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晨,明媚阳光洒满石阡县泉都矿泉水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不停地忙碌着,自动化生产线上的瓶装矿泉水整齐排列,在经过25道工序后,一瓶瓶合格的矿泉水将被送往深圳。

石阡县泉都矿泉水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景应飞说:“我们泉都矿泉水目前全年产值是10万吨,每小时可生产36000瓶、1500件。我们的产品现在主要销往珠三角。”

致富经林麝养殖_致富养殖林麝怎么养_致富经林麝养殖视频

同样,将自然“活水”变成发展“活水”的还有石阡大兴源泉山泉水专业合作社的黔域一方水厂。这几天,水厂车间内机器轰鸣,自动生产线不停运转,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发往县外的订单。

青山变“金山”,绿水变“活水”,“生态水”变“致富水”。如今,水产业已成为石阡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是石阡县坚持绿色优先,立足生态富民,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享多赢的协调发展格局的真实缩影。

“多年来,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石阡实际,切实让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让人民群众满意受益,推动石阡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石阡县委书记田运栋告诉记者,新征程上,他们将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和修复,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做优生态文章 拉长绿色“单据”

春日下的石阡县鸳鸯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碧波荡漾,草木葱茏,不时掠过的飞鸟与之构成天然画卷。不远处,郁郁葱葱的茂密林下,是当地群众躬身发展中药材和食用菌的忙碌身影。

厚植绿色,做优生态。近年来,枫香乡实施了国储林项目10050亩,全乡的项目实施村结合村情发展林下养鸡、林下食用菌种植、林下中药材种植,做到一地多用和一产带多业,实现让宝贵土地资源创造出更多经济价值。

利用优势资源,推动乡村经济。枫香乡着力在生态优先、资源互补、一地多业等方面深入思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重点还在产业规划布局、建设发展等方面强势推进,逐渐探索出了林下套种、林下养殖、种养循环、产销衔接等多门路。

几年时间,通过乡村引领、企社主导、群众参与等捆绑合作模式,采取重点打造和辐射带动方式,枫香乡的苗木苗圃、精品水果、生态养殖、林下套种等产业逐渐壮大

致富经林麝养殖_致富经林麝养殖视频_致富养殖林麝怎么养

如今,枫香乡森林覆盖率达76.4%,全乡共有林地5万亩,已发展林下种植4000余亩,林下养殖200亩。作为县城郊生态后院,该乡已开启绿色致富新模式。

树长青,业长兴。通过绿色致富的枫香乡,是石阡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近几年来,石阡县深入实施全域绿化“六绿”攻坚行动,坚持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推动工作重心从绿化扩面向提质增效转移,生态优势持续巩固。

在不断造林增绿的过程中,石阡县认真落实“双碳”目标要求,深入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森林资源保护,有效盘活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质量、守牢木材安全、夯实生态根基,高质量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

既“造”也“育”。石阡还根据《国家储备林改培技术规程》和《森林抚育规程》,采取更换树种、间伐、补植、割灌和采伐等措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去年,石阡县共完成集约人工林9503.6亩,中幼林抚育6337.3亩,现有林改培54315.5亩。

守护生态底蕴 管好绿色“家园”

春雨初歇,石阡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满目青翠。前不久,保护区护林员熊光先回收红外相机时,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鸟类。经贵州省林科院专家鉴定,该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

“白鹇现身佛顶山保护区,这是石阡县注重生态保护的体现。”贵州省鸟类专家吴忠荣介绍,白鹇的繁衍生息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常栖息在森林覆盖率80%以上的无人山区,常绿阔叶林、竹林和针阔混交林是它们的理想家园,佛顶山的气候条件很符合。

多年来,石阡县不断加大对佛顶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栖息地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不断拓展,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十三五”期间,保护区发现56种脊椎动物新纪录物种。

除了白鹇,云雾氤氲的佛顶山里还生长着3651种生物。野生植物284科948属2392种,野生动物47目249科1259种。其中珙桐、红豆杉等植物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豹、林麝、白颈长尾雉等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因而,佛顶山有“动植物基因库”的美誉。

致富经林麝养殖视频_致富经林麝养殖_致富养殖林麝怎么养

“我们做得更多是让步生态,为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腾地。”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周胜伦介绍,2016年以来,石阡县实施了保护区生态移民搬迁,先后有151户635人搬出佛顶山的核心区、缓冲区。同时还聘请230名护林员,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

生态要保护,发展要转型。为减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对佛顶山森林资源的依赖,保护区管理局还专门成立了社会发展和旅游科,谋划发展民族生态旅游,帮助下山群众转型低碳发展。如今,佛顶山周边的几个村庄,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近年来,石阡县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森林管护机构,真正做到一山一坡、一园一林、一树一木都有专人管护,确保全县森林资源管理零死角、零遗漏。2022年,全县森林资源管护率达到100%。

守好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园,离不开有效管护和治理。石阡县还常态化开展国家森林督查执法专项行动,2022年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33件,共收缴罚没收入78100元,移送公安办理刑事案件18件;排查劝阻和制止野外违规用火296起。

激活绿色动能 谱写经济新篇

“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连日来,在石阡县龙塘镇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茶农们三五成群,背着茶篓,双手翻飞,抢摘今年“雨前茶”。

“我们自己不种茶,土地都流转给了村里的合作社,每年除了有一笔土地流转费外,还有采茶工资补贴家用。”村民吴明富说,天气好的时候,每天七八点就会到茶山上来,通常一天下来都会有180元左右的收入。

茶山管理员付斌介绍,苔茶采摘期长,每年3月至10月进行“名优茶”和“大宗茶”的轮番采摘,所以周边村民近年来靠采茶也增收了不少。付斌笑称“靠着茶产业的带动,茶园所在的龙塘镇已成了石阡县人均GDP最高的地方”。

致富养殖林麝怎么养_致富经林麝养殖视频_致富经林麝养殖

像龙塘镇这样的连片生态茶园在石阡还有很多。据介绍,2022年石阡全县有茶园43万亩,投产茶园33.46万亩,年茶叶产量2.92万吨,产值31.92亿元,苔茶产业已成为石阡县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石阡县坚持厚植生态和经济发展并重,切实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把良好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林业,农业,旅游业三个领域的产业链深度融合,使得绿色经济“由小变大、由弱到强”。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佛顶山脚下的坪山乡佛顶山村都要举办盛大的“敬雀节”来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朴素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据坪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祝丹介绍,今年敬雀节当天,佛顶山村上演人潮涌动热闹场景,山水间萦绕着开门迎客的喜悦。活动期间,村子接待的游客超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2.5万元,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致富经林麝养殖_致富养殖林麝怎么养_致富经林麝养殖视频

优越生态不仅让佛顶山保护区成为珍稀动植物提供栖息之所,让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还吸引了不少外来人士在这里安家落户。尧上古寨“花筑·梵隐山舍”民宿主人龙英是六盘水人,今年已是她退休后来到佛顶山安居的第8年。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们这里几乎都是满房。”龙英说,民宿周围是潺潺溪流和苍翠群山,在这里可以展开双臂拥抱自然,每年夏天都会吸引省内外的游客前来纳凉休闲。不少企业和学校还在这里开展研学游、夏令营等活动。

据悉,2022年,石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1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5.69亿元。下一步将持续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农业,形成绿色低碳的良好发展格局。

“站在新起点,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厚植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府院协作联动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切实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观念成为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氛围,牢牢守护石阡的绿水青山。”石阡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奕辉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文叶飞 田勇

编辑 刘煜妤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