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距离海南省三亚市近40公里一个独具特色的村庄——育才镇那受村,科技日报记者见到了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海南省科技特派员、该村党委书记、驻村第一书记杨小锋。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的杨小锋匆匆赶回那受村。多年来,杨小锋尽己之能、倾己之情,让科技照亮脱贫路,带领驻村工作队和当地村民,让那受村开出了“致富花”。

为那受村“定制”发展蓝图

今年43岁的杨小锋,是陕西省蓝田县人。硕士毕业后,他一路向南,扎根“南繁”,一干就是十几年。2018年初,杨小锋主动请缨前往那受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那受村属于边远山区,是黎族、苗族集聚地。这里气候条件优越,光照充足,但是由于知识、视野、内生动力等方面的欠缺,在开展脱贫攻坚之前,当地百姓基本都采取传统作业方式种植水稻和冬季瓜菜,收入没有保障。

“农业科技来自田间,也必须回到田间。”看到那受村的贫困现状,杨小锋认为,只有让科技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才能让那受村摘掉贫困乡村的帽子。

驻村期间,针对那受村存在的产业基础薄弱、种养结构失衡、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产业出发,他给那受村“量身定制”了“短期见成效、中期有收获、长期有保障”的3年发展蓝图。

向农户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记者穿行于阳春三月的那受村,一路春光灿烂,碧水清清,果蔬飘香。

“过去采摘豇豆拉到镇里去卖,我用个摩托车就行,现在得用个卡车才能全部装完。”在曾经的贫困户、现在的致富带头人苏祥海家的豇豆大棚里,记者感受到了他的骄傲和对杨书记的感激与钦佩。“杨书记传授给我们很多技术,比如豇豆要早压苗、少浇水,植株不能太密。按照科学的方法,我的豇豆和青瓜长得好,价格比别人高出1块钱都不愁卖。”苏祥海说。

从苏祥海等农业科技脱贫示范户的培育入手,通过“科研项目+农户”模式,杨小锋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再带动整村推广应用。

在村集体经济项目大黄金百香果园,采用垂蔓种植、侧蔓留果方式种植的百香果,一个个沉甸甸,长相匀称,挂满藤蔓,只待其由青渐黄,便能采摘售卖。果园内,还套种有牧草,养殖着生态鹅。

杨小锋说,去年8月份种下去的百香果,到现在已经收果7批次,光这个项目,就能给村集体经济带来30多万元的年收入。

在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扶贫产业基地,橡胶树上和地下,鼓槌石斛、天门冬、阳春砂仁等长势良好,到处弥漫着中草药的芳香。

杨小锋介绍,由于橡胶价格普遍走低,很多村民放弃了割胶和管理,导致橡胶林荒废。这个项目利用气候特点,为效益低迷的3000多亩橡胶林增加附加值提供了参考样板,1亩林地年收益增加了近5000元。

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在扶贫驻村之前,杨小锋一直坚守在科研第一线。作为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学科带头人,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比如,2013年,杨小锋主持的海南省重大科技项目“主要作物南繁育制种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为海南国家南繁育种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杨小锋还是海南蔬菜“产销研一体化”模式和“‘三减一循环’减肥减药减地膜生态循环关键技术研究”的提出者和践行者。他成功研发的2种热带生物降解地膜,得到农民的大力称赞。

杨小锋的科研成果很多,而这些成果也都在那受村找到了产业支撑,真正转化到了脱贫一线。

杨小锋告诉记者,他最敬佩的人是校友——国家青稞专项首席科学家、西藏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就要像尼玛扎西那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把科研搬到扶贫一线,杨小锋和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深,反过来也让他更加了解农村需要什么,农民需要什么,为今后的农业科技创新找到了更多的选题和方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