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养殖项目新闻稿_致富新项目养殖_致富养殖项目新闻

在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中,弥渡县德苴乡新和村打造肉牛养殖核心区,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肉牛产业,走出了一条养殖大户、贫困群众和村集体“三赢”的道路。

致富新项目养殖_致富养殖项目新闻_致富养殖项目新闻稿

穷根深埋逼思变

新和村是弥渡县典型山区村,群众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烤烟和传统养殖,多年来,他们曾尝试种植柑橘、梨、枣等经济林果,但由于受气候较热、长期缺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均未能成功,群众普遍生活困难,人心也较散,村党支部发挥作用无处着力。“那两年,我们村的小伙子找对象都难,村里的姑娘都往外嫁,就是因为我们穷,穷根不除、没有出路,这都是组织的责任啊!”村党总支书记禹彬说。村民郭太强说:“我家是生意不会做,种田么收入低,去年有人建议我贷款做小生意,我不敢要,日子过得很拮据。”贫困是摆在村党总支和党员群众面前的一道坎,也是如何实施精准脱贫的一道难题。

致富养殖项目新闻稿_致富养殖项目新闻_致富新项目养殖

组织发力引活水

新和村有一定的传统肉牛养殖经验,养殖户相对集中在北朝南自然村。党支部书记雷俊思维活跃、具有多年肉牛养殖和营销经验,但规模一直上不去,总是在原地打转。在2014年的村党总支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上,参会的党员提出了村内群众的共同愿望——依靠党组织,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在党总支书记禹彬的提议下,统一了基本的思路——由雷俊牵头,成立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肉牛养殖核心区,吸收广大散养户入会,为没有养殖成本的群众提供资源,集中养殖、共同管理、共享利益的集中养殖营销模式,搭建多方互利共赢的平台,带领全体群众共同致富,拔除穷根。

致富新项目养殖_致富养殖项目新闻稿_致富养殖项目新闻

众人拾柴促发展

新和村“两委”经过反复研究,广泛发动群众,于2015年3月成立了弥渡县谋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产业脱贫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合作社成立之初就遇到了资金不足、缺乏科学养殖技术、缺地少水、电力供应不足等诸多问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禹彬带领合作社骨干成员积极到乡党委和县级有关部门汇报情况,争取上级支持和帮助,他们的主动作为得到各级的肯定,问题得到了一一回应。县委组织部给予补助党建示范点经费6万元,并在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资金上给予照顾倾斜;县畜牧兽医局在给予技术支持的同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养殖户到县内外有养殖经验的养殖场考察学习,并给予协调项目扶持资金12万元;县扶贫办在扶贫贷款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向北朝南村民发放贷款100多万元;县供电公司作为扶贫挂钩的县级部门主动为北朝南村解决了生产用电问题。

致富养殖项目新闻稿_致富新项目养殖_致富养殖项目新闻

激发活力显成效

发展肉牛养殖产业以来,全村肉牛养殖户从226户增加到314户,肉牛存栏量从1140头增加到1882头,年出栏量从447头增加到1800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543元增加到4132元,贫困人口也由原来的767人减少到如今的514名,这些群众有望在年内全部脱贫。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村集体用10万元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项目资金从群众手中流转了5亩土地,并争取项目,建设了310平方米圈舍,可养殖肉牛104头,出租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养殖大户,收取贫困户每天每头牛0.5元租金,其他养殖户每天每头牛2元租金,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由原来的“空壳村”,变成了现在有每年6万元收入的“富裕村”。禹彬说“加上上级补助的工作经费,日常办公需要已经能满足了,还有部分结余可以做些村内公益事业。”走进如今的新和,随处可见新建牛舍的热闹场面,每家每户都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村民石文志信心满满地说“现在日子好了,我也不想出去打工了,而且我也有了一些养殖技术和跑市场的经验,今年又建了300平方米的圈舍,准备再申请一笔贷款,扩大点养殖规模。”

致富养殖项目新闻稿_致富新项目养殖_致富养殖项目新闻

END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