上做出了明确的区分,却没有强加以生硬的物理边界。这既展现了唐堡书院作为公共文化建筑的生动性与开放性,又重现了传统江南民居檐下空间中的文化属性,从而使建筑与人的互动收放自如,灵动丰富。
至此,山水画成就了最诗意的建筑,建筑成就了有最烟火气息的生活场景。
另一方面,在建筑的风格样式上,唐堡书院在传统建筑材料的语言上做出尝试。小青瓦、花格木门、花砖、镂空砖墙及叠涩的运用随处都有迹可循。
项目地点:江苏省兴化市陈堡镇唐庄村
7.高步书屋
高步书屋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河流域的高步村。和其他的中国农村一样,高步村面临着“空心村”的问题:青壮年在城市打工,老人、孩子留守农村。
设计师无法逆转近年来中国乡村人口移居城镇的大趋势,故而以保存侗族社会原有的价值来促进日后的发展为目标,通过为当地的孩子们建造一座图书馆来开启村落活化的行动。
这座小型图书馆,称它为高步书屋,是一个寓教于乐的场所。希望高步村里这群热爱自由又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能在书屋里玩耍、学习。
书屋的设计由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从远古保存至今的“干栏式”建筑为起点,应不同空间、功能和形态的需要重新组织结构。
侗族建筑中的楼梯多次到访侗族村落,设计发现楼梯在村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一个重要的角色。村民都喜爱在楼梯旁聚集,小朋友们则喜欢在上面玩耍。因此楼梯成为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整座书屋。
它是村民可以互动的地方,也能让小朋友玩耍的时候坐下来看书。这样一来,看书变成了一件轻鬆而愉悦的事情。
大部分高步村的小朋友都由祖父母抚养到10岁左右,由于村里缺少教学资源,10岁后他们都会寄宿到乡镇学校上学。书屋为孩提时的他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地方,让他们可以从玩乐中学习知识。
这座书屋不只是图书馆,而是一个让村民互动的公共建筑,也给孩子们一个机会放下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设备,透过书籍触碰到他们的梦想与未来。
8.云阳四方井服务建筑
云阳,作为一个因三峡建设而重新选址重建的移民新城,城市与水岸的关系,是长久讨论的话题。2015年云阳市政府开展了云阳县城库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设计团队负责设计三个滨江服务建筑:天宫包、渔宴馆和四方井,其中四方井服务建筑是首先落地的,四方井用地呈不规则多边形斜坡,南高北低,由城市向江面跌落,高差最大达到8米。
设计以尽量减少土方量为原则,梳理了场地的高差,将建筑的南侧两层切入场地,东、西侧局部一层切入场地,形成建筑双首层“基座”。
其中首层与北侧滨江景观带相接,二层与西侧城市道路相接。基座的建造转换了地景,提供了观看江景的平台,如同伍重面对悉尼港,屋檐与基座也成为我们解答风景与场地这一命题的答案。
四方井服务建筑采用传统建筑的梁柱体系,并因循现代结构力学对梁柱的比例关系进行了调整。在建筑的材料选择上,设计以传统的木材和青砖为主,局部采用金属,玻璃及陶瓦等现代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